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粟從五十年代中期開始潑墨潑彩的創作,直致去世,前后共延續了四十多年的時間。劉海粟是在“青綠”“水墨淺絳”“潑墨”基礎上接受油畫的某些技法并融會貫通創造出來了大潑彩繪畫,有著從實驗摸索到逐漸完善的過程,經歷了從構線潑染到放筆潑染的變化過程,寫意化的程度進一步加強。除墨筆之外,間以沒骨畫法或色筆勾勒,已經具有潑墨潑彩的雛形了。1976年以后直至去世的上世紀九十年代,是劉海粟潑墨潑彩繪畫創作的旺盛期,經過二十余年的摸索和實驗,開始進入潑墨潑彩繪畫的勃勃揮發期。劉海粟1976年開始潑彩黃山,1976年的大潑彩《天海滴翠》《黃山一線天奇峰》、1979年的《立雪臺晚翠》等,都是著名的潑彩精品。在長期寫生的基礎上,劉海粟終于形成了他的大潑墨潑彩的繪畫技法,嫻熟地運用這一方法進行繪畫創作。
劉海粟晚年的潑墨潑彩繪畫,多從寫生中得來,他非常善于捕捉大自然中的大美、壯美境象,將其作為繪畫的表現對象,于雄奇幽深的境象中蘊涵著自己對世界的深刻感受。
(據中新社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