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
澠池縣地處豫西丘陵淺山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耕地總面積4.63萬hm2,下轄12個鄉鎮,236個行政村,總人口36.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7.8萬人,農村勞動力18.2萬人。
近年來,澠池縣圍繞“現代農業示范縣”建設,立足本地自然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核心,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立足于“畜禽養殖、煙葉、瓜菜、林果、中藥材、食用菌、水產養殖、糧食”八大產業,以創新現代農業經營方式為主線,以培育多元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為著力點,轉方式、擴規模、提素質、強聯合,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體,全縣農業呈現出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的良好態勢。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引導、培育、扶持下,澠池縣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據統計,目前全縣從事農業規模化經營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247個,其中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7家;注冊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社195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2個、市級27個;注冊登記家庭農場103個,其中省級2個、市級5個、縣級10個。
二、主要做法
(一)政策引導,扶持發展
為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投身現代農業發展,發展規模經營,澠池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快農業產業化集群發展的實施意見》《澠池縣打造現代農業示范縣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文件。縣財政每年安排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1000萬元,重點支持特色農業、現代設施農業和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冷鏈物流業、物聯網信息農業等;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園區、優質特色農產品產業基地和休閑農業、觀光農業、旅游農業等,開展適度規模經營,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特色成塊、產業成帶、集群發展”的農業新格局。
(二)整合資金,加大投入
一是積極申請國家專項資金。通過召開部門間聯席會議,對新農村建設、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農田水利、農技推廣、農民培訓等涉農項目資金進行整合,捆綁使用,充分發揮了財政支農項目的示范引導作用。二是加大農業招商力度,完善和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利用特博會、農交會、農洽會等平臺,通過以會招商、以商招商,吸引了一大批工礦企業、個體老板投入農業產業經營。
(三)加強融資,拓寬渠道
一是制定“惠農貸”優惠政策。澠池縣政府出臺了《澠池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澠池縣惠農貸款實施辦法的通知》,縣政府拿出1000萬元,作為風險擔保金,郵政儲蓄銀行
1:10放大貸款,支持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二是開展“助保貸”業務。澠池縣成立了澠池縣小微企業助保金貸款管理委員會,出臺了《澠池縣小微企業助保金貸款管理辦法》《澠池縣“助保貸”業務“小微企業”管理辦法》,建立了澠池縣小微企業助保金貸款和“助保貸”政府風險補償機制。三是推行“主辦行”制度。“主辦行”制度為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開辟綠色通道,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方案和財務輔導。四是開展“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經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同意、中國人民銀行三門峽市支行推薦,由中國人民銀行澠池縣支行牽頭,澠池縣積極組織申報河南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經營主體自身發展能力低下
一是部分個體老板、工商企業等社會資本主導的農業規模經營項目,一無明確的經營方向;二無合理的經營計劃;三無技術支撐;四無充分估計眼前的經營風險及自身資金借貸的風險承受能力等,盲目上項目、擴規模,導致企業經營生存能力降低甚至自我消失。如仰韶奶業、尚正食品的慘淡收場就是典型的案例。二是部分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生產經營求洋求大,一味追求擴大規模,盲目發展有行無市的所謂“新品種”“洋玩意”,承擔的資金風險、市場風險遠遠超出其所能承受的極限。如部分家庭農場經營面積動輒三五百畝,甚至上千畝,經營項目資金投入捉襟見肘,甚至收不抵支。
(二)政府獎補與農戶期望落差較大
部分經營主體對政府扶持的期望值與縣級財政能夠給予的扶持間存在著巨大“落差”,成為發展規模經營的人為阻力,且大多投資者的期望遠遠不止于此。同時,還有部分人員不從實際出發研究如何搞好經營、確保投資盈利,而是盲目圈地,不切實際坐等政府的高額扶持資金,埋下了較大的不穩定隱患。
四、對策建議
(一)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
出臺支持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配套政策和具體辦法,要提高政策的含金量,使新增農業補貼、涉農項目等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加快構建財政項目資金直接投向符合條件的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支持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
(二)設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基金
聘請科研院所專家與本地技術人才組成專家團,通過科研項目實施、專題扶持引導等方式,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瓶頸”問題進行“對癥下藥”式的升級改造,增強其自我發展、自我壯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