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NAND閃存市場大環境下NAND價格依然在下滑,三星、東芝、西數、美光等公司的營收及盈利因此大受影響,而東芝位于日本四日市的NAND工廠日前出現了斷電事故,此事有可能對全球NAND閃存價格產生重要影響。也就是說,全球閃存市場很可能因此變天,想要購買的朋友對于閃存的相關信息必須關注起來了。
到底誰在影響閃存價格?
在購買之前,還得了解一下目前閃存市場價格變化的根源。半導體制造工廠有其特殊性,是24小時運轉的,一旦遇到事故停機,并不是說來電之后就能恢復生產的,要檢查設備受損情況,更重要的是確保生產線上的晶圓是否受到影響,因為晶圓受損的話會影響芯片質量,嚴重情況下會有大量晶圓報廢,臺積電年初出現的晶圓污染事件就報廢了10萬片,相當于該工廠一個月的產能了,直接損失高達5.5億美元。這次出事的四日市NAND工廠舉足輕重,該工廠是2017年開始建設的,去年才正式投產,由東芝、西數合作運營,是雙方NAND閃存的主力工廠,占到全球40%的產能。這一次,停電僅13分鐘,但停產了5天,也就意味著全球NAND市場因為這次停電又損失了不少產能,對閃存價格勢必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很顯然,產能決定了市場供應,而這一點將會直接影響到閃存市場合約價。供求不平衡的時候,價格也就波動大。渠道價格變化之后,自然會對消費級市場造成影響。早在5月份就有機構預測今年下半年閃存價格可能會反彈,且不說這次事件是人為還是無意的,單從東芝閃存在全球的占比來看,勢必會造成一波不小的價格影響。
國產存儲技術來救急,打破國際大廠壟斷局面
當然,有很多人說我們現在并不一定非要采用這些全球一線大廠的閃存,而是直接選用國產存儲,自產自銷,自給自足豈不是更好?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目前國內存儲技術的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國內三大存儲芯片基地中,紫光旗下的長江存儲主要從事NAND閃存研發、生產,為了盡快縮短與國外廠商的差距,長江存儲在閃存技術上采取了跳躍式發展,32層堆棧的只是小量生產,64層堆棧是今明兩年生產的主力,再下一代則會直接進入128層堆棧,跳過了三星、美光、東芝、Intel等公司現在力推的96層堆棧閃存,這幾家公司預計在2020年才會推出128層堆棧的閃存。
DRAM內存技術難度比NADN閃存更大,產值也更高。目前國內從事內存研發、生產的主要是是福建晉華及合肥長鑫,前者投資規模高達370億元,后者投資規模不低于72億美元。根據長鑫公司之前公布的計劃,合肥長鑫的一廠廠房已經于2018年1月建設完成,設備也開始安裝。根據計劃,長鑫將于2019年第三季度推出8Gb LPDDR4,到2019年年底,產能將達到2萬片一個月。從2020年開始,公司則開始規劃二廠,2021年則完成17nm的研發。
聯蕓科技 (Maxio Technology)作為國產SSD主控芯片重要代表,近日展示了其最新的MAP100X系列PCI-E、NVMe 1.3接口的SSD控制芯片核心技術及解決方案,全面覆蓋高、中、低PCI-E接口SSD市場,可全面參與全球同規格SSD主控芯片競爭。
聯蕓科技MAP100X系列PCI-E SSD控制芯片包括三款型號:
高端:MAP1001帶DDR緩存,支持8CH × 4CE;
主流:MAP1003帶DDR緩存,支持4CH × 4CE;
性價比:MAP1002不帶DDR緩存,支持4CH × 4CE,支持 HMB方案。
但在國產存儲技術發力的時候,全球閃存價格也一直在跌,對國內發展NAND閃存芯片的公司來說壓力很大。有人把這一系列的市場反應看作是對中國閃存公司的打壓,紫光集團聯席總裁于英濤表示叢林法則注定了追趕者要被領先者打壓,長江存儲自主創新芯片的出現使存儲芯片價格大大下降,這就是社會的進步。
另外,國產DRAM內存方面有福建晉華以及合肥長鑫,前者跟聯電合作,因為跟美光產生了專利糾紛被美國制裁,發展前景并不樂觀,有人想到長鑫公司會不會面臨美國的打壓?對于這個問題,合肥長鑫一開始也注意到了產權的問題,據消息稱合肥長鑫重新設計了DRAM內存芯片,盡可能減少美國技術的使用。盡管如此,國產存儲技術要趕上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在消費者迫切希望用上全國產閃存設備的同時,國產存儲廠商也應該在抓技術研發的同時,更加注重產品質量,而不是僅在價格上下功夫。
對消費者而言,性價比高才是首選
這時候很多消費者可能會說,技術知識的難度我沒法達到,買SSD我最看重的還是產品性價比。很明顯,技術的東西真正懂的人并不多,消費者更關注的還是這個SSD到底速度快不快,是否穩定,是不是值價。鑒于年中大促剛剛過去,要買SSD還是要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關于品牌,國產SSD還沒能完全獲得大家的信任,所以一些用戶堅持選擇一線大品牌,哪怕價格貴一些也沒關系;而有的消費者敢于嘗試新銳品牌,更重視產品本身的實際表現。其實,不管大家怎么選擇,最應該看重的還是產品質量。
在接口上,如果你的平臺或者筆記本已經支持M.2 SSD,肯定建議大家直接選擇NVMe M.2 SSD。因為不管你的主板M.2接口走SATA通道還是PCI-E通道,選擇M.2 SSD除了能夠滿足現有平臺使用,之后升級平臺之后,存儲設備也不會過時。若是你的筆記本確實服役時間有點長了,可以考慮選擇一款SATA3.0 SSD,也能在使用中提升效率。
在容量問題上,直接選購480GB~1TB容量款更有使用價值。從數值上來看,這個容量規格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很快感覺到容量拮據不夠用。另外,SSD容量越大,往往單個閃存顆粒被反復讀寫的機會、次數就會越少,因此SSD的壽命也越長。另一方面,單顆閃存容量越大,傳輸速度也越快越穩定,不同級別的大容量SSD之間的性能差異也會越小,更加經得起不掉速測試考驗。最重要的是,這個容量段的SSD最具性價比。
選購點撥:就目前來看,不管是NAND工廠的影響還是國產存儲技術的自給自足,對現在的SSD市場影響還并不明顯。所以,如果現在想要升級硬盤,從預算出發,挑選有保障的品牌產品,質保售后完善的480GB~512GB M.2 SSD吧,不過時,性價比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