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與實踐

2019-09-10 07:22:44黃國勤
農學學報 2019年3期
關鍵詞:農業研究發展

摘要: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發展如何,農業可持續發展與否,不僅關系著農業本身的發展狀況,而且直接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和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世界各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十分重視農業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西方發達國家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提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中國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中期正式提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文章從研究歷程、研究內容、研究成果和研究特點等4個方面論述了國內外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進展,從制定規劃、開展示范和取得實際成效等3個方面討論了國內外農業可持續發展實踐進展,并從研究和實踐兩個層面指出了當前國內外農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農業可持續發展未來趨勢是:研究更加深入、實踐更加廣泛。通過對發展可持續農業的規劃和未來趨勢分析,提出了客觀而又新穎的思路,將對推進當前及未來國內外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農業;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生態環境;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中國;世界

中圖分類號:S-0 ???文獻標志碼:A ???論文編號:cjasl8110021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Huang Guoqin

(Ecological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nion of Ecological Disciplines i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330045, Jiangxi, 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ays and?whether they are sustainable affect not only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tself,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the?entire national economy and other relevant industries. Therefore, all th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proposed?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mid-1980s, while China officially launched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and mid-1990s. This article highlighted the?research progress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four aspects: research process, research contents, research results and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It also discuss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from three aspects: planning, demonstration and practical results. In addition, current problem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re pointed out based on the?research and practice. Finally the trend of the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was proposed:?more in-depth research and wider practice.

Keywords: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Benefit,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China; World

0 ?引言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1]。農業發展如何,農業可持續發展與否,不僅關系著農業本身的發展狀況,而且直接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和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2]。因此,世界各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十分重視農業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3]。本文擬在對農業可持續發展作一簡述的基礎上,重點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進展和實踐成效進行分析,最后對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提出若干對策和建議,以供有關方面參考。

1 ?問題提出

“農業可持續發展”這一問題是何時提出來的呢?

在國外,20世紀30—6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問題達到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并相繼出現了震驚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4]。由此引發政治家、科學家、企業家和普通民眾廣泛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如此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如果任其繼續下去,其后果將嚴重到什么程度?應采取什么措施治理生態環境“惡化”問題?人們通過分析、思考,認為“石油農業”(亦稱石油密集農業、化學農業、無機農業或工業化農業)是生態環境惡化的“禍根”之一[5]。于是到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西方發達國家紛紛倡導發展“替代農業”——包括生態農業、生物農業、生物動力學農業、有機農業、自然農業等[6],以取代“石油農業”,從而避免產生上述資源、生態、環境問題,但由于這些農業發展模式“過分”強調自然的作用,“全盤”否定化肥、農藥等化學制品的投入,致使西方發達國家在生態環境得到保護的前提下,農業生產力大幅度下降,不能滿足全社會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又進一步提出了“可持續農業”、“農業可持續性”、“農業可持續發展”等理念[7],這也標志著西方發達國家農業由“石油農業”、“替代農業”模式,正式走向“農業可持續發展”、“可持續農業”的新模式。

在國內,正式提出“農業可持續發展”一詞是在1994年3月。2018年2月24日,由《中國知網》(http://nvsm.cnki.net/kns/brief/)檢索可得:在《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4年第4卷第1期發表了“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措施”一文,該文作者系農業部環境監測總站陶戰。該文認為“可持續發展策略對中國農業繼續生存發展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并提出了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措施[8]。之后,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研究文獻也日益增多。

2 ?研究進展

2.1 研究歷程

從國內外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歷程來看,大體可分為3個階段:(1)第一階段(20世紀70—90年代):注重以理論探索為主階段。在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主要是對農業發展道路及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進行探索[9];在國內,則更多的是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特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規律等進行探討;(2)第二階段(2000—2010年):理論與應用研究并重階段。從2000年至2010年,是國內外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十分活躍的階段。以“農業可持續發展”為篇名,從《中國知網》查得,這一階段共發表文獻量2435篇,相當于年均221篇/年,是第一階段年均文獻量(109篇/年)的2倍。在這一階段,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都不僅進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探索,還十分注重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成果應用于生產實踐,注重應用研究,尤其是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典型模式、關鍵技術、實踐案例等有較多分析和探討[10];(3)第三階段(2011年至今),開展以實踐應用研究為主階段。在這一階段,一方面繼續深化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研究;另一方面,則更加注重將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的理論成果、優化模式、關鍵技術應用于生產實踐,特別是在開展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方面,總結、提煉出一大批優化的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并加以推廣應用,取得良好效果[11-12]。

2.2 研究內容

綜觀幾十年來國內外農業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研究,可以看出其主要集中于以下11個方面的內容:

