李四芬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301-01
直腸癌是指從齒狀線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直腸癌位置偏低,但由于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關系比較復雜,手術不易徹底根治,術后復發率高。直腸癌發病的重要因素是高脂肪飲食和纖維素攝入不足,產生的直腸息肉沒有及時處理所誘發的疾病。直腸癌術后患者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腹瀉,多呈水樣便或有較多黏液樣糞便,癥狀可持續數月。有些患者甚至因此不敢出門,給心理增加很大壓力,并且影響平時正常的工作。那為什么有的患者術后恢復很好而有的患者會出現長期腹瀉呢?
通常與以下因素有關:
①貯便功能下降:直腸癌術后腸道形態、功能改變,如大腸粘膜吸收面積減少,導致原直腸的貯存糞便及吸收水分的功能受到很大影響,因此術后在一段時間內,大腸上方下流的糞便就好像坐上直通車一樣,有多少就排多少,以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腹瀉,一般數月或1~2年后,隨著身體逐步適應和功能鍛煉后這種癥狀會明顯減輕或消失。
②腸胃蠕動無規律:由于直腸連同腫瘤一起被切除后,大腸植物神經功能有時會發生紊亂,腸胃蠕動失去其原有的規律,需要有逐漸恢復、適應和代償的過程。
③手術因素:切除腫瘤后,由于手術對患者胃腸道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
④化療因素:術后化療后易導致患者氣血虧虛,中氣不足,脾失健運,濕熱內停,或脾腎兩虛,腎陽不足等,容易引起腹瀉。
⑤飲食因素:如術后進食較肥膩的湯水、寒涼的瓜果等也較易引起腹瀉。
對于直腸癌手術后出現長期腹瀉者,臨床常采取中藥調理和醫藥治療:
中藥調理可藥用黨參、懷山藥各15g,炒白木、茯苓、蒼術、木瓜、芡實各12g,干姜4g,廣木香10g,白芍18g,炙甘草7g,生苡仁30g,砂仁(后下)8g;兼腎虛者,加附子6g,補骨脂10g;對于脾虛濕熱型患者可以健脾理氣、清熱祛濕法治療,如藥用葛根、超白芍各15g,黃芩、木香、制半夏各10g,黃連6g、茯苓、蒼術、黨參、芡實各12g,生苡仁30g生甘草7g,川樸9g。而對于腹瀉嚴重的患者,可用西藥雙歧三聯活菌、易蒙停、得舒特等減緩腸蠕動而止瀉。其中雙歧三聯活菌是由雙歧桿菌、乳酸桿菌、腸球菌、異乳糖等組成,是一種較好的腸道微生態平衡調節劑,能直接補充正常生理性細菌、抑制腸道有害菌,調整腸道菌群,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易蒙停屬于阿片受體激動劑,可通過激動腸壁的μ-阿片受體和阻止乙酰膽堿、前列腺素的釋放,拮抗平滑肌收縮,而減少腸蠕動和分泌,延長腸內容物的滯留時間,繼而達到治療腹瀉的效果;得舒特是作用于胃腸道的解痙劑,亦可幫助緩解腹瀉癥狀。
除了藥物治療以外,臨床醫生認為飲食調節和身體鍛煉也至關重要。
需要注意以下三點:(1)預防腸梗阻:直腸癌患者常常吃粗纖維的食物,認為既預防便秘又防止腹瀉,還能保證每天規律排便,如紅薯、韭菜、白菜等,認為這些食物會刺激腸道蠕動并幫助毒素排出。但往往忽視了粗纖維食物的加工過程,特別是術后或化療后不久,腸道功能沒有恢復,太粗糙的食物反而對腸道有刺激,攝入過多的膳食纖維還會造成腸梗阻。此時,應給予易消化、細軟的半流質食物,如小米粥、藕粉湯、玉米面粥等,這些食物可順利通過腸腔,減少腸道刺激,防止腸梗阻發生。(2)術后少吃含油脂食物:直腸癌患者進行手術后,要盡量少食含有油脂的食物,在飲食與癌癥的關系中,其中有害最多的就是油脂,包括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飲食中的油脂可促進癌細胞的生長,還可使正常細胞早期變異,而演變成腫瘤,多蔬少肉是基本飲食原則。(3)可以長期喝酸奶:酸奶中富含大量的乳酸菌和雙歧桿菌,能夠使腸道的有益菌群有所增加,促進菌群恢復到正常狀態。喝酸奶還可以抑制細菌的繁殖,將腸道內吸收營養的障礙清除,抑制硝酸鹽還原菌,阻斷致癌物質的形成。
直腸癌術后的患者可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進行一些適當的運動鍛煉,不要因為疼痛而放棄鍛煉,運動貴在堅持,可以經常做做提肛運動,逆時揉腹,散散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殺死癌細胞、使毒素盡快排出患者的體內,對于癌癥的復發和轉移有重要作用。
術后的飲食調節、運動鍛煉對于患者的恢復是有著很大作用,建議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的生活作息和運動習慣,并要常保持樂觀心態,避免憂郁,定期到醫院復查,這些對于預防腹瀉及預防直腸癌的復發非常重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