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龍鳳帛畫
1949年2月,湖南長沙陳家大山一座楚墓中,盜墓者挖出了一幅帛畫。隨后,這幅帛畫被湖南古董商蔡季襄收藏。新中國成立之初,蔡季襄將全部文物捐獻給國家,其中就包括這幅最負盛名的《人物龍鳳帛畫》。
《人物龍鳳帛畫》表現的是龍鳳引導墓主人的靈魂升天的情景。畫中右下方有一位側身而立的中年婦女,闊袖長裙,雙手合十似在祈禱。婦人頭頂上有一只騰空飛舞的鳳鳥,尾羽向上卷起。左側是一條體態扭曲的龍,正向上升騰。這個婦女頭后挽著一個垂髻,上面系有裝飾物,長衣拖地,服飾莊嚴華麗,人物體態婀娜。畫中所繪的龍的形象,因初發現時龍的左足破損,只見右側足,而一度被認為是夔,該作品也曾定名為《夔鳳人物圖》。該畫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帛畫,現藏于湖南省博物館。
直裾素紗單衣
直裾素紗單衣為交領、右衽、直裾式,袖較寬,衣長128厘米,通袖長195厘米,袖口寬29厘米,腰寬48厘米,下擺寬49厘米,重49克,輕若煙霧,薄如蟬翼,織造技術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奪。
單衣用紗料制成。紗,是我國古代絲綢中出現得最早的一種,它是由單經單緯絲交織而成的一種方孔平紋織物,其經密度一般每厘米為58根至64根紗,緯密度每厘米為40根至50根紗。密度稀疏,孔眼充滿織物的表面,因而質地輕薄,古人形容“輕紗薄如空”、“舉之若無”,一點都不夸張。
它反映了當時高超的織造工藝技術,為國內所僅有,它是西漢紗織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漢的驕傲。該單衣1972年出土于長沙市馬王堆西漢古墓,現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館。
馬王堆一號漢墓T型帛畫
《馬王堆一號漢墓T型帛畫》是西漢時期佚名創作的絹本設色畫作,1972年于長沙市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現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館。
《馬王堆一號漢墓T型帛畫》出土時為覆蓋在漢墓的錦飾內棺的蓋板上,其應為出喪時作為“遣車”先導所打的“幡”,它表達的是引魂升天之意,體現墓主對羽化登仙的渴望。畫面的內容可分上、中、下三部分,分別代表天上、人間和地下。上部描繪的是神話傳說中的天國景象。中間畫的是墓主人在世時的生活寫照。下部繪的是神話傳說中的陰間場景。整個帛畫畫面和諧自然,色彩濃烈,富麗華貴,莊重典雅。整個帛畫上部寬92厘米,下部寬47.7厘米,長205厘米。
馬王堆一號墓木棺槨
朱地彩繪棺為馬王堆一號漢墓木槨中出土的四層木棺中的第三層,棺為梓木,通體內外髹朱漆。
外壁在朱漆上用青綠、粉褐、藕褐、赤褐、黃白等明亮的顏色,繪出龍虎相斗、雙鹿騰云、雙龍穿壁,以及仙人、云氣、仙鹿等,整幅畫面充滿海外仙山與神仙洞府迷離的氣氛,并以此表達吉祥升仙的主題。
黑地彩繪棺為馬王堆一號漢墓木槨中出土的四層木棺中的第二層,棺為梓木材質。棺內涂朱漆,右側板內壁中上部的朱漆面上,有黑漆勾出的奔馬和人。棺的外表,以黑漆為地,彩繪奔放的流云,以及仙人、神怪、禽獸,構成一個奇幻的仙境。該棺槨1972年出土于長沙市馬王堆西漢古墓,現藏于湖南省博物館。
北朝紅地云珠日天錦
該件紅地云珠日天錦1983年出土于青海省都蘭縣熱水鄉。長48厘米,寬28厘米。殘片組織為1:1平紋經錦,整體為紅地,上有云珠串成圓圈以獸紋或花紋圖案環環相扣。
日天,又作日神。佛教經典中,日天為觀世音菩薩之變化身,居于日宮中。該件紅地云珠日天錦為北朝時期平紋經錦。從隋朝起,斜紋經錦興起,平紋經錦織品數量開始減少。這件平紋經錦作為現存最早的錦幡殘片,加之獨具特色的異域風格圖案,堪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鎮所之寶。
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紙本
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紙本于1991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縣拜寺溝方塔出土?!都楸橹量诤捅纠m》是藏傳佛教經典的西夏文譯本,也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F藏于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花釉里紅瓷倉
青花釉里紅瓷倉,為元代樓閣式瓷倉,通高29.5厘米,橫寬20.5厘米,進深10厘米。在倉后兩柱間有正楷直書墓志,自右至左12行,共159字,記載死者為“故景德鎮長薌書院山長凌穎之孫女”,死于元代后至元四年,即公元1338年安葬于南山。這件樓閣式瓷倉,造型別致,雖然是隨葬冥器,仍不失為珍貴的工藝品。青花釉里紅瓷器,甚為罕見,作為樓閣式瓷倉,并且有明確紀年,迄今僅為孤例。1974年江西省景德鎮出土,現藏于江西省博物院。
竹林七賢和榮啟期模印磚畫
該件磚印模畫時代為南朝。長244厘米,寬88厘米,由200多塊古墓磚組成,出土時分東西兩大塊,一塊為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四人,另一塊為向秀、劉伶、阮咸、榮啟期四人。榮啟期是早于“七賢”許多年的春秋時期人物,由于榮啟期的性格和“七賢”極為相似,又被時人譽為“高士”,所以,磚畫中安排榮啟期和“七賢”在一起,除了繪畫構圖上對稱的需要外,榮啟期更有為“七賢”之楷模的寓意。這幅磚畫純熟地發揮了線條的表現能力,人物造型簡練而傳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撫琴嘯歌,或頷首傾聽,性格特征鮮明,人物之間以樹木相隔,完美地體現了對稱美學。此磚印模畫于1960年4月在江蘇省南京市西善橋南朝墓葬出土。現藏于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