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健 童紅兵
摘要:根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對照威海海洋職業學院電商專業《網店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目標、特點,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實踐,提高學生在網店經營、網店管理中的專業技能、職業素養,滿足現階段電子商務企業對電商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電子商務;網店;經營與管理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子商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電子商務類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成立,電子商務也受到了更多企業的關注。網店的經營和管理成為近幾年電商行業的熱門話題,中國經濟向縱深發展、信息技術的創新更替,也把《網店經營與管理》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提升新的日程,而基于真實應用驅動下的《網店經營與管理》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對《網店經營與管理》的實施有著很強的參考價值。這也是放在高職電商專業教師眼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網店經營與管理》課程概述及課程特點
《網店經營與管理》課程是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依據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相關職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設置的,對本專業所面向的網絡營銷策劃、網店設計與裝修、網店后臺數據庫管理、網店運營、網店推廣所需要的職業崗位技能,確保學生能夠深刻地認識到電子商務真實崗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在課程學習之初,每個學生必須開設個人的網店,結合課程所學內容,對網店進行日常化經營,這樣可以不斷地增強學生網店運營和網店管理能力,提高學生電商平臺、電商營銷應用能力,引導大學生響應國家號召進行自主創業,開拓經營的業務范圍,進而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二、《網店經營與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電子商務由于發展的速度過快,各高職院校在教授相關知識主要來源于之前實踐的總結,理論體系需要進一步整合提升,從而避免教授的內容與企業實際需求相脫節。另外,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電子商務新模式、新技術不斷出現,網店管理、網店經營方式也會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出現更多方式和內容,所以,“與時俱進”也成為行業對電商課程一個重要的要求。只有無限接近企業真實崗位,在真實應用驅動下實現人才的培養和企業崗位需求同步,才是電商課程改革的目的。
三、基于真實應用驅動下的課程設計思路
立足與服務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對電商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培育網店經營、網店管理方面所需的專業人才,進一步打破傳統學科的人才培養模式,以真實的企業崗位技能所需為中心,驅動《網店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方法改革,以完成具體企業真實項目來建構學習單元,依據完成的具體工作任務來學習相關的網店經營與管理理論知識,逐步拓展電子商務職業崗位技能。
課程內容,既要滿足高職教育對職業技能要求,又要考慮兼顧相關理論知識學習,還要兼顧相關職業資格證書考證所需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圍繞企業真實工作任務完成的需要來選取電商理論知識,全面評價學生的能力。《網店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市場營銷調研、網上開店、網店的裝修、商品發布、網店綜合推廣、店鋪運營等幾個項目的學習。同時將ITMC系統融入教學環節中,確保每個項目以能完成沙盤中既定工作崗位任務為目標,一個項目又分解成多個技能學習訓練單元,這樣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效果最佳。在《網店經營與管理》的課程教學中,我們創造條件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企業在經營時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倡導學生以“準員工”的角色探尋解決網店經營難題的方法,把企業崗位的規章制度搬到課程中,讓學生認識到這不是簡單的模擬,而是實戰。通過不斷的電商實際操作和經營管理,提高學生的崗位技能水平,團隊建設和協調能力、資金管理能力、風險防控能力、文案策劃、客服、電商物流等能力。
四、真實應用驅動下的教學方法在《網店經營與管理》課程中的應用
(一)基于真實應用驅動下的《網店運營與管理》課程設計
課程任課教師與企業導師共同合作完成課程標準的制定。《網店運營與管理》課程標準的制定由學校牽頭,企業共同參與,企業依據自身經驗、實踐優勢,結合專業特點,提供課程的主要意見。為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目前課程教學由系部專業教師承擔,課程實訓方面主要由企業導師擔任。在授課過程中,企業導師以真實項目為依托,讓學生能更好地接觸實際項目,為就業奠定基礎。合作專業核心課程教材一般采用企業和高職院校共同開發的案例教材,實用性較強,不斷營造電子商務職業的氛圍,培養學生網店經營、網店管理的意識,進而提高學生的“網店運營與管理能力”。
(二)開展真實應用驅動下的企業級網店經營與管理課程崗位技能輪訓
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課程崗位技能輪訓。通過引入山東鴻洋神集團、京東集團、榮成本電子商務協會、威海奇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威海一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廈門優優匯聯公司等電商企業,聘請企業經理擔任企業項目指導人,根據企業現階段開展的業務,指導學生去完成《網店經營與管理》課程崗位技能實訓任務。項目實施采用輪訓的辦法,需要學生在規定的時間節點提交項目方案,在企業導師、課程指導教師都參與的情況下,進行項目的綜合答辯,實訓項目按照“產品、文策、客服、運營、美工、物流”六個崗位真實所需技能進行,每個班級分成六個團隊,每個團隊為六至九人,根據實訓小組特點,按照一定比例配置企業導師及任課教師,每個項目的實訓周期為一周,整個項目實訓結束,共計八周的時間。通過以上輪訓,能夠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方面、資源方面、人才方面的優點,再造威海海洋職業學院電商專業人才培養新的模式,逐步形成威海海洋職業學院獨有的電商課程特色,為更好地服務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型電商專業人才。
(三)結合政府扶貧項目,開展真實應用驅動下的課程實踐
課程結合國家關于各地精準扶貧的相關政策及山東省菏澤市唐廟鄉現下的資源,選擇重點培植的產品,探索適當的網店經營模式,學生構建團隊利用電商網店經營與管理這門課程所學,幫助唐廟鄉百姓,帶動唐廟當地的產業發展,這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為部分學生提供了一個學以致用、服務家鄉的創新創業平臺,幫助他們在扶貧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運用網店經營與管理所學內容,加速成長為合格的電商人才,同時也有利于幫助唐廟鄉當地農民實現脫貧致富,從而在本質上解決貧困問題。
(四)構建職業院校考核模式
改革電子商務專業傳統的學生評價考核方法,選用目標評價、過程評價、階段評價、一體化評價等模式,借助ITMC系統等互聯網平臺和信息化的手段,保證考核過程的規范化、考核方式的個性化、考核內容的標準化。建立知識考核與技能考核相結合、過程考核與期終考核相結合、學生互評與教師考評相結合的《網店運營與管理》課程考核模式。
五、結語
高職教育只有以工作為導向構建教學體系并以實戰的工作項目為載體,現代高等職業教育逐步呈現時代化、開放性、職業型的教育格局。與時俱進,全面深化電商課程改革,堅持企業真實崗位應用要求,才能培養新時代電商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基于真實應用驅動下的威海海洋職業學院《網店經營與管理》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以網店經營、網店管理為基礎實踐平臺,通過課堂的教學實踐與課外的學習模式,學生能熟悉該網店的售前、售中、售后全部環節的操作,能真實地掌握電子商務相關崗位的職責和技能,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真正實現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趙麗霞,金偉.基于工作室制的電子商務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市場論壇,2016(2).
作者簡介:
汪健,童紅兵,威海海洋職業學院,山東榮成。
基金項目: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7年度自籌經費課題(項目編號;201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