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的金融產業得到飛速的發展,但是在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許多弊端。越來越多的金融信用缺失問題成了社會的關注點,其不僅降低了人們對金融產業的信任度,更是為國家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本文中,筆者就以金融信用為切入點,首先,分析了我國金融信用缺失的影響因素,其次,探討了提高我國金融信用度的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金融信用缺失;影響因素;對策
金融缺失是金融行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這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個涉及金融的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因為各種因素而導致金融信用缺失,如管理觀念、管理體系、政府行為等。金融信用問題不可逃避,金融機構需要結合問題制定解決措施,創新管理觀念、完善管理體系,政府方面則需要改正一些不規范的行為,從而引導金融行業正確的發展,降低金融信用缺失問題發生的概率。
一、影響我國金融信用缺失的因素分析
(一)管理觀念對金融信用缺失的影響
管理觀念分為以下兩個方面。首先,金融企業內部領導者對員工的管理,時代變化帶動著金融這一行業的發展,但我國的金融行業一直沿用著傳統落后的管理手段,企業內部沒有形成與該行業嚴謹性相匹配的嚴格的管理觀念,員工的責任心不高,放養式的管理手段都是影響金融信用缺失的因素。其次,宏觀層面政府對金融行業的管理,我國金融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逐漸擺脫了政府的管制,這雖然能夠帶動市場經濟的發展,但也會因為經濟和市場的爭奪而出現惡性競爭,為了在這種環境下更好的生存,一些企業不惜以犧牲金融信用而提高經濟效益,最終導致了金融信用問題出現。
(二)管理體系對金融信用缺失的影響
如果說管理觀念是引導金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因素,那么管理體系則是保證企業經營效率和質量的關鍵所在。就我國大部分的金融企業而言,且不說他們的管理觀念正確與否,但都有著屬于自己一套管理觀念,也就有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大部分的金融企業還是沒有形成完善的管理體系。一些企業和人,為了謀取自身的利益,鉆法律的漏洞,犧牲了他人的利益,對于這一類的人,如果不能做到嚴懲就會出現金融信用缺失的問題。
(三)政府行為對金融信用缺失的影響
金融行業和政府之間存在微妙的關系,一方面,金融行業的發展能夠提高政府的政績,另一方面,政府的行為也會對干預金融行業的發展。政府也是由形形色色的人員組成的,他們的行為也并非全是正確的。政府如果單方面的考慮政績,而沒能照顧到社會的全體公民,就會出現信用的問題。
二、提高我國金融信用的方法探討
(一)創新管理觀念
創新是發展的根本,金融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注重創新,既然管理觀念主導著企業發展的方向,則對管理觀念創新就是有必要的。首先,在金融企業建立之初,最先要想的就是如何制定與時代發展接軌的管理方式,而不是以盈利為目的。其次,政府部門應該認識到政績是和人民的對政府工作的滿意度相關的,不能一味地追求經濟政績,要合理的引導金融管理目標,創新解決金融問題的方式。最后,金融企業要改變宣傳的方式,以信用為主導,創新構建高效化的宣傳方式,讓金融宣傳能夠符合人們對其的認識。
(二)完善管理體系
金融企業需要明確管理的目的性,在企業內容形成完善的管理體系,這有利于提高金融信用。政府對金融企業的管理,要完善相關政策和制度法規的建立,要發揮出其對金融企業的約束作用。政府要認識到金融信用缺失問題的嚴重性,這是和政府政績信用相關的。從員工的應聘著手,不能單一的以能力高低作為人職的門檻,還需要較高的素質。工作中的錯誤不可避免,可以原諒。但是原則上的錯誤,需要嚴肅處理,并且公眾化,既能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更能有效地提高金融信用。
(三)改正政府行為
政府行為對金融企業的影響巨大,在提高金融信用的角度,政府需要為金融企業樹立榜樣。首先,政府幫助了金融事業的發展,為金融企業提供了貸款。金融企業和政府之間需要簽訂歸還日期,企業需要及時的歸還這筆錢,不能在企業建立之初就出現了金融信用缺失問題。其次,政府對金融企業的幫助,都是需要建立在交換基礎上,這不是免費的服務,需要企業提供等價交換。如此,政府方面就為企業樹立了標榜,也在人們心目中穩定了形象,金融信用自然得以提高。
三、結論
金融是我國重要的產業組成,在金融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企業和政府兩個方面的影響,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金融信用缺失問題。金融信用影響著人們對金融企業和政府形象的認識,為了提高金融信用,政府和金融企業應該創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體系,發揮出政府的標榜作用,只有這樣才能緩解我國金融信用缺失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安強身,張守鳳.從一個簡單博弈探討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J].商業研究,2017(17).
[2]林海明,張文霖.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的異同和SPSS軟件——兼與劉玉玫、盧紋岱等同志商榷[J].統計研究,2016(3).
作者簡介:
牟禹西,西南財經大學,四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