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 季海悅
摘要:經濟全球化是21世紀對全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發展具有決定性影響的時代性趨勢,我國在這一趨勢下的經濟發展實踐,也推動了我國經濟新形勢的形成與發展新格局的構建,在提升我國國際商務實力的同時,也對國際商務的產業結構調整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發展以及經濟結構的深化變革,傳統國際商務模式亟待實現轉型,這也是新時期我國國際商務發展的主要方向與基本原則。
關鍵詞:經濟新形勢;國際商務;產業結構;調整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的縱深化改革與經濟結構的調整,我國的國際商務產業結構也迎來了新的發展趨勢。與市場經濟探索初期相比,我國經濟發展所能依托的人口與資源優勢逐漸消退,以消耗資源為代價的發展不能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人口紅利所發揮的推動經濟發展的作用也日益暴露出疲態,因此以附加值較低的低端商品或服務出口為主的國際商務結構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經濟新形勢的發展需求,如何突破這一發展困局、提升我國在國際商務中的競爭力與影響力是新時期國際商務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命題。
一、經濟新形勢下國際商務的發展現狀
當前,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且國際市場需求也呈現出不斷調整的態勢,加之在互聯網技術的影響下,跨國電子商務得到了極快的發展,使得我國的國際商務呈現出了如下特點。
其一,國際貿易總額不斷增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在世界范圍內的多個行業掌握了先進的技術優勢,這為我國國際商務總額的增加提供了條件。
其二,國際貿易結構持續優化。隨著我國在世界經濟中占據著更加重要的地位,我國產品的附加值與科技含量不斷提升,同時,在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國國際商務的出口產品正逐漸完成從勞動、資源密集型向創新型的轉變,在進口方面,我國國際商務的進口結構也呈現出新的技術引進的趨勢。
其三,國際商務中的新形勢、新問題不斷增多。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為國際商務提供了新的動力,我國依托于自身龐大的電商規模,也使得國際商務中的跨境商務總量得到了極快的發展,與傳統的商務形式形成了相互補充。但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這也增加了國際商務中的不確定性,資金、貨物、安全等風險問題更加突出,使得我國的國際商務發展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
二、基于經濟新形勢下國際商務產業結構調整策略
(一)制定針對性的國際商務轉型策略
國際商務是一項全局性的系統工程,從其外部條件來看.其與經濟全球化的聯系極為緊密.也涉及國際范圍內的諸多國家。從其內部條件來看,經濟新形勢下國際商務的優化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因此,需要將國際商務放在戰略層面的重要位置,做好頂層設計,制定新時期針對性的國際商務轉型戰略。近年來,以“一帶一路”為代表的國際商務發展倡議使得我國把握住了新時期的發展先機,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也應當依托于這些前沿陣地,對國際商務進行系統化、科學化的設計。在堅持總體綱要、牢牢把握基本發展趨勢的基礎上,要立足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區域性差異多樣的特點,鼓勵各地區挖掘自身的發展熱點,“以點帶面”,形成“全面開花”的國際商務發展新格局,特別是要充分激發外向型經濟密度高的地區的發展活力,為其提供更加開放的發展政策,打造屬于中國、享譽世界的國際商務發展新模式。
(二)提高跨國公司的數量與質量
跨國公司是國際商務活動中最為活躍的主體,一個國家國際商務的發展水平與內在動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跨國公司的數量與質量。我國的跨國公司在改革開放以來呈現出極快的發展趨勢,當前在國際商務中的話語權也不斷增強,但是綜合來說,相較于傳統強國的跨國公司,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世界500強榜單中,我國的企業數量已經逾百家,但普遍來說,排名較為靠后,且其中多數公司屬于商業與金融服務業,制造業略顯乏力。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制造業的創新發展成為把握國家經濟增長點的關鍵,這也要求我國要繼續優化資源配置,培養出一批創新能力突出、核心競爭力較強的企業特別是現代制造企業,為其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在鼓勵其積極向國際市場發展的同時,也充分發揮“鯰魚效應”,帶動本行業的創新變革。
(三)健全電子商務交易體系
如上所述,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成為國際商務發展的新熱點,也占據著新形勢下國際商務的重要優勢。我國是電子商務的大國,2018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已經突破了37萬億元,且可以預見的是,這一數字仍然會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從國際商務角度來說,電子商務的發展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時空格局,降低了企業開拓市場的成本,也對傳統的交易流程進行了解構與轉化,這同時也拓寬了消費者的選擇渠道,充分激發了國際商務的活力。但是,電子商務作為一項創新性較強的“新事物”,其在國際商務中的深入推廣仍然任重道遠。一方面,部分傳統企業的認識亟待變革,這一部分企業受傳統國際商務模式的影響較大,往往不能準確地把握電子商務的優勢,使得跨境電子商務在其國際商務整體布局中處于“邊緣化”的態勢,缺乏充分的資金、人力與技術支持。這也凸顯了持續宣傳與技術推廣的重要性,商務主管部門應當選取一批在跨境電子商務中表現突出、成效顯著的企業,做好系列宣傳工作,使得市場上的相關企業能充分理解電子商務在國際商務中的優勢,并汲取優秀的發展經驗。另一方面,電子商務交易體系仍然有待完善。當前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速度極快,這使得電子商務交易體系與其相比,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往往會使得一些企業,特別是缺乏規模優勢的中小型企業,在國際商務中面臨著更大的風險。針對這一問題,要持續加強電子商務交易立法建設,將國際商務過程中暴露出的新問題納入交易體系中去,提高企業在國際商務中的掌控力。
(四)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新形勢下,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對于科技的依托程度更強,未來我國國際商務能否保持持續、健康的發展勢頭,取決于我國知識型經濟能否實現突破性發展。首先,要繼續加大科技投入,發揮好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的帶動作用,在參照西方發達國家相關經驗的同時,結合國內產業結構與科研發展的現實格局,大力推廣“產學研”合作模式,拓寬知識創新的空間。其次,要推動科技投資結構的多元化發展,當前我國科技領域的資金投入多由企業自籌構成,政府的資金支持常常處于三成以下,風險投資的比例更小。但分析國際上競爭力較為突出的企業可以發現,風險投資往往是其實現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重要來源。因此,在堅持政府發揮充分引導作用的同時,要適當地激發資本市場的活力,為科技領域的發展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資金支持。最后,要重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既要鼓勵企業加大行業技術型人才扶持,又要大力培養一批具有先進意識與扎實知識基礎的國際商務專長性人才。
三、結束語
經濟新形勢下國際商務產業結構的發展趨勢,為我國實現國內經濟轉型、拓展國際商務的發展空間、增加國際話語權提供了新的動力,但隨之而來的也有更加嚴峻的挑戰。因此,必須緊密把握經濟新形勢及國際商務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方向,積極推動國際商務策略的優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佳佳,趙思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綠色經濟發展績效問題研究——基于遼寧省的多DEA-Gini準則模型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9(22):53-58+83.
[2]趙夢.我國企業的國際商務經營與跨國管理[J].中國商論,2019(8):82-83.
作者簡介:
李航,季海悅,江蘇大學京江學院,江蘇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