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槍槍
7月15日,從新加坡旅游返境廣州白云機場的福建姑娘梁爽,提著大包小包,持海關開具的《旅客行李個人郵遞物品進口稅款交納證》,打開微信支付,掃描征稅二維碼,向廣州白云機場海關繳納了550元行郵稅款。
整個征稅手續過程,不到10秒。“用微信直接付稅,真的超級方便、安全,大大節省了通關時間?!毕矚g到不同國家旅游、購物的梁爽說。
這是機場海關、口岸依托互聯網,創新政務服務的一個典型案例。相關數據顯示,自2016年10月廣東珠海拱北口岸在全國旅檢現場首推行郵稅微信支付以來,各地機場、火車站、碼頭在不到三年內,實現了以微信支付、支付寶為首的行郵稅移動支付繳納全國旅檢口岸全覆蓋,讓每月200萬過境旅客,實現了100%的全程無紙化通關。
對自2013年誕生的微信支付而言,這種對中國政務服務的創新改變,卻遠不止海關。智慧社保、智慧醫療等各種民生政務上,都可以用微信支付搞定。
一位移動互聯網市場觀察人士坦言:表面上,是通過移動支付手段,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但其背后,卻是信息技術創新成果和基層政務工作深度融合,打破信息孤島,真正構建了一個“數字化”、高效率、與時俱進的政務公開服務環境。
海關改革:10秒解決傳統難題
其實,飛速發展的移動支付,對梁爽這樣經常出入境的旅游、留學旅客人群而言,除了在國外可以一碼購物,還讓他們深刻感受到:正在快速改變以嚴格著稱的海關。
其中,最明顯的改變,是讓行郵稅告別了傳統支付方式。 “行郵稅”是行李和郵遞物品進口稅的簡稱,是海關對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征收的進口稅,其中包含了進口環節的增值稅和消費稅。
“最初,是旅客拿現金到駐場銀行去繳稅,不僅填報麻煩,還經常碰到攜帶現金不夠、幣種不對甚至假鈔等種種復雜情況。后來,可以通過POS機刷卡支付,但如果忘記帶卡,旅客就必須再次回到機場辦理稅款繳納手續,非常費時費力。”廣州海關下屬白云機場海關旅檢處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
多年來,這成了擺在眾多通關旅客面前的一道現實難題:一方面,是旅客難掩填報麻煩、急于通關的急迫心理;另一方面,又面臨現金不足、未攜帶銀行卡的現實矛盾。
手機移動支付的普及,帶來了傳統通關模式的數字化經濟化變革。有據可查的新聞報道是,2016年10月,為給旅客提供更便捷的通關環境,廣東珠海拱北海關在全國首推行郵稅手機移動支付,攜帶兩條香煙過關的珠海市民童先生,持海關開具的《旅客個人行李、郵遞物品進口稅款交納證》,打開微信支付付款界面,只用了不到一秒,就順利為其超量攜帶的一條香煙繳納了60元稅款。
從那時開始,短短三年內,以微信支付為首的移動支付手段,快速覆蓋全國幾乎所有的海關、碼頭、火車站——今年5月,來自海關總署的一則新聞就如此表示:行郵稅手機移動支付,已實現旅檢口岸的“全覆蓋”。
這里面,離不開海關總署對“互聯網+”政府服務新模式的踐行。2017年5月15日,海關總署辦公廳發布《海關總署推進“互聯網+海關”建設工作方案》,要求通過“建立一套標準、建設一個平臺”,打造標準化、網絡化、集約化的“互聯網+海關”,使海關辦事服務更加規范、智能、便利、透明。
知情人士稱,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海關總署和騰訊公司達成了“互聯網+ 海關”戰略合作,海關總署統一協調部署,微信支付聯合招商銀行、工商銀行等銀行機構,在全國機場、火車站、碼頭等200多個出入境海關口岸,現場接入微信支付(包括銀行聚合方式接入微信支付)。
更大推動力,來自總理指示。今年4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談及為何要降低行郵稅時,就特別提及,海關要根據調整后的稅率及時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
“一些地方已經探索運用移動支付等辦法,能夠更便捷地完成行郵稅繳納。”總理說,“要在切實保證支付安全的前提下試點推廣,進一步降低征稅成本,更大程度便利群眾?!?/p>
此后短短十幾天內,河北石家莊海關、重慶江北機場海關、寧夏銀川海關、滿洲里海關等諸多機場和口岸,紛紛宣布實現或升級行郵稅手機移動支付全覆蓋。
“其實節省的不止旅客時間,還有我們現場關員人工點鈔、驗鈔、找零或整理POS機刷卡小票等瑣碎環節。”武漢海關一位負責人說。2017年4月,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機場旅檢現場試運行微信行郵稅移動支付方式。目前,已實現了武漢關區旅檢和郵檢現場全覆蓋,使行郵稅繳納更為便捷。
相比傳統方式,移動支付也更為安全。據某海關駐機場辦事處工作人員介紹,為確保稅款支付依法、安全、及時入國庫,他們在現有基礎上對流程進行了優化,與銀行、移動支付機構等相關部門進行緊密協商合作,解決了流程、對賬以及技術端口對接等難題。
