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撒哈拉環境惡劣,食物匱乏。居住在這里的柏柏爾人發明了一種食品,使用粗麥粉發酵后,里面塞入自己喜歡或僅有的食物和調料,放到沙坑或泥爐里烤制,從外形和口感上有點像意大利的比薩,“柏柏爾比薩”由此得名。
一位摩洛哥朋友請記者去大漠品嘗“柏柏爾比薩”,說是在其他地方吃不到這種味道。一個周末的上午,我們驅車駛往大漠,約兩個小時車程后,汽車在一頂帳篷前停了下來。一位男士已在帳篷前迎候,他纏著藍色頭巾,穿著藍色長袍。摩洛哥朋友告訴我們,這是他的遠房親戚馬哈默德。
只見馬哈默德從一個羊皮口袋中掏出粗麥粉,放入盆中,倒入溫水,加入酵母,攪拌成型。接著再用手揉捏,有了彈性后,分成兩團。發酵后,把面團放入盆內。馬哈默德拿起面團,來到帳篷外。只見他把面團拋向空中,旋轉后落入手掌,接著再向空中拋出。幾個回合后,面團已成圓圓的餅底。把其中一張餅底放到一塊平整的板上,下面澆上少許橄欖油。把調好的餡倒入餅中間,輕輕向四周擴散,再用另一張餅底覆蓋、壓平,四周捏緊。
接著馬哈默德在附近挖了一個約40厘米深的沙坑,下面鋪上平滑的碎石,用火燒熱,把餅鋪上,上面覆蓋沙子或鐵皮。火候十分重要,過熱會煳,溫度不夠又會夾生。20分鐘后,香氣四溢的“沙坑比薩”出爐了。
咬了一口,含在嘴中,確實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美味,香香的,脆脆的,有點像意大利比薩,但嚼起來卻又感覺不同。摩洛哥朋友笑著說,這種說不出來的味道,就是用沙子和燙石烤出來的味道。在柏柏爾人較為集中的沙漠邊緣城鎮,烤制“柏柏爾比薩”的店鋪星羅棋布,生意十分紅火。有些生意興隆的較大店鋪,廚房里面泥爐一字排開,爐火熊熊,香味撲鼻。有意思的是,不少顧客是自帶餡料,前去定制“柏柏爾比薩”。一問,原來他們是習慣了自己的口味,只吃自己配制的餡料。
(摘自《看天下》2019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