(1)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與特征。多數研究認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求在發展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僅要強調產量、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還要更加注重節約資源、維護生態、保護環境,講求生態環境效益,既考慮當前,又不忽視長遠,既注重生產的可持續性、經濟的可持續性、社會的可持續性,又強調資源的可持續、生態的可持續性、環境的可持續。顯然,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戰略性、綜合性、區域性和多目標性[13-14]。

(2)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與基本原則。從生態學、經濟學、社會學、生態經濟學、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等多學科論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如循序漸進原則、平衡協調原則、綜合效益原則、因地制宜原則等,《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提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四大原則為:堅持生產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堅持創新驅動與依法治理相協同、堅持當前治理與長遠保護相統一、堅持試點先行與示范推廣相統籌,等等[15]。

(3)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規劃設計與綜合評價。如將生態農業、循環農業、休閑農業等納入農業可持續發展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可有效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水平,推進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在搞好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設計的基礎上,通過實施和運行,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生產效率、生態經濟社會綜合效益等進行科學評價[16]。

(4)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典型模式與實踐案例。至今,國內外已廣泛研究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至少有幾十種,甚至上百種,比較典型的模式,如:美國的低投入可持續農業(Low Input Sustainable Agriculture,LISA)、高效率可持續農業(High Efficiency Sustainable?Agriculture,HESA),德國的綜合型可持續農業,法國的環保型可持續農業,日本的環境保全型可持續農業,中國的生態農業、循環農業、低碳農業、綠色農業、無公害農業、有機農業,等等。在研究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時,還結合具體案例和實踐加以分析,使模式研究更具有針對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對推動生產實踐發揮了積極引導作用。

(5)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與關鍵技術。研究表明,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有:改善生態環境、改進種植結構、改變耕作方式、改良生物品種、改革管理制度等;關鍵技術有:多熟種植技術、合理灌溉技術、土壤增肥技術、綠色防控技術、循環利用技術等[17]。

(6)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障礙因子與作用機制。影響、阻礙農業可持續發展,既有自然因素,更有人為原因,各國、各地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狀況不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障礙因子也各異。但總體看來,世界各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均面臨著資源短缺、生態破壞、環境污染、能源不足、自然災害頻繁、生物多樣性銳減等“共性”問題,亟待共同應對。

(7)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對策與措施。從世界范圍來看,加強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至關重要,這不僅關系到當代世界農業的安全與發展,還對未來世界農業的長遠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從中國來說,加強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對策與措施研究,不僅事關中國13億多人的吃飯問題,還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有著重大理論與實踐意義[18]。要確保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采取一系列戰略對策與措施,如:科技支撐戰略——發揮科技這一第一生產力對農業發展的引領作用、人才興農戰略——發揮人才這一第一資源對農業的主體作用、綠色生態戰略——發揮生態環境對農業發展的“保障”作用,等等。

(8)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各地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研究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如南方稻區,應大力發揮稻田生產潛力,在消除稻田重金屬污染、防控稻田面源污染、提升稻田土壤質量的前提下,大力生產綠色大米、有機食品,這對推進該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現實意義;北方旱作區,應重點改善水利條件、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發展節水型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潛力大、意義大,前景廣闊[19]。

(9)國外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模式、經驗與借鑒。中國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積極學習、研究、借鑒國外農業可持續發展理論、模式與技術。先后對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荷蘭、以色列、日本、韓國、泰國、印度等多個國家的農業可持續發展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從中得到諸多啟示。

(10)中外農業可持續發展比較研究。將中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技術、效率、效益等與世界有關國家(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進行比較,從中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對策,這對促進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極為有益和有利。

(11)其他方面。除了開展上述10個方面的研究之外,還進一步研究氣候變化對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及其戰略對策;未來太空農業、宇宙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海洋農業的深度開發及其可持續發展問題;轉基因技術等現代高新技術對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與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倫理道德建設方面的研究等。

2.3 研究成果

幾十年來,世界各國通過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大量研究和案例分析,己取得多方面的豐碩成果,如:

(1)論文。2018年2月24日,以“農業可持續發展”為篇名,由《中國知網》檢索可得文獻總量為4341條(篇);以“農業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可得檢索文獻總量為14941條(篇)。

(2)專著。2018年2月26日,以“農業可持續發展”為圖書名,由江西農業大學圖書館《昌北高校圖書館聯盟》(http://book.cbelib.jxufe.cn/)網站共檢索圖書216條(種),這里列出其中有代表性專著60種(表1)。

(3)教材。2007年9月,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全國高等農林院?!笆晃濉币巹澖滩摹掇r業可持續發展導論》(黃國勤主編),在全國各高等農林院校相關專業教學中使用;2015年1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農業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王龍昌主編),在全國相關高校有關專業的教學中使用。

(4)科研平臺。2003年,由科技部批準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組建“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國科發基字[2003]464號),標志著中國在“農業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科研平臺建設上了一個新臺階,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進入一個新階段。

