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
2018年,工業互聯網的地位再度被提升,成為國家戰略產業,到2020年要推動30 萬家以上工業企業上云,培育超過30 萬個工業APP,預估行業產值超過萬億元。2019年第二屆智博會上,工業互聯網有哪些亮點呢?
何為工業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這個概念最早由通用電氣于2012年提出,與德國2013年提出的“工業4.0”有異曲同工之妙。
本質為基于互聯網,將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幫助制造業拉長產業鏈,形成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區、跨地區的互聯互通,從而提高效率,推動整個制造服務體系智能化。
此外,也會協助制造業與服務業之間聯動發展,令各種之前分割的資源高效共享,催化出新的商業模式、制造方式。
換而言之,工業互聯網融合了工業革命與互聯網革命的精髓,碰撞出新的火花,為智能時代的基石之一。
按照工信部統一的規劃,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落戶于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重慶五大城市。
標識解析體系是支撐工業互聯網互聯互通的“神經中樞”,能實現全網資源的靈活區分和信息管理,實現異構系統信息互聯互通,可為企業每個產品、零部件、機器設備等賦予唯一的“身份證”。
2018年12月1日,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重慶)在兩江新區啟動,標志著重慶正式成為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城市。
全球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現狀
工業互聯網賽道上,中國、美國、德國、日本等制造強國紛紛摩拳擦掌,欲大干一場,希望在這場技術革命中搶占戰略高地。
中國:互聯網巨頭們成為推動者
2017年3月,阿里云正式發布“ET工業大腦”,在流程制造的數據化控制、生產線的升級換代、工藝改良、設備故障預測等方面賦能企業。到了2018年8月1日,“ET工業大腦”升級為開放平臺,企業可輕松實現工業數據的采集、分析、挖掘、建模,并且快速構建智能分析應用,相當于請了一個“諸葛亮”在身邊出謀劃策。
而阿里云與重慶南岸區政府、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共同打造“飛象”互聯網平臺,計劃5年內助力重慶4000家制造企業實現“智造”,打造工業互聯網的“重慶標準”。
騰訊選擇與三一重工共同打造“根云”工業互聯網平臺,覆蓋30個細分行業,兼容95%通信和控制器協議,能滿足中國38萬家中小企業的需求,預計盤活萬億級的工業存量資產。
百度發揮其在AI的優勢,通過AI賦能智能制造,高精度工業質檢、園區無人清掃、廠區智能安防、大數據應用等實現智慧工廠。
京東上線了C2M(消費者直達工廠)模式,用戶先下單,工廠再根據訂單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產品成本,實現0庫存的智能制造。
此外,高端制造企業也在探索工業互聯網,譬如海爾的COSMOPlat大規模定制解決方案平臺,實現了生產效率提高60%以上,不入庫率達到68%,吸引了德國SAP、菲尼克斯、美國Oracle、亞馬遜等美、德、法、日20多家國際公司的資源,聚集了3億多用戶、380多萬家企業。
美國:通用電氣是領頭羊
美國工業互聯網的領頭羊是通用電氣,其聯手AT&T、思科、IBM 、英特爾組建了工業互聯網聯盟。
早在2014年,通用電氣就推出40種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到了2015年,向所有企業開放Predix操作系統,幫助第三方企業創建、開發工業互聯網應用。
譬如,通用電氣的采礦方案團隊,監控每10分鐘自世界各地采集的超過20萬個的數據,幫助客戶實現產能增長10%,設備正常運行時間增加了15%。
目前,通用電氣每日管理著由1000萬多個傳感器追蹤的5000萬個數據。
德國:中小企業抱團作戰
德國工業互聯網的代表為西門子,2016 年推出工業云MindSphere,利用連接技術、數據分析和可視化技術,提高企業對工廠的管理能力。
此外,德國中小企業眾多,光學領域的蔡司、機床領域的德馬吉森精機等一批德國機械制造公司成立了ADAMOS工業互聯網戰略聯盟,聯盟內每家制造商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擁有數據的所有權與處理權,相當于抱團作戰。
日本:低調卻未缺席
在日本,企業較少宣傳工業互聯網,但這不代表不關心,事實上日立、NEC、東芝、NEC、歐姆龍、富士機械都涉足了工業互聯網,譬如富士機械,其生產的電子表面貼片機SMT,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30%,正在構建自家的工業云NEXIM。
啟動首個標識解析二級節點
本屆智博會上,行業內的企業人士、專家、學者近1000人,圍繞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觀點分享,聚焦工業互聯網生態,共話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之路。
8月27日上午9點,第二屆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在重慶國際時尚發布中心開幕,擬出席的重要嘉賓,包括中國工程院原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日本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精密機械總裁橋本康彥,甲骨文全球副總裁唐聆風,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同濟大學教授、博導、德國CONTACT-software基金教席主任林松等齊聚山城,共話智能制造推進路徑。
當天14點,第二屆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擬出席的重要嘉賓,包括中國工程院原院長周濟、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副局長楊宇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日本工業價值鏈促進會總秘書長渡部裕二、美國高通公司產品管理副總裁雷納·克萊門特、德國SAP中國區高級副總裁董志剛、中國聯通集團副總裁梁寶俊等,共享工業互聯網的研究成果。
據了解,《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全球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格局特征及構建模式研究》《重慶產業發展地圖》等成果將得到展示。
智博會期間,海爾、航天云網、金蝶、中移物聯網、忽米網等20余家工業互聯網企業將參展,展示各自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取得的成績。
以重慶本土工業互聯網企業忽米網為例,忽米網由宗申產業集團創立、為重慶唯一的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點示范項目,通過建立工業互聯網創新生態圈,匯集了全球11.3萬多家企業、3.8萬多家企業服務商,為傳統企業提供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譬如對宗申動力摩托車總裝“1011”生產線進行了智能化改造工程,改造后的智能制造總裝工程由12個自動化單元組成,通過搭建智能網絡,形成了人與機器之間的互聯。與傳統的自動流水線相比,改裝后生產線減少了人力成本,作業自動化率增長了10倍,自動糾錯防錯能力提升了10.6倍,印證了工業互聯網的作用。
此外,重慶將在智博會期間,啟動首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行業二級節點,這意味著,重慶工業互聯網將進一步壯大,擁有更多的新成員,擴大輻射范圍與影響力。
相信2019年智博會,將推動工業互聯網向縱深發展,促使更多工業企業觸網,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為中國高端制造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