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賢坤
摘 ?要:毫無疑問,高中物理在高中教育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是高中學生們所學習的主要科目之一。在物理學習中,力學這一部分堪稱“關鍵點”,對于學生們來說也普遍存在一定的難度。筆者在本文中主要針對高中物理力學的解題技巧以及應用實踐提出了一些意見和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力學;解題技巧;應用
引言:
實事求是地講,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對于學生們來說確實難度系數較大,高中物理重點考查學生們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多方面學習能力和技巧。力學在高中物理學習內容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是整個高中物理學習的一個關鍵構成部分,學生們只有認真思考,舉一反三,熟練掌握有效解題技巧,才能將所學物理知識運用到習題解答過程中,全面提高自身物理成績。
一、靈活運用基礎概念,創建全新物理思維
客觀而言,高中物理教材中包括許多定理以及概念方面的內容,教材中的許多物理問題是基于基礎概念所設計。此外,由于物理這門學科的概念性和相似性都很強,學生們假如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不能深刻理解和記住重點概念,那么將導致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很容易因概念混淆導致思路偏差,解題錯誤的情況也就屢屢發生了。根據筆者多年教學經驗,在高中物理的力學模塊中,牛頓第一定律和牛頓第二定律應屬最常用、最典型的兩大力學概念。雖然兩大概念只有一字之差,但兩個定理的內涵卻大不相同。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是具體圍繞以特定物體,對其所呈現的運動狀態展開一定描述,它還有另外一個專有名詞——慣性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的核心內容則將加速度成因作為描述重點,學生們在日常解題過程中,經常可以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提供的加速度公式去詮釋牛頓第一定律所提及的一些運動狀態。舉例說明,人教版高中物理的力學題型中提出這樣一類問題:下列哪一種現象能夠用“慣性”思維解釋清楚?A.機床水泵底座非常沉,這種設計的初衷是為了增大質量,提高慣性,避免機器運轉的震動。B.火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根據客運的需求減少或者增加車廂數量,這將會引發慣性變化。在這一問題的解題思路上,我們必須要清楚了解慣性的核心概念,慣性只受物體的質量影響,與其他的因素無關。A選項中的水泵底座重,僅僅是為了保持機身穩定與提高慣性無關。B選項中,火車無論是減少車廂還是增加車廂,其整體車身質量都會發生變化,慣性也會受到影響,所以毫無疑問B選項是正確的。
二、學生物理解題思維關聯性需要增強
高中物理知識對學生的整體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要求很高。在學生日常解答高中物理力學的一些常規性問題時,學生們必須具備一定的分散性思維和關聯性思維能力。鍛煉這樣的能力有兩個深意:一是在進行力學習題分析時,可以先對物體展開整體的力學分析,再對各個物體進行獨立的個體受力分析,通過這種方式來有效解答物理問題。第二個意義是,學生們需要對力學展開一定分析的時候,由于物體運動狀態實際上為靜止狀態,也可能為勻加速直線運動或者變加速直線運動。鑒于這種情況,學生們應當把物體運動基本規律和其受力基本狀況展開關聯性綜合的進行分析,找出最實用的解題規律。
實事求是地講,解題思維的關聯性對于力學學習有著重要意義,學生們需要加大力氣努力培養關聯性思維,這也將會給今后的物理學習過程帶來兩大好處:1.優秀的抽象思維能力能讓高中生對物理題目中的物理情境展開一定聯想,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學生可以畫出物理示意圖。2.學生合理運用優秀的關聯性思維解答很多內容相近的物理題目,通過解題過程找到其中蘊含的規律,提升物理解題的整體技巧。
三、學生應該靈活運用高中物理定律
高中物理力學中絕非僅僅側重于牛頓運動三大基本定律的內容,學生們在后續的物理學習過程中,必須還要學習到物理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等豐富多彩的知識內容。而且這些物理的基礎內容在解答物理常見問題時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學生們如果沒有熟練掌握各個定律的定義,便很容易在解題過程中出現不該有的錯誤。舉例說明,質量是M的光滑圓圈,采用一個又輕又細的桿將其固定在豎直平面中,套在大圓圈中的質量是m的小圓圈,就是我們所謂的質點。根據大圓圈的最高位置從靜止滑下其重力速度就是g。若小圓圈達到大圓圈所在的最低位置時,請計算出大圓圈對于輕桿的拉力?這道題的解答過程中就必須用到機械守恒定律、力的平衡等物理定律。所以,學生們必須要熟練掌握高中物理力學中的所有定理定律,并且做到靈活運用,這樣才能有效提高物理解題的準確度。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力學當之無愧堪稱最重要的知識點,學生們必須牢牢掌握并且活學活用。就拿重力來說吧,我們生活中的世間萬物都承受著重力作用,只要是具有質量的物體就一定會受到重力作用。高中物理的力學部分與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息息相關,高中生們應該通過不斷學習、不斷總結高中物理力學的規律和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努力提高物理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海澤儒. 高中物理力學解題技巧及應用實踐探索[J]. 科技風,2018(09):35+37.
[2]王鵬. 高中物理力學解題技巧及應用實踐探索[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