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偉
最近我的朋友圈關鍵詞是“余生”,因為有個朋友突發重病,大家紛紛感慨:“余生,請對自己好一些。”大家仿佛都在為遙不可知的未來憂心,同時又希望未來能夠過得順遂一些。
很多人喜歡談余生,他們對未來懷著無限期許,也憧憬著余生能夠達成所愿。我卻認為,如果你能夠把握現在,又何必談余生?動不動就談余生,日子也會過得沉重。
誰都希望余生能夠平安幸福,諸事順利。可是生活本來就是在風浪中行駛的小船,遭遇風吹浪打是常態,如果我們對未來的期望值過高,愿望不能達成,所承受的心理落差也會更大,勢必帶給自己更多無謂的煩惱。
我身邊有個人,已經年過半百,她的聊天話題經常是談余生,動不動就說余生的三大目標、五大心愿之類的話。可是在旁觀者看來,她的所謂目標和心愿,實現起來恐怕會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這幾年,她一直生活在希望與失望的循環中,搞得心情總是很糟糕。我想,如果她不定過高的目標,腳踏實地,順其自然地過好每一天,說不定會有意外的驚喜。
我有個朋友,談及未來,總是淡然一笑說:“我對生活沒有太多的要求,平淡過余生便好。”他很少談論關于未來的話題,卻把每一天都經營得有聲有色。除了工作,他還有很多業余愛好,旅游、騎行、攝影……感覺他的每一天都是有光彩的。“過一天算一天”是他的口頭禪,不過他并非今朝有酒今朝醉,也不是得過且過,他的這個“過”有用心經營的意思。
不談過去有多遠,不談余生有多長,用心把握屬于我們的每一天。不說過去有多滄桑,不說余生有多渺茫,現在才是最真實、最美好的時光。
有人總是懷著杞人憂天的心態生活,其實,憂慮未來、預支煩惱是愚蠢的。著名醫學家奧斯勒教授是個長壽的人,他的長壽秘訣是經常說“今日最好”。只要今天最好,不要為明天還沒有發生的事情憂慮。預支明天的煩憂,只能使今天活得不快樂。
余生是由每個今天組成的,如果能夠把今天過好,余生自然就會是圓滿的。珍惜當下,何必談余生?(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