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黑除惡須“事不避難”
“現在對孫小果的犯罪活動、犯罪事實以及關系網和保護傘全部查清。”8月12日,在媒體記者問到云南省掃黑除惡情況時,云南省委書記陳豪主動提到孫小果案,并表示,目前案件已進入到審理階段,具體結案時間需要根據審理的過程決定。從“亡者歸來”到“全網覆滅”——孫小果案背后的完整關系圖譜也浮出水面。至此,孫小果案被查涉案公職人員、重要關系人增至20人,囊括監獄、法院、司法廳、公安廳等。
孫小果案是全國掃黑辦點名督辦的重點案件,該案曾經暴露出不少司法漏洞,這次不能再重蹈覆轍。而以此案為樣本,其他地方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也應“事不避難”,將一直以來關系網絡復雜的積案、要案,以此為契機徹底清理干凈。
民生難題須“限期解決”
國務院辦公廳8月12日印發《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簡稱《方案》),對于諸多民生難題提出了明確的解決時間表,包括2019年底前要解決養老保險轉移接續網上辦理、解決銀行卡解綁和異地注銷難、制定規范水電氣暖等收費的意見,2020年6月底前全面推廣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等。
限期解決諸多民生難題,彰顯出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解決民生難題如果不明確時間表,有的可能會無限期拖延下去,這既是因為解決難度較大,也是因為某些環節存在懶政思想。明確限期解決民生難題,既說明決策者在自我加壓,也不給某些方面拖延機會。因此,“限期解決”應成為破解民生難題的規定動作,從上到下應成為“標配”。
二次收費須科學治理
四川省消委會調查發現,四川絕大部分鄉鎮均存在取件二次收費現象,涉及申通、中通、圓通、順豐、京東、郵政EMS等。8月13日,四川省消委會聯合四川市場監管局、郵政管理局,對4家快遞公司進行約談。要求停止取件二次收費,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二次收費在鄉村高發,折射了農村快遞業的發展困境。相比人口密集的城市,人口稀疏、居住分散的農村地區,快遞“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難度和成本,要遠高于城市。因此,在治理快遞二次收費的同時,也不能忽視這一收費亂象的成因。如何共策共力,想方設法降低“最后一公里”快遞物流的成本,恐怕是更關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