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家”的行為
日前,住建部通報了甘肅省蘭州市唯一的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榆中縣投資6200萬元,舉債建仿古城門、大型雕塑的問題。此時距相關項目落成揭幕尚不足1個月。一同被通報的,還有陜西省韓城市西禹高速韓城出入口景觀提升工程,這一工程被指刻意追求“鯉魚躍龍門”的形象效果,建設超大體量的假山跌瀑等。
要遏制某些地方政府亂花錢的行為,得從源頭上扭轉畸形的政績觀,完善優化官員政績評價制度。當“重面子、輕里子”的“形象工程”不再是光鮮政績,不再是升官進爵的墊腳石,而是公認的敗家行為,甚至成為隱形腐敗的曝光線索,政府部門亂花錢的沖動才有望得到有效遏制。
天價的藥丸
“一粒安宮牛黃丸在拍賣行被拍出11萬元天價”的話題近日突然在朋友圈熱傳。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北京的確有門店在張榜高價回收安宮牛黃丸,1993年產的“老安宮”回收價格為2000元一粒。而在拍賣會上,該年份的安宮牛黃丸成交價格為15750元一粒。
據稱這粒“老安宮”產于上世紀60年代,堪稱中藥界“古董”。據拍賣人士稱,1993年全球禁止犀牛角的貿易和使用,因此之前產的含有犀牛角成分的安宮牛黃丸身價大漲,像古董一樣越老越值錢。但常識告訴我們:首先,但凡藥品一定有保質期,過期藥品再貴也不能吃;其次,藥品的核心價值是治病,這就決定了藥品不是藏品,別以收藏心態投資藥品;再次,治病講究對癥下藥,一切包治百病的“神藥”都不可信。此外,尋醫問藥要去正規醫院找專業醫生,別信朋友圈的偽科普。
魔幻的試題
近日,媒體報道,北海藝術設計學院“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的期末考卷上出現了多道與課程內容無關,甚至令考生感到被侮辱的試題:“你與異性有過性交往嗎?艾滋病好在什么地方?”“你將來想要小孩子嗎?你想斷子絕孫嗎?你要不要借一個好的種?”堂堂高校的期末考試,竟然出現如此莫名其妙的試題,迅速引起了公憤。
我們樂于見到高校考試命題呈現多元化、新穎化趨勢,但良好的初衷如果偏離了科學性和合理性,就會荒腔走板。尤其是北海藝術設計學院的魔幻試題,更是涉嫌綁架學生的思想,嚴重損害高等教育聲譽。建設符合時代特色的現代考評制度,可謂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