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在焉,出自西漢·戴圣《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其釋義為心思不在這里,也就是思想不集中。
心不在焉,可以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可以是人與物之間,而當今,心不在焉在這兩種關系中的滲透很深,影響很大。一行禪師曾說:“我們匆匆忙忙,但我們卻心不在焉,心神不寧。”
因為心不在焉,我們可以在網上做鍵盤俠;因為心不在焉,我們可以轉身就忘記;因為心不在焉,我們聽話只聽前半句;因為心不在焉,我們會死亡,甚至導致某個人、某件事陷入了困境……可是,我們往往會只道一句:“我很忙,管不了那么多,也管不了那么久。”在這個時代里,可以分散我們注意力的東西太多,也就是碎片化式的心不在焉。最終,只會使我們懊惱,遺憾。
有人說,工作像極了愛情,就像她交了個有房有車的男朋友,家庭和睦,啥都好,就是對他沒多大感覺,然后覺得是不是可以相處看看,去嘗試愛上他。顯然,他們之間沒有熱情。最后,彼此發送一個微笑的表情,這個已被大多數人認同為“職業假笑”的表情。我們試圖逃離心不在焉的魔掌,卻總也不自覺地陷入。盡管很假,盡管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但我們依然努力地活著,只是心不在焉罷了。
我們生活在鋼鐵叢林之中,似在低頭沉思,似在渴望,匆匆忙忙,只與旁人擦肩而過,忘卻了曾經的真實與快樂,在某個時刻,又想起那一刻的平靜,心中,莫名觸動。
愿,可以回想起“我要成為×××”時的興奮;愿,你可以與心不在焉分個手;也愿,你在心不在焉里找到你所鐘情的。
如果,在某一刻,你成功逃離了心不在焉,那是因為你對某物,或某人,有了熱情,你覺得他很重要。這一刻,也許就是你的最好年華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