值得一提的是,行郵稅只是打造“無感”海關、提升通關體驗的一方面——2019年8月,由中國海關信息中心推出的“旅客指尖服務”,作為中國海關推出的一款報關繳稅一體化小程序,針對旅客進出境攜帶行李信息提供便捷申報功能,在廣州海關轄區內十多個旅檢口岸試點。
智慧社保:讓民眾最多跑一次
手機移動支付方式繳納行郵稅款,使行政管理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不僅是海關“互聯網+”的一次全新嘗試,同時也是誕生6年的微信支付,在智慧政務方面的一次成果展示。
觀察人士稱,智慧政務正成為一場政府完成自我深層次改革的重要實踐。近年來,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互聯網+和信息惠民等一系列推進信息化文件的出臺,越來越多的政府機構積極推動當地智慧政務服務體系建設,甚至確定了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互聯網+”益民服務的具體任務和時間表。
一位稅務局官員對此表示,更通俗的說法,是實現“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真正讓群眾“好辦事”“能辦事”,實現更多服務“掌上辦”“指尖辦”。
比如社保,對個體戶、自由職業者等群體而言,自己繳納社保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對單位職工而言,同樣面臨單位有沒有按規定繳納社保、基數多少等等問題。而在社保申報、存繳、取用過程中,很多人都遇到過排隊長、流程慢的問題。對社保機構而言,也每天面對著大量市民信息查詢和業務辦理的需求。
如何解決有限資源與人民群眾對公共服務日益增長需求之間的矛盾,像微信支付這樣的移動支付手段,必然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今年7月1日,微信支付與重慶稅務合作上線了微信支付繳社保,覆蓋重慶3000萬人口,入口包含重慶市稅務APP、重慶稅務微信公眾號。
此前的5月4日,微信支付也宣布,吉林、廣東、云南、山東、湖南、陜西、江蘇、河南以及上海等九省市全面支持微信支付智慧社保——用戶只需在地方稅務部門搭建的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序中完成綁卡,即可在線完成基本養老繳費、基本醫療繳費、社保費補繳、查詢和繳費失敗處理等服務。
這并非微信支付在社保方面的第一次嘗試。來自微信方面的數據顯示,早在2018年8月,微信城市服務就已支持全國130個城市的社保查詢和繳納服務。
隨著微信支付智慧社保的推出,市民繳納社保費,將變成“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跑”。從記者體驗來看,在重慶稅務微信公號里完成身份信息填寫、刷臉驗證等認證程序后,即可進行社保在線繳納與查詢,操作確實簡單便捷。
難點多多的社保變得快捷智慧,一方面,得益于國家政策在今年1月1日的改革——社保征收由人社轉到稅務機關,只需要接入全國各省稅務局,即可覆蓋全國所有參保人員,單點接入,為大數據的覆蓋流通創造了必要條件。加上全面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各項社會保險費,繳費方式、渠道的創新也更為可行。
另一方面,則得益于移動支付為稅務和人社機關提供的一整套完整民生服務解決方案。比如微信,就把微信實名認證信息同人社、稅務部門的個人信息打通,將電子社??ㄅc微信支付實名ID綁定。同時結合微信人臉識別功能,可幫助人社和稅局在線進行信息校驗。這樣,在外的人們不需要再為繳納社保而來回奔波了。
智慧引擎:騰訊必須肩負的責任
在智慧海關、智慧社保之外,更多智慧政務的落實措施,也是騰訊關注方向。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長馬化騰此前曾建議:“可考慮在完善互聯網醫保支付使用政策法規的基礎上,允許合規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進入,由居民個人選擇支付公司,建立起便捷的‘醫療保險’網絡支付制度及通道?!?/p>
根據記者了解,在社保醫保轉由稅局代收后,這個建議在全國也得到了逐步落實。比如廣西社保局與騰訊互聯網+合作事業部合作,在廣西14個地級市推出社保、醫保信息微信在線查詢。在東莞市,用微信就可以直接醫保報銷。
根據微信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有15個省級區域支持通過微信支付繳納城鄉居民和就業人員的醫療保險與養老保險。通過公眾號、小程序、微信錢包生活繳費、微信錢包城市服務、稅局或銀行APP、線下自助終端和POS機等各種渠道,覆蓋6億多繳費人群。
在外界關注的安全問題上,微信支付掃碼繳稅功能與國庫信息處理系統(簡稱TIPS)直接接口,通過微信支付交納的每一筆稅款,都將通過合規的清算機構與稅務局系統、人民銀行國庫系統進行清算。因此,在為納稅人提供便捷支付方式的同時,也保障了稅收資金及時、安全交納入國庫。
這背后,是騰訊豐富的數據基礎與分析能力、成熟的云計算能力以及微信強大的社交平臺能力,這些都是騰訊聯手政府解決民生問題上,不可小覷的優勢——不僅有利于將便利的體驗和模式帶入政務系統,還有助于提升各地政務系統數字化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
