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覲麟
創業三年的papi醬,遇到了一個不小的麻煩。
因旗下自媒體賬號“Bigger研究所”上傳的視頻配樂,侵犯了北京音未公司信息網絡傳播權,papi醬經營的MCN機構papitube被告上了北京互聯網法院。
7月23日,北京互聯網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但并未當庭宣判?!癇igger研究所”則微博回應稱,確實是版權意識不強,相關視頻已全網下架。
這是國內首個短視頻MCN機構商用音樂侵權案。突然的負面消息,讓papitube甚至papi醬都陷入質疑之中——就在7月26日,papi醬就要攜“Bigger研究所”等大批短視頻達人,空降北京為papitube三周年生日活動打CALL。
過去三年間,網絡紅人papi醬,借助papitube實現了轉型。目前,papitube已是一個擁有涉及多領域上百位達人的MCN機構,占據了抖音、微博、微信、小紅書等大批流量通道,但對最重要版權問題的忽視,卻無異于對她敲響了警鐘。
時勢造就papi醬
只是一個網絡紅人,而不是一位創業者身份時,真名為姜逸磊的papi醬,還是一個看到自己的負面新聞之后,邊往嘴里塞午飯邊默默流淚的敏感姑娘。
她的爆紅經歷已眾所周知——2015 年年底,“papi醬”在網上發了一條“上海話 × 英語”短視頻,這種頗富喜劇色彩、取材自生活的吐槽短視頻,讓人們就此記住了papi:“一個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女子”。
papi 公眾號 4 個月內漲粉千萬,也成了 2016 開年第一網紅。盡管那時的papi醬,還在豆瓣里如此抗拒:“好討厭別人叫我‘網紅’??!我又沒開淘寶店!”
爭議和整改隨之而來。2016年4月18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發出消息稱,因為papi醬時常在節目中爆出“臥槽”“CAO”等粗口,被勒令整改。一夜間,papi醬的視頻陸續在各個網站下線。
這并不影響外界對papi醬的追捧熱潮達到頂峰——幾天后的4月21日,在《羅輯思維》主講人羅振宇的操盤下,麗人麗妝公司花費2200萬,拿下了papi醬的一則視頻貼片廣告。后來,papi醬把這2200萬,捐給了母校。
無論如何紅火,那時的papi醬,也只是一個站在短視頻時代風口的非專業制作者,除了她之外,還有紐約留學女、富士康張全蛋等紅極一時的短視頻創作者。這一點上,papi醬和張全蛋們并無差別,用“三聲君”的話來說,是還只停留在吐槽、扮丑、搞笑為主的屌絲式價值觀上。因此,眾生嘩然中,就連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也撰文《2016年的第一個網紅papi醬,可以紅多久?》進行質疑。
papi醬和張全蛋們的差別在于,在看到了諸多網紅曇花一現黯然結局后,她意識到個人IP并不能長期活下去,靠機構化運營平臺IP孵化才能保持生命力,于是與合伙人楊銘創辦了一間短視頻MCN機構——papitube。
這也是papi醬的幸運。她的轉型從一開始,就是在羅輯思維、真格基金、光源資本和星圖資本等資本的推動之下進行的,哪怕后來羅振宇撤資退出,也并不影響,幾年后仍可以用“重要”二字,來評價羅振宇帶給papi醬的巨大人生轉變。
不過那時的papi醬,客觀而言并未想好自己以及papitube未來道路如何走。當時,她和楊銘給出的答案是成為明星藝人,為此papitube的母公司“春雨聽雷”股權在2017年3月發生變更,被并入Angelababy、周冬雨、陳赫、李易峰等演員的經紀公司“泰洋川禾”。
