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做的事太不像樣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成為西方世界的領袖,是世界上經濟技術最發達的國家,也是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大國。
?1954年8月24日,毛澤東會見英國工黨代表團時指出:“美國這樣的大國如果不要和平,我們就不得安寧,大家也不得安寧。”
針對美國對中國采取的敵視和破壞政策,毛澤東說:“美國人做的事太不像樣子,他們支持蔣介石差不多每天都騷擾大陸。所以你們最好勸勸美國人把第七艦隊拿走。幾條船好辦,一拿就走了。他們是違反國際形勢、違反歷史的。”
?毛澤東看在眼里的美國對中國的“不像樣子”,包括美國政府在其支持的蔣介石政權被中國人民推翻并逃到臺灣島之后,對新中國采取的政治孤立、軍事包圍、經濟封鎖的霸權主義政策。
“現在我們不像樣子嘛”
近代以來,中國仍長期依靠手工搞飯吃,到新中國成立后的最初幾年,中國的經濟技術在毛澤東眼里仍是“不像樣子”。
新中國成立伊始,毛澤東對于中國只能造桌子椅子、茶壺茶碗,只能種糧食、磨面粉,只能造紙;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極為憂心。他深知這種狀況的中國還是一個小生產的農業國,在農業國的基礎上,是談不上什么富的,也談不上什么強的,還是要受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欺負的。所以,他號召中國人民要為工業化、現代化的目標只爭朝夕地奮斗。
?1955年10月29日,毛澤東講了這樣一段讓我們今天讀起來仍感到熱血沸騰的話:
我們的目標是要趕上美國,并且要超過美國。美國只有一億多人口,我國有六億多人口,我們應該趕上美國……現在我們不像樣子嘛,要受人欺負。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吹起牛皮來很大,歷史有幾千年,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是一年才生產二百幾十萬噸鋼,現在才開始造汽車,產量還很少,實在不像樣子……我們一定要爭這一口氣。
根本扭轉“不像樣子”狀況
1956年初,中共中央召開的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就是部署怎樣急起直追的一次會議。
?怎樣發展?毛澤東提出“我們不能走世界各國技術發展的老路,跟在別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們必須打破常規,盡量采用先進技術,在一個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的強國。”
就發展的內容來說,就是要發展經濟特別是工業和技術,發展文化科學教育,改變一窮二白的面貌;就是要發展體育和醫療衛生事業,甩掉東亞病夫的帽子;還要發展國防,突破尖端,使霸權主義不敢欺負我們。毛澤東時代的發展,基本上改變了一窮二白的面貌,甩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搞出了“兩彈一星”,極大地提高了中國捍衛獨立的能力和反霸實力,為后來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發展和在和平的國際環境下進行建設,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如今,盡管中國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是發展中國家,但中國的經濟技術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已是不爭的事實。當年毛澤東眼中中國經濟技術“不像樣子”的狀況已得到了根本扭轉。
(摘自《北京日報》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