但更大程度上,這是以移動互聯網思維見長的騰訊,如今必須肩負的社會責任。
自2013年8月,財付通與微信合作推出微信支付以來,6年間微信支付的綁卡用戶近10億,與400多家銀行進行合作,擁有超過3萬家服務商,與產業鏈各方一起,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能——以數據來看,中國2018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4.8%。
龐大數字背后,同樣是騰訊在數字政務建設方面的各種嘗試。2015年底,騰訊成立了專項落實互聯網+任務推進的互聯網+事業部。2016年4月,根據騰訊官方口徑,依托微信、QQ等社交平臺以及技術實力,騰訊“互聯網+”戰略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93個城市上線5032項服務。
2016年6月,騰訊又主辦了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峰會,促進“互聯網+”與政務、民生、各行各業的融合。此后,騰訊還通過對“互聯網+”合作事業部進行整合,開放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LBS、支付、安全等基礎技術能力,涉足警務、醫療、制造業、金融、旅游、交通等諸多社會領域。
根據記者了解,目前,“連接器”、“工具箱”、“數字化助手”、“生態共建者”和“開放平臺”是騰訊在政務方面的定位。
不過,與其他支持政務的企業不同,騰訊是把過去20年在消費互聯網所積累的能力和優勢與政府業務結合起來??梢哉f,在打通政府各部門之間的數據、融合社會數據,提供海量服務和移動綜合入口這方面,騰訊有自己完整的體系和經驗,能直接把這些經驗放到政務業務里,提供一個綜合性的入口,用戶在一個入口里訪問所有的微服務集群。
未來可期:數字鴻溝將徹底被打破
從商業角度來看,微信支付在政務方面的發力,不僅能夠帶來新的流量,增加用戶黏性,讓這個超級應用工具更進一步,而且在騰訊轉型TOB,搶占智慧城市新戰場中,也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過,從全世界來看,數字經濟發展到今天,智慧政務建設早就不僅僅和商業環境有關,還成為一項自上而下、強力推動的國家戰略。
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未來發展綱領性報告《數字相互依存的時代》就表明,當今世界,從通信、互聯網到數字經濟生態,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商業乃至產業基礎設施,成為驅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引擎,成為國家競爭力增長的強大動力。
在中國,隨著2018年“數字中國”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如何加快政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打通信息孤島,做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成為從上到下考慮“互聯網+政務服務”的關鍵。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讓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成為趨勢。一個典型案例是,今年6月,“中國政務服務平臺小程序”在支付寶和微信上線試運行。中國政務服務平臺由國務院辦公廳主辦。小程序接入46個國務院部門、32個地方政府的142萬項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以及近200項便民服務應用。
“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字中國’、智慧政務,從來就不是哪一方面的事,而是從各地政府,到海關、商檢、稅務、結算機構、第三方移動支付,甚至老百姓各方面都參與的一個整體生態?!痹?月21日于廣州舉辦的中國電子政務論壇暨首屆“數字政府”高峰論壇上,一位與會嘉賓就如此表示。
由此可見,如何讓政務變得更智慧,已經成為政府、產業界的共識。新華三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于英濤就認為,智慧政務、智慧醫院、無感支付等行業自動化應用,正是新技術應用、數字化轉型效果的直接體現?!凹夹g創新與產業融合正在改變全球經濟發展模式與人們的生活方式,融合的力量將進一步打破萬物邊界,消除數字鴻溝,激發科技與人類創造力的無限潛能,給政府、企業和民眾帶來更加美好的數字化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