2017年底,papi醬在喜劇片《妖鈴鈴》中銀幕首秀,惡評如潮。這也是她截至目前唯一一次在銀幕中亮相。后來,她又在《拜托了冰箱》《奇葩說》《吐槽大會》《我家那閨女》等多部綜藝節目中露臉,被聘為百度APP首席內容官,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像一個大眾明星,而不是一個流量網紅。
這些轉型,一一宣告失敗,她仍然逃不出無數網紅流量不再,品牌生命周期短暫的命運。
現在,她的百度指數只有3000,相比2016年的20多萬,人氣不到最高峰的1%。她同時也保持著視頻更新,只不過有不少粉絲都覺得內容質量沒有以前高。從B站上的內容來看,papi醬幾乎每個月都只更新2~3條視頻,固定有的欄目是“papi醬的周一放送”和“不定期更新的抖音合集”。
從網紅到批量制造網紅
如今,papi醬早已失去了昔日的“第一短視頻網紅”地位,網絡上盡是雨后春筍般的模仿者。但客觀而言,這不能武斷證明papi醬的轉型失敗了——現在的papi醬,看上去是走了一條從個體創作到資本聯姻,從一個papi醬到可容納無數papi醬的papitube幾連跳。
經過三年的發展,papitube旗下已經擁有了涉及娛樂、美食、美妝、攝影、萌寵、游戲等多個領域的上百位達人,風格以個性、搞笑、接地氣為主。
作為papitube主要成員之一的霍泥芳曾在papitube成立一年后,提到其孵化達人的四大運營方式,分別是papi醬方法論延續、工業化生產下的量體裁衣、精品化運營打造頭部以及提升KOL影響力和不可替代性。
值得一提的是,papitube相較其他短視頻MCN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幾乎公司所有員工都是達人、博主,或者是在成為達人、博主的路上。就連霍泥芳也不例外,她在日常中是papitube的COO,但在網絡上她是推出“魅力女高管VLOG”的霍主任。
此次因為音樂版權問題,被告上北京互聯網法院的“Bigger研究所”所長朗靖也是如此,他最初是papitube的制作人,在幫助旗下達人生產視頻之余,他也會隨意地拍攝自己感興趣的視頻題材。后來一次papi醬轉發了他的視頻后,便粉絲大漲,如今已經在微博上擁有358萬粉絲,抖音上擁有555萬粉絲。
視頻中的他,操著一口地道的北京話,評測著麥當勞神仙吃法、旺仔小饅頭花式吃法,推薦著夏日必備降溫神器、微波爐加熱使用技巧,就如他的抖音賬號簡介一樣:“怕買錯就關注我!抖音上最會花錢的男孩紙”。
抖音上粉絲眾多的“爆胎草莓粥”和“鍋蓋wer”也是papitube旗下的達人。從視頻風格來看,兩人都采用了方言+說唱的表現形式,尤其是“爆胎草莓粥”以“韓語+四川話+普通話”的方式一下子爆火。不少觀眾也發現了,她們兩人的互動度很高,算是很明顯的相互導流。
這樣的方式在papitube的運營中十分常見,通過頭部KOL帶動新興KOL的“奶娃”方式、粉絲較少的KOL間抱團互動模式,使整個papitube家族擁有了更大的商業價值。
在2018年以“哈哈哈哈哈”為主題的兩周年活動上,霍泥芳發布了“百人計劃”的戰略布局,以有趣的原創內容為第一要義,進行短視頻作者孵化。很快,這一計劃被宣布已經完成。目前papitube旗下擁有“Bigger研究所”、“ACui阿崔”、“張貓要練嘴皮子”、“王咩阿”等博主,他們在微博、B站、抖音等多個社交平臺成為了粉絲上百萬的紅人。
有數據顯示,去年一整年當中,papitube服務了超過150家品牌?!半p11”期間,更是與100個品牌進行了合作,產出廣告160余個。除了短視頻外,也加入了直播、線下活動等方式與觀眾進行互動。
papi醬的焦慮與缺失
也僅此而已了。實際上,截至目前,盡管papitube旗下已簽約近百達人,但無一達到,甚至接近papi醬曾經的高度。
“相比馮提莫、李佳琦,甚至代古拉K、惠子這樣的網紅,papitube旗下達人,絕大部分網民對此并不熟悉?!币晃换ヂ摼W觀察人士對記者稱,至于粉絲數,在諸多網紅面前也不值一提,更何況粉絲數是否真實可靠還有疑問。
