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的帶動下,經濟市場當中各種不確定因素逐漸增多,企業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良好的生存發展空間,應該保證自身風險管理措施能夠得以落實。作為加強會計風險管理的重要機制,內部審計對于加強企業風險內部控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诖?,本文以內部審計在會計風險管理與控制中的作用為出發點,對內部審計在會計風險管理與控制中出現的問題及完善方法進行研究。
關鍵詞:內部審計;會計風險;管理與控制
21世紀以來,隨著社會整體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經營管理逐漸呈多元化趨勢發展。由于市場環境日益復雜,企業在內外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其面臨的風險逐漸增加。內部審計、會計風險管理與控制的有效結合,為企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促進企業不斷增值。但企業會計風險管理內部審計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影響了內部審計在會計風險管理與控制中的應用效果。
一、內部審計在會計風險管理與控制中的作用
(一)審查企業內部風險
企業在根據實際需求運用內部審計時,可準確發現各種會計風險問題,而審計人員運用自身的綜合能力與素質,也能夠全面了解與掌握我國各種會計政策、法規,并以此為基礎針對企業自身的內部會計信息進行審計,通過檢查明確企業內部各種風險與問題。另外,內部審計人員主要屬于企業的工作人員,這使得其對于企業的各種狀況具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將內部審計與企業實際狀況進行有機整合,就可為各種內部風險制定良好的解決方案,確保企業經濟穩定發展。
(二)協調與管理
企業運行管理過程中,使用內部審計也能起到協調與管理的作用,并為強化會計風險管理與控制工作效率提供良好保障。一方面,內部審計可從客觀角度出發科學分析企業內部風險,并以此為基礎制定良好的風險防范方案;另一方面,內部審計也可通過企業實際發展狀況,分析與研究企業風險管理與控制工作,為完善審計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審計部門運用內部審計還可針對所有部門進行協調處理,這也是防止企業出現決策風險的主要途徑與方法。
(三)咨詢與顧問
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在管理與分析企業運營期間存在的各種會計風險時,應根據實際情況提前針對企業發展實際狀況進行科學、全面的研究與探索,進而了解市場實際情況與需求。這就使得內部審計人員可為企業會計風險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咨詢與顧問服務,同時也可對企業運營期間出現的各種會計風險問題制定良好的應對措施與解決方案,在確保企業會計風險規避能力快速提升的基礎上,為企業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內部審計在會計風險管理與控制中出現的問題
(一)審計制度有待完善
現階段,我國企業高度重視審計問題,審計署于2018年1月發布11號令,即《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規定中從內審人員、機構設置、內部審計的職責權限和程序,到審計結果的運用及責任追究進行了系統的規定,但企業內部審計體系的建設需要一定的過程,目前大多企業并未構建有效完善的制度體系,內部審計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地發揮。因此,在企業實行內部審計過程中,當需要根據審計目的評估風險時,制度的不健全制約了評估結構與審計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導致審計目標受到較大的局限,不能詳細審查審計內容,并且還可導致審計風險增加,嚴重影響企業今后發展。
(二)審計項目不明確
企業在實行審計工作的過程中,由于忽視與內部審計相關的控制與風險管理工作相關內容,致使內部審計存在隱藏的風險。例如企業在實行內部審計時,僅審核企業的項目本身資料,并沒有真正的了解企業內部控制的真實情況,審計結果發生偏差的概率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審計目標的完成。這種形式的內部審計,并不能滿足現階段市場發展需求,不能保證內部審計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三)缺乏準確的認知
現階段,很多企業已經明確地認識到內部審計作用,但是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企業管理及經營重點主要放在企業經濟效益上面,忽視企業內部審計,導致內部審計并沒有發揮自身內在的作用。內部審計成果未得到有效運用,未形成有效的經驗反饋,進而指導以后的工作。
三、內部審計在會計風險管理與控制中的完善方法
(一)完善會計風險評估與控制機制
企業在進行會計風險管理的過程中,首要任務便是建設科學合理的風險評估與控制機制,大致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①企業應該加強對內部風險評估機構的建設,制定與企業發展相吻合的風險識別機制,從而實現對企業內部會計風險管理的強化;企業在對自身風險因素進行分析時,應該從內部、外部兩個方面展開,逐一排除風險因素的產生原因,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②大力建設企業風險分析體系。企業內部控制過程中,應該針對企業風險進行有效分析,實現對企業風險管理的強化。不僅如此,為保證企業風險能夠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控制,還需要提高應急處理機制的建設速度,構建科學的風險應急預案,進而加強企業內部的風險控制能力。
(二)加強內部審計提高內部控制
企業內審工作主要包含軟性管理文化氛圍、擴展原有審計工作等內容。企業內審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需要采取軟硬兼施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兩點內容。
①加強企業制度建設,并嚴格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②加強企業員工市場經營理論教育,樹立良好的企業文化,以此實現對企業內部控制效果的提高。另外,對于企業內部審計人員,應該加強對其培訓力度,不僅需要提高會計業務水平,還需要為其樹立良好的內部審計觀念,保證內部控制工作能夠得到有效落實,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會計風險管理工作能夠滿足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確保企業能夠穩定、有序發展。
(三)提高企業對內部審計的認識
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企業管理層不僅需要重視管理工作與經營效益,還需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有正確的認知,明確其重要性,并確保各項工作能夠得到全面落實。除此之外,企業在開展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應該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確保真正實現審計目標。
(四)加快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
內部信息與溝通控制是企業日常運營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其主要包括內外信息的收集、各部門之間信息交流控制、建設企業監督舉報機制等。在開展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過程中,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①在落實具體工作時,應該嚴令禁止各個部門各自為政,確保企業各部門之間能夠做到有效的協調與溝通。②在進行企業會計核算與記錄的過程中,為保證審計工作能夠順利開展,應該將相關信息及時輸入到信息系統當中,為審計人員的分析與總結提供方便。③設立匿名監督舉報機制,以此杜絕企業徇私舞弊、貪贓枉法等現象的出現,保證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日常運行管理過程中,內部審計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加強會計風險管理和控制,為企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使得企業不斷增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學鈺.內部審計在會計風險管理與控制中的作用及方法[J].財經界(學術版),2017(16):111-112.
[2]鄧靜.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企業管理和內部控制中的作用[J].中外企業家,2017(17)62.
[3]李震西.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企業管理和內部控制中的作用[J].中國集體經濟,2015(33):117-118.
[4]孫秋生,繆典林.淺析內部審計在央行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中的作用[J].金融發展研究,2010(11):81-82.
[5]劉桂枝.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醫院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中的應用[J].現代商業,2010(14):271-272.
作者簡介:
閆婷婷,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