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游戲市場面臨洗牌
云游戲并非突然出現的,其歷史較早可追溯至2009年,諸如OnLive、Gaikai等商用化云游戲平臺即已出現,云游戲又可稱為游戲點播(gaming on demand),其本身是一種以云計算技術為基礎的在線游戲技術。云游戲技術使圖形處理與數據運算能力相對有限的輕端設備能運行高品質游戲。
在云游戲場景下,游戲并不在玩家游戲終端,而是在云端服務器中運行,并由云端服務器將游戲場景渲染為視頻音頻流,通過網絡傳輸給玩家游戲終端。玩家游戲終端無需擁有強大的圖形運算與數據處理能力,僅需擁有基本的流媒體播放能力與獲取玩家輸入指令并發送給云端服務器的能力即可。
受制于網絡、云計算、AI等技術發展狀況,早期云游戲并沒有引發太多的關注,可隨著5G網絡、人工智能以及云計算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更迭,突破硬件限制的云游戲有望成為新的發展方向并帶來游戲市場一輪新的洗牌。從游戲開發、運營到玩家服務生態構建,龐大且可持續的市場足以令任何一家科技巨頭眼紅。游戲市場本身已經是一個增長迅速的萬億規模領域,而在同云服務、AI計算、大數據等諸多產業產生交集并融合的過程中,必然會醞釀出更為龐大的產業紅利。
積極行動的巨頭們
除了谷歌這樣的攪局者外,微軟、索尼這些游戲領域的巨頭其實早就在云游戲領域有所行動。2014年,索尼推出了PlayStation Now服務,玩家可以通過用PS4串流玩PS3和PS2游戲;次年,英偉達推出了GeForce Now云服務,支持STEAM和UPLAY兩大平臺。微軟有Xbox Live、Valve,有SteamLive等服務。
不斷的嘗試與沉淀,讓云游戲有了厚積薄發的機會,早在谷歌推出云游戲平臺Project Stream以前,微軟在2018年就展示了其云游戲項目xCloud,并在E3 2019大會上發布了Project XCloud的預覽版。而且面對云游戲市場可能出現的激烈競爭和各種技術障礙,微軟與索尼兩家也展開積極合作,索尼表明將考慮使用微軟的Azure云服務流式傳輸自己的游戲內容,而雙方合作同樣可能延伸至微軟的人工智能技術和索尼的圖像傳感芯片。
國內方面,騰訊是中國游戲廠商中少數旗幟鮮明進軍云游戲服務的企業之一。在MWC2019大會上,騰訊與英特爾聯手推出云游戲平臺“騰訊即玩”,其將適用于PC和智能手機。3月20日,在GDC大會上,騰訊WeTest推出騰訊云游戲服務平臺CMatrix。同一天,騰訊云游戲官方宣布開放預約。業界人士透露,網易、巨人網絡、完美世界等廠商也在紛紛進行自身的云游戲布局。
想要真正削弱硬件對游戲體驗的影響,云游戲對編碼、傳輸、網絡等技術有較高要求,而無論是技術突破還是市場培育,都需要推動者擁有龐大的資源,這樣的背景下,谷歌、微軟、索尼、騰訊等巨頭組成的第一梯隊顯然星光云集,也有助于云游戲的快速落地。
合縱連橫的中小玩家
巨頭及其背后的生態不僅能成為云游戲落地的最大推動力,也必然成為云游戲市場崛起的主要紅利分享者,但動輒萬億計算的游戲領域,自然少不了小玩家的市場份額。
在微軟、騰訊等巨頭憑借自身龐大生態圈爭奪云游戲市場話語權的時候,中小玩家也通過合作結盟的方式,在云游戲領域尋找屬于自己的位置。今年6月底,白鷺科技、國金投資、凱撒文化聯合宣布成立云游戲公司及云游戲產業聯盟,正式布局云游戲。
有意思的是作為國內云領域巨頭,華為X Labs與網易雷火游戲事業部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成立5G云游戲聯合創新實驗室,探索5G行業應用的各種可能性,研究游戲體驗評估模型,推進云游戲產業生態發展。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這類開放式合作會越來越多,金融機構、云服務企業、游戲開發商甚至運營商的加入,抱團攫取市場話語權的同時,也有助于云游戲獲得各個領域的資源。
試圖改變未來的云游戲
全球科技巨頭打頭陣,中小玩家抱團合作加速云游戲市場的成熟,也推動著整個游戲領域的變革,而對個人玩家而言,云游戲又意味著什么呢?
在剛過去的E3游戲展上,微軟的xCloud云游戲計劃試玩區每天都聚集了成百上千的人,他們不惜排隊數小時,只為感受一下如何在手機上玩《戰爭機器》《極限競速》這些過去只能在高配電腦和游戲主機上才能玩的3A大作。
早期,云游戲市場嘗鮮者將“無需下載,即點即玩”當作宣傳亮點,而隨著軟硬件技術的更迭,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接觸并體驗到真正的云游戲。索尼PS NOW已經有比較成熟的運營經驗,任天堂Switch也實現了對部分游戲的云游玩支持,但兩者主要面向的都是傳統重度游戲玩家市場,并沒有引起巨大的反響。
對于大眾游戲玩家而言,云游戲應該是可以在手機上玩《鬼泣5》《使命召喚》,不僅流暢而且還能獲得不輸中高端PC產品的高畫質。不過顯然,在目前的網絡及軟硬件大環境下,云游戲在網速合理的情況下,使用任意終端可暢玩3A游戲(高質量、高營銷、高銷量)始終還是存在于理論上的愿景而已。
如果說云游戲在游戲內容畫質、玩法上離終端市場預期還有一段距離,但云游戲的運營模式卻贏得了不少市場消費者好感。以英偉達GeForceNow為例,GTX 1060系統每分鐘消耗2點,GTX 1080系統每分鐘消耗4點。也就是說,等免費的1000點用完后,25美元可以讓你享受GTX1060云串流服務20小時50分鐘,每小時折合人民幣9元左右;GTX 1080配置每小時花費18元??梢钥吹竭@每小時的價格還是比較貴的,可相比自己DIY主機每隔一段時間升級配置而言,也非常劃算了。
寫在最后:推動技術更迭的游戲
游戲可以說是推動IT技術發展的一大動力,云游戲的未來在于創造出更好的玩法滿足玩家不斷提高的感官、操控、情感、競技的體驗,擺脫手柄、鍵鼠、觸控單一操作對玩家體驗的限制,進入體驗的新時代。游戲的未來就像打開一個新的瀏覽器標簽來玩最新的《刺客信條》一樣簡單,云游戲提供了一個進入游戲的可訪問入口——允許訪問新舊游戲,但消費者有更多的理由參與進來,總結起來一句話就是:節約時間和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