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年前有一天,和朋友約在一家四川火鍋店聚餐。
火鍋店人多聲嘈。我們點了牛油鍋底,叫了毛肚、麻辣牛肉、炸酥肉、鱔片、魚皮等經典食材,一俟紅湯煮沸就起筷開涮。
酒酣耳熱之際,在笑聲哄然、八卦橫飛的火鍋桌子上,我卻異常耳尖地從一片嘈雜中隱隱捕捉到了一絲微弱的音樂。屏住呼吸,用意念屏蔽了周遭的聲音來仔細聽,竟然是《一生所愛》,而且是盧冠廷的原版。
“鮮花總會凋謝但會再開,一生所愛隱約在白云外……”有點意外,四川火鍋的人聲鼎沸的熱鬧里,背景音樂竟然響著一首如此凄清渺遠的粵語歌。
盧冠廷在緩慢地、憂傷地、銘心刻骨地唱著,火鍋店里如我一般的庸俗食客們在忘情地、適意地、熱氣騰騰地涮著黑毛肚、青筍尖和麻辣牛肉,被不小心吃到的幾顆花椒麻得齜牙咧嘴,吃幾口肉再喝一口冰鎮啤酒或者酸梅湯。
氤氳眼前的不是孤遠白云間的飄渺霧氣,是麻辣氣混合了牛油氣的人間好滋味。
我忽然有點走神。不知道滿座食客中有幾人能聽得見那一息微弱的歌聲,又有幾人會透過喧囂在意地聆聽?
或許在這樣的環境中放這樣的歌,本身就有點不合時宜。
又或許,在現實的追逐進取和雞零狗碎中,文藝氣質的感傷永遠不合時宜。那些慢的、笨的、固執的、揪心的情感是值得羞愧的,更高更快更強更光鮮更利益滾滾才是人類永恒的追求。
只是,我默默地想,現今年月,如果有得選,如果可以重新選,究竟有多少人寧愿笨拙緩慢固執地活過一生,有多少人會不由分說地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更光鮮更利益滾滾?
沒有誰好誰不好,就是想知道,每一個人,會如何選擇。
在微博上看到一個故事。
博主張頌恩是一位醫生,他寫他的一位瑞典同事的兩個女兒,說:“若非親眼所見,真不敢相信同一對爹媽竟然造就了如此迥異的兩種風格。”
姐姐漂亮,會打扮,是學霸和社團領導,讀頂尖商學院,清楚自己的優勢,有明確的人生規劃;妹妹也好看,但不愛打扮,不愛說話,不出風頭,讀理工學院,優點是動手能力強。
博主講了幾件事,充分說明姐妹倆的不同:
姐姐高中畢業的慶祝晚宴,姐姐是當仁不讓的C位明星,但宴會現場布置的大工程,是妹妹和她的男朋友一手一腳拿下來的;姐姐開車回家總是撒嬌讓父親幫忙倒車,妹妹從不讓父親幫忙,刮了車二話不說直接開去修車店里處理好再開回來;外出讀大學,妹妹找父親借錢,父親手誤打多了三千,妹妹如數退還,說“多的不要”,換了姐姐,她會說一聲“謝謝老爸”然后照單全收;可是,當父母決定分開的時候,姐姐冷靜理智地支持父母過各自想要的生活,妹妹卻不吃不喝把自己關在屋子里哭了整整三天……
故事的最后,博主說:“各位,如果有女兒的話,你希望她像姐姐還是像妹妹呢?”
現實派讀者說:“心疼妹妹,但還是選姐姐。”
完美派讀者說:“姐妹倆合二為一最好了。”
理論派讀者說:“你選哪個,哪個就是你。”
可是,選姐姐還是選妹妹,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姐妹倆都是好孩子,但這樣的選擇本身就讓人抓狂。人性是多么好笑,既想要A又想要B,姐姐是精英能光耀門楣但妹妹更實在更暖心暖肺,反過來,妹妹雖貼心實在卻遺憾不夠精英……反復度量,患得患失。
這個時代最稀缺的物品,大概就是一顆篤定的心。
前段時間,演員翟天臨攤上事了。其實,就在他被爆料“學術不端”之前幾天,我還在向朋友熱情推薦翟天臨和尹正共同主演的電視劇《原生之罪》,覺得這兩位實力演員搭檔的效果特別燃。
可是,說真心話,對觀眾來說,看劇就是看劇,戲好才是王道。看劇的時候你不會去想這個演員是博士還是本科生,也不會去想他是畢業于中戲、北電還是初中畢業自學成才。
戲好,有可能得益于演員接受的專業訓練,也有可能要感謝演員本身的天分,以及他在漫長演藝生涯中的用心和積累;但反過來,擁有高學歷背景,不意味著他就必然是一名好演員。翟天臨之所以錯,也許正正錯在這里:他可能并沒有弄清楚,一個人之所以是這個人,是因為他是他自己,還是因為那些他給自己添加的各種光芒耀眼的唬人頭銜。
有一條新爆料說,在翟天臨裝修精美的豪宅里,他的書架上只有8本書。
這確實有點嚇人了。
與此相反的例子是演員喻恩泰。喻恩泰也是博士,但這個博士是實打實苦讀出來的。
記得十多年前,我是買黃牛票坐第一排看的話劇《暗戀桃花源》。喻恩泰在劇中扮演老陶,在何炅和謝娜的花式演出中,他的表演沉穩有料,不搶戲,但你分分鐘被他吸引,而且你知道,何老師和娜姐的表演固然精彩,但若是缺了喻恩泰,這出戲更像一臺熱鬧的綜藝節目,分分鐘可以飄起來。
但似乎并沒有看到過喻恩泰以博士自居,瞎嘚瑟。
越有料的人越實誠,這是真的。
實際上,單從眾多網友拿認真寫論文、踏實練演技的博士喻恩泰來與翟天臨作對比這件事就可以看出,無論在什么年代,孰高孰低、孰優孰劣,人心自有判斷與衡量。什么是真正被認可與看重的,誰心里還沒有個數?
有時想想,這件事里面,其實也隱藏著一個選擇:如果能確保翟天臨永遠不被踢爆,你是愿意做那個戴著博士帽子,名利雙收、四處嘚瑟的翟天臨,還是愿意做擁有真才實學卻不那么有名的喻恩泰,甚或任何一位沒有博士頭銜、更沒那么有名,卻勤學苦練出一身過硬演技的普通演員?
十多年前,有一首黃偉文填詞、張國榮作曲并旁白、黃耀明演唱的歌,叫《這么遠,那么近》。沒有寫錯,就是“這么遠,那么近”。
很別扭,很糾結,對不對。
但是細想想,這也自然得很,就好比“天涯咫尺”和“咫尺天涯”的關系,遠與近,本是可以自如切換的兩種模式,落實到熙攘人間,前一秒追名逐利,不等于后一秒不可以孤高深情。又好比火鍋店近在白云外,一片冰心起伏在紅湯里,都很真實,都很有理。
只不過,人心兀自撕扯,內心戲高潮起落,也不是不辛苦的。依我之見,與其貪心不止、患得患失,還不如讓自己篤定一點,選擇其一,善始善終,再不貪其余。
對待生活的態度,跟對待感情的態度,原本沒有兩樣。
那么,各位,你愿意選擇以怎樣的方式活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