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扇子有風,拿在手中,有人來借,等到立冬。”在電扇、空調沒有普及時,搧扇子是除暑、納涼的主要方式。它不僅能使人驅除暑氣,感到涼爽,而且還能活動上肢,鍛煉身體,有益身體健康,很適合老年人采用。
搧扇時需要手指、手腕、手臂、肩關節的肌肉、血管、神經密切配合,才能做出巧妙的動作,故搧扇是一項體力適中的上肢和肩部運動,能夠促進這些部位的血液循環,增強肌肉的力量,提高關節的靈活性,防止目前人們用腦多、用力少的“運動不足癥”。搧扇納涼雖然是一項單側的上肢運動,但是它對大腦的鍛煉有著不尋常的作用。我們知道,大腦對身體的支配是互相交叉的,左側的大腦支配右側的肢體,右側的大腦支配左側的肢體。然而,多數人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都習慣使用右手,這就造成了左側大腦的鍛煉有余,右側大腦的鍛煉不足。據觀察,老年人的腦供血不足、腦血管痙攣、腦梗塞、腦出血等疾病,多發生在右側大腦,這說明由于左手的活動較少,使得右側大腦的血管得不到鍛煉,顯得非常脆弱,容易發生痙攣、梗塞和出血。所以,在夏天有意識地使用左手搧扇,不僅能夠提高左側肢體的靈活性,防止左手的廢用性萎縮,而且對于增強右側大腦的血管彈性和韌性,防止發生腦部疾病更有重要的意義,不可等閑視之。
另外,搧扇的風力柔和,風向可以隨意改變,并能根據自身的需要控制風力、風速和風的強度,防止使用空調和電扇風速大、溫度低而引起感冒、氣管炎、哮喘、肩周炎、腰背痛等疾病。搧扇子除暑氣,不僅適合老年人,而且也適合婦女、兒童、體弱多病的人,不失為夏季養生保健的良法之一。(摘自《中老年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