新浪微博今年公布的視頻機構榜單中,papitube2月至5月份蟬聯第一寶座,綜合指數達到1000分,papi醬仍然作為代表賬號。(綜合指數得分標準是以40%視頻播放量,30%互動率,30%播放時長這三大因素綜合所得。)
但若在垂直領域的視頻機構榜單中,papitube的成績就顯得沒那么奪目。以微博時尚美妝板塊的視頻機構榜單來看,第一名是綜合指數達到1000的快美BeautyQ,第二名大禹,第三名達人說的綜合指數則分別為995、987,papitube在這份榜單中的排名已經掉到了第十一名。
這是papi醬無法逃避的尷尬—— papitube的最大IP,經過三年運作后,仍然只有papi醬她自己。
在微博上,papi醬則會通過點贊、轉發的方式幫助旗下達人獲得更大的曝光量和關注度。這樣的方式往往能取得不錯的效果,以博主“在下楊舒惠”為例,她在微博上粉絲為176萬,通常情況下她的視頻播放量在100萬左右,轉發、點贊、評論數在1000至2000之間。
出現這個局面,恐怕也和papi醬難逃干系。從鋅刻度觀察來看,旗下大部分達人的內容雖然覆蓋多個領域,創作和風格,仍然與papi醬的吐槽、脫口秀風格如出一脈,極其接近,缺少原創的主體架構支撐,不但未能避免內容同質化,甚至很多時候看上去更像一個大雜燴。
這是一個不進則退、競爭慘烈的細分領域。在papitube誕生的2016年,短視頻MCN僅有420家。不過到了2017年,隨著短視頻平臺的迅速崛起,加之資本的注入,短視頻MCN達到1700家。有業內人士做出預計,隨MCN商業模式逐步成熟,短視頻MCN市場規模將在2019年達到4700家。
這些短視頻MCN當中,有做泛內容孵化的,也有做美妝、美食等垂直內容的。根據服務類型可以分為三類,一是代理營銷服務,進行公關、策劃、傳播等一系列工作的營銷類;二是自身有原創內容,也有簽約網紅達人,并通過在視頻內容中加入廣告以盈利的內容類;第三種就是擁有獨立渠道的電商平臺,簽約培養網紅達人不是為了廣告主服務,而是為了帶貨。
papitube與其他短視頻MCN相比,因為擁有了更多娛樂圈的資源,得以讓它報團取暖,在短視頻MCN中的優勢其實十分明顯。但相對注重垂直領域發力的短視頻MCN來說,papitube就并無優勢可言。
“在垂直領域的短視頻中,很多達人有papi醬無法相比的獨立性?!弊悦襟w號“互聯網指北”表示,在資本壓力下,papi醬不得不選擇低門檻、輕閱讀、可復制性的產出思路。
低門檻,從 papitube目前的招聘薪水上也可見一斑。在boss直聘網上, papitube目前有30個職位在招聘,工作地點為北京,大部分薪水為8-12K。其中抖音組制作人薪水為8-12K,新媒體運營5-8K,短視頻制作人(測評方向)8-12K,但多了一個15薪。
更重要的是,版權的風險。實際上,MCN(Multi-Channel Network)作為Youtube提出來的一種概念,表面看是平臺+IP+內容+渠道+運營的商業模式,但實質上還是一種短視頻版權聯盟之間的競爭。
以Youtube為例,其成立超過14年,如今頭部MCN機構基本定局。BroadbandTV、VEVO、FullScreen、Yoola分別是第一至四名,他們在全球創作者、唱片版權、客戶資源等方面有著激烈的競爭。
情況到了中國勢必會更加復雜,除了基本資源紛爭外,隨著“Bigger研究所”被告,版權之爭,恐怕會成為未來困擾papi醬的一大難題——畢竟,短視頻行業和音樂行業息息相關,短視頻沒有了BGM(背景音樂),就如同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而且這些短視頻大多本身是流量分成或帶貨的狀態,想要通過非盈利目的來規避版權風險的“借口”并不具備。
但問題是,每條短視頻在制作時,由于要用到不同的BGM,先談妥每一條BGM版權客觀上目前在國內很難實現。那么,是抱“歌曲先用著,著作權人找來再說”的僥幸心理,還是等版權人的上告法院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