(5)獎勵。根據科技部網站(http://www.most.gov.cn/cxRv/kjjlcx/)公布的資料統計,從2001年至2017年,全國每年都有“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成果獲獎,現將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的18項代表性成果列出(表2)。

2.4 研究特點

總體而言,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一是研究范圍廣。借助《中國知網》,對現有發表的農業可持續發展論文進行檢索、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涉及的“主題”有30多個,如: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技術、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方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因素、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與措施,以及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實踐,等等。

二是參與國家多。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國家或地區都關注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這是因為農業是基礎產業、第一產業、戰略性產業,關系到各國的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不但世界各國關注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而且世界許多國家組織也參與到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調查和研究之中,如FAO(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等。

三是發展速度快。從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發表的文獻(論文)來看,以“農業可持續發展”為篇名,20世紀90年代初,年發表的文獻量只有幾篇到十幾篇,而進入新世紀,年發表文獻都在150~200篇左右,2015年達到239篇。

四是實際成效大。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不僅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發展,取得豐碩的學術成果,而且還促進了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實踐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生產實際效益——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增“綠”、增美。

3 ?實踐成效

3.1 制定規劃

制定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年5月20日,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局等8部門聯合發布了《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農計發[2015]145號),對于從實踐層面推進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制訂了路線圖和時間表,意義重大且成效顯著。

制定地方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各地按照《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的精神和要求,制定了適合自己所在?。ㄊ?、區)的具體規劃,且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如吉林省制定了《吉林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江西省制定了《江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等。

3.2 開展示范

2016年8月19日,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建設方案》(農計發〔2016〕88號),并于2017年12月2日確定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暨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名單(表3),標志著中國在農業可持續發展實踐層面取得重要進展。

3.3 取得實效

通過開展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效。如:(1)全國唯一的省級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浙江省,通過示范區建設,全省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7%以上(遠超全國到2020年達到75%以上的目標要求),實現畜禽養殖排泄物資源化利用[20];(2)秦皇島市是河北省唯一的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市,全市大力推廣農業可持續發展關鍵技術,率先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2017年,全市共完成測土配方施肥18萬hm2,基本實現全市耕地全覆蓋,示范推廣有機肥320萬t,帶動全市減少化肥使用14777t;全市綠色防控面積擴大到53333.33hm2,主要農作物覆蓋率達27%,帶動全市減少農藥使用275t[21]。通過推廣農村清潔能源集成等示范項目,全市地膜回收率達到83%,秸桿綜合利用率達98.5%[22],均達到全省、全國領先水平。

4 ?未來展望

4.1 當前問題

盡管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與實踐取得積極進展和顯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研究解決。

在研究方面,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1)概念不清。有不少論文將“農業可持續發展”與“可持續農業”(或“持續農業”)混為一談,如論文題目是“農業可持續發展”,而實際在文中卻只論述“可持續農業”或“持續農業”,這反映作者對二者概念沒有弄清楚。實際上,“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一種農業發展戰略、農業發展方向或農業發展目標,而“可持續農業”或“持續農業”只不過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模式,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遠遠不止這一種,它還有許多模式,如“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循環農業”、“低碳農業”、“精準農業”,等等。(2)理論不明。到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是什么?其基本原理是什么?盡管有諸多論述或探討,但目前還沒有完全搞清楚,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3)研究不深。國內外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了大量研究,但總體感覺研究深度不夠,許多研究僅僅停留在“表面”,很少深入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深層”進行分析和研究。

在實踐層面,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是:(1)認識不足。盡管“農業可持續發展”一詞提了很多年,國家也出臺了《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但基層還有不少干部、群眾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自認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可有可無”,與自己“沒有關系”或“關系不大”,這對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產實踐極為不利;(2)措施不力。由于認識不足,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實際措施就很不得力、很不到位——要么根本就沒有采取什么措施,要么采取的措施就是“簡單敷衍”,難有實效;(3)效益不佳。在全國有些地方,由于認識不足、措施不力,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實際成效就很難表現出來,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成效。

4.2 未來趨勢

針對上述問題,為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再上新臺階,應采取積極而有效的對策和措施。可以設想和預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趨勢將是:

4.2.1 研究更加深入 未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類社會的向前發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將更加深入。(1)更加微觀化。即由目前對農業可持續發展過多的宏觀層面研究,向著更加微觀化的方向發展,將更加深入地研究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機理、機制,及其內在特性和發展演變規律等。(2)更加綜合化。農業可持續發展與否,是由諸多因子綜合影響決定的,或者說,研究農業可持續發展,不能只重視某一、二個因素或因子的影響和作用,而應全面地研究“因素群”、“因子群”的綜合作用,即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要朝著“更加綜合化”的方向邁進。(3)更加定量化。如果說,以往的、目前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是以“定性”研究為主,那么,今后的、未來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將更加定量化,這不僅必要而且可能。說“必要”,是因為一門學科、一個領域,起初研究、早期研究主要是以“定性”研究為主,但當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階段后,由于資料的積累及研究的深入,必然要朝著“定量”研究的方向發展,這對深化該學科、該領域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對“農業可持續發展”這一學科、領域的研究亦是如此;說“可能”,這是因為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海洋技術、新材料和新能源技術等現代高新技術的發展,客觀上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更加定量化”研究打下了基礎。(4)更加系統化。如果說,目前國內外關于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是零星的、分散的,那么,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必將走向更加系統、更加完整,即,“更加系統化”是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又一趨勢。

