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嫦娥

【摘要】 ?文化意識是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背景下表現出跨文化認知、態度和行為取向。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體現,而文化意識體現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價值取向。學生制作手抄報可以把英語學習過程中輸入的東西進行輸出,實現對知識的遷移,提高英語的綜合語言能力,同時理解文化的內涵,比較文化異同,吸取文化精神,堅定文化自信的基礎。手抄報的制作過程可以使學生的文化意識得到培養,從而形成和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 ?英語手抄報 文化意識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4-019-02
一、培養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課程標準確定文化意識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目標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獲得文化知識,理解文化內涵,比較文化異同,汲取文化精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堅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強的良好品格,具備一定的跨文化溝通和傳播中華文化的能力”,這個清晰的表明了“獲得知識”和“形塑品格”的邏輯關系。(梅德明、王薔,2018)
文化意識的培養,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修養和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得到自主發展和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文化意識重點強調個人修養,涵養內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統一。語言和文化是密切關聯的,語言是傳遞文化的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是語言的內涵。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也接觸了許多中外的文化,學生在對中外文化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學習到優秀的文化,對優秀文化的認同能直接影響自己的態度行為,使其成為個體人格的一部分。學生自覺的認同優秀文化,并將其轉化為人文修養和行為取向,把自己培養成優秀的人,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一直以來,英語教師在培養學生文化意識上不太重視,單純的認為英語學科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英語課程的任務只是讓學生學習語言的知識,掌握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教師很多時候只把英語當成一門工具,只起到語言交流的作用,對英語作為一門學科課程的認識不夠充分,忽視了英語作為基礎教育重要課程的育人作用。教師應該從通過有層次的語言實踐活動,例如:讓學生創作手抄報的活動,讓學生理解文化內涵,豐富文化體驗,感受優秀文化,讓學生把語言知識轉化為內在的正確價值取向的認識、行為和品格,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效果。
二、手抄報的重要性
手抄報是學生一起努力的智慧結晶,制作的過程也體現了小組合作的精神。要制作一份手抄報,學生必須先自由組合成不同的小組,然后進行分工,根據手抄報的主題內容搜索材料。小組成員對搜索的內容進行篩選,精選出手抄報的內容,再對手抄報進行符合美術效果方面的設計。整個過程可以看出,學生要制作出一份高質量的手抄報,必須對主題文化進行探究,并對主題的文化有進行內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學生就可以借這個機會學習課內主題文化,并對主題文化進行拓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內文化的理解,而且還激發了學生去探究課外文化知識的熱情,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師可以借助手抄報這個載體,讓學生提高文化意識,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建構主義是一種關于知識和學習的理論,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基于原有的知識經驗生成意義、建構理解的過程,(劉慧、高月琴,2006)。根據構建主義理論學生作為學習的個體,不應該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做傳授的知識,而是應該主動地去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教師的教學過程也不再是照本宣科的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要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創設自己構建知識體系的學習情境。(歐陽芬,2004)英語手抄報創作的過程就是教師給學生創造機會,引導學生去探究課內和課外的文化知識,促進學生的知識自主構建的活動。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根據課內的文化知識進行參與、研究、合作、遷移的活動,構建出自己的知識體系,可見讓學生做英語手抄報是和構建主義的學習理論是吻合的。