4.2.2 實踐更加廣泛 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在實踐應用上將更加廣泛。一是“點”多。隨著農業可持續發展在實踐層面的不斷推進,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的數量將一年比一年多、分布一年比一年廣;二是“線”長。如果說,當前各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線”——產業鏈條還比較“短”,農業可持續發展主要集中在種植業或農業——第一產業本身,那么,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將延長產業鏈條,由種植業向農(種植業)、林、牧、副、漁“五業”并舉,種、養、加三結合,產、供、銷一條龍的方向發展,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這將大大延長產業鏈條;三是“面”廣,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將深入人心,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和技術將遍布祖國大地;四是“效益”佳。《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明確指出,到2030年,農業可持續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供給保障有力、資源利用高效、產地環境良好、生態系統穩定、農民生活富裕、田園風光優美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新格局基本確立。——我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5 ?結語

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世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全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由于世界各國人民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參與,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已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但由于全球氣候變化、自然災害、戰爭和地區沖突等多方面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致使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困難和威脅,亟待世界人民行動起來共同應對。

世界人民共同應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采取以下幾條措施:一是共識,要對實現和維護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有共同認識,即世界各國都應該認識到農業可持續發展關系到本國和世界各國的生存和發展,誰都不可能“例外”或在“局外”;二是共管,世界各國在管理、維護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責任和義務是一致的、相同的,即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都有管理好、維護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責任和義務,應共同攜手管理好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三是共建,世界各國在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應力所能及積極參與、共同建設。只有這樣,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才大有希望,世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才大有希望。

參考文獻

[1]趙其國等著.趙其國文集[A]農業發展卷[C].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9.

[2]黃國勤.農業可持續發展導論[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3]張壬午.國內外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現狀[J].北京農業科學,1994,12(4):38-42.

[4]張坤民主筆,可持續發展論[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

[5]郭珍.石油農業、污水灌溉與耕地污染防治[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111-116.

[6]劉巽浩,關于農業可持續發展若干理論問題的探討[J].農業現代化研究,1995,16(2):80-84.

[7]高旺盛主編,中國農業與世界農業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8]陶戰,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措施[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4,4(1):66-68.

[9]彭珂珊,國內外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進展評述[J].北方經濟,2001(12):39-42.

[10]曹明宏,雷海章.國外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經驗與特點分析[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1(2):20-22.

[11]何傳新.國外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模式與啟示[J].中國農業信息,2013(3):18-19.

[12]李艷芝.農業可持續發展取得積極進展[J].中國財政,2017(4):14-15.

[13]楊文健,陳麗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以重慶市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5):1-7.

[14]李娜.新常態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1):30-33.

[15]趙經平.《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發布[J].江西農業,2015(5):17.

[16]孟素英,崔建,張瑞華.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分析評價[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2014(5):487-496.

[17]孫兆敏.寧南旱作農區草地農業發展模式與技術體系研究[D].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

[18]李子田,郝瑞彬,沈方.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及對策[J].農機化研究,2006(1):21-24.

[19]探索分區域發展模式引領農業綠色發展—《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建設方案》解讀[J].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2016(10):14-21.

[20]翁杰,高曉曉,茅恩偉.農業可持續發展浙江邁上新征程[N].浙江日報,2017年12月16日(第003版).

[21]段妍磊.河北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6):169-173,183.

[22]陳引玉,我市成為全省唯一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市[N].秦皇島日報,2018年2月1日(第001版).

猜你喜歡
農業研究發展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尤物| 9啪在线视频| 国产草草影院18成年视频|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日本中文|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 久久婷婷综合色一区二区|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26uuu国产精品视频|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亚洲激情99| 亚洲精品第五页| 久久黄色影院| 午夜福利网址|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国产第一色|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欧美午夜精品| 亚洲天堂啪啪|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国产a网站|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夜夜操国产| 国产激情第一页|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亚洲h视频在线|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欧美激情综合|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午夜在线不卡|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欧美a级在线|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www.国产福利|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a级毛片免费网站|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叼嘿视频免费看|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色|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色婷婷视频在线| 亚洲va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一区| 在线日韩一区二区|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 欧美日韩午夜|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九九九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清纯| 成人综合网址|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