高中英語學習的總目標是使學生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從學生的角度來說,高中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已經有一定的積累,學生可以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對中外文化有比較深入的認知。學生可以通過手抄報來對來接受、學習、輸出汲取優秀的文化,通過同伴之間的互相學習,將其轉化成人文修養和行為取向。
三、英語手抄報在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作用
1.豐富教學手段,體現了英語學習的活動觀
英語學習活動觀的一種體現,讓學生在課文的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平時的教學中,由于教學任務比較重,教師往往無暇顧及教學內容中的文化意識的培養的問題,而手抄報剛好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難題。學生學了一篇課文,認識了相關的文化知識,對文化內涵進行理解,課后繼續對主題文化意識進行主動的深入的理解,然后對資料進行有效的收集,以小組合作的活動形式結合課內和課外的素材進行手抄報的制作,體現了學生把課內的知識進行應用實踐,達到遷移和創新的效果。
英語的課后作業主要是抄寫生詞、做相關配套的語法練習及閱讀,學生做作業時只會以語言知識為中心進行機械地操練、無創新、無擴展。長期下去,學生會對作業產生怠倦的心理。利用手抄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把學生從每天的枯燥的英語操練中解放出來,用新的形式來激起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通過課內的文化知識的積累,然后在更生動更靈活的手抄報的情景下得到激發,在課后可以得到更好的鞏固。
英語手抄報它把課內外有效地結合起來,給學生創造盡可能多地展示“習得知識”的實踐機會,從而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經歷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錢丹,2009).創辦英語手抄報是一種實踐活動,它可以喚醒學生的英語文化學習意識,還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讓學生自覺地使用英語,激發學生學英語的熱情。
2.對課堂內容進行重現和鞏固
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一些與文化意識相關的內容并不能完全的滲透給每個學生,學生在課內還沒充分了解該課所傳遞的文化意識,就要學下一課了。學生在課后創作英語手抄報,就有機會重新鞏固課本里的文化情景,能使學生在鞏固課內所學知識,還可以突破課本中的文化知識,學習到更多的中外優秀的文化。英語手抄報是以根據課本里的每個單元內容的主題內容,對課堂所學詞句及篇章進行重組輸出。
學到每一個單元都可以讓學生以該單元的話題為中心,創作一份手抄報。例如人教板選修8,本單元的主題是多元文化的美國。課后可以讓學生做一份關于美國特色文化的手抄報;學到必修五Unit2TheUnitedKingdom的時候,本單元主要介紹了英國的地理文化意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做關于英國文化的手抄報,介紹英國的文化特色,可以是課本的內容,也可以是自己在課外收集的內容,學生作品如下:
從以上手抄的成果可以看出,學生通過手抄報不僅對課內的知識進了行鞏固,還利用手抄報去探討自己感興趣的文化知識。教師的教學進度比較快,導致學生沒有完全吸收課內的知識就過渡到下一單元,而制作手抄報就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消化課堂的知識,不會出現水過而不留痕的現象。
3.豐富文化意識,汲取中外優秀文化
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文化意識,使學生能夠充分地感知語言學習中的文化內涵,樹立世界的眼光,認識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英語手抄報可以讓學生先學習課本里介紹的文化知識,對不同的文化知識進行觀察、領悟、對比、然后產生對文化意識的感悟,最后整合成自己的文化體會進行有效的輸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小組的特點和愛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在小組的合作下搜集廣泛的素材,精心制作。教師可以舉辦小型的手抄報發布會、展覽會,進行評比活動,進行展示交流,這樣就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文化交流的平臺,讓每個小組互相學習大家的優秀文化知識,組織學生交流經驗,。英語手抄報可以成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強有力的手段,彌補課堂上的時間和空間不足,成為英語課堂的有效延伸。
總之,創辦英語手抄報是一種符合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重要途徑。能夠讓學生把課內的文化知識遷移到課外,并且拓展文化的視野。同時學生能對不同的文化進行比對、分析、整合、創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道德觀念。學生在接觸各種文化精華時,能夠學會文化的多樣性,具有跨文化意識的情懷,堅定自己國家的文化自信。
[ 參 ?考 ?文 ?獻 ]
[1]梅德明、王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4月.
[2]劉慧、高月琴.《建構主義理論對兒童英語教學的啟示》[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12),2006.
[3]歐陽芬.《多元智能與建構主義理論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
[4]錢丹.《英語手抄報在學校教育中的實踐與探索,科學大眾》科學教育(12),2009.
[5]《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