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山音
無極球運動起源于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以旋機為運動形式,以圓融為運動品質”。無極球新型健康運動是以無極球為運動工具、以“纏繞轉”為運動方式,通過身體不斷擰裹球體做多維運動,達到松肩旋脊、按摩五臟六腑,從而啟動自身循環系統之目的。


為契合新時代體育事業發展要求和人民期待更健康的愿望,推動大眾體育與傳統文化互融共促發展的具體實踐,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將無極球運動正式立項列為第28個全民健身項目。這是一項來源于傳統文化,經創新和發展,集健身、養心為一體的新型健康運動。它動作簡潔,老少皆宜,尤其適合久坐族、低頭族等頸肩腰不適的人群,符合當代人們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為大眾提供了一項易學、有趣的健康運動新方式。
無極球運動起源于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易經》曰: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旋機為運動形式,以圓融為運動品質”。無極球新型健康運動是以無極球為運動工具、以“纏繞轉”為運動方式,通過身體不斷擰裹球體做多維運動,使肩背得到最大限度拉伸;通過激活腹部及腰胯,使脊柱不斷做“S”型運動,全身關節做圓運動,達到松肩旋脊、按摩五臟六腑,從而啟動自身循環系統之目的。這項運動能有效緩解壓力,對預防和緩解亞健康有獨特效果。目前已有一套三級九階的運動技術體系,同時,還創編出整體套路可融入藝術表演。
無極球運動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開展,對地點沒有特殊要求,可在家里、辦公室、旅途中進行,甚至可以邊看電視邊運球。
無極球運動結合了各項運動的優勢、特點,將無形轉化為有形,形成標準化的運動流程,易學易練,通過不斷練習可達到最佳運動狀態和運動效果。
無極球運動是一種無傷害輕器械運動,其方法體系完全符合人體結構及運行規律,適合各種年齡層的人日常鍛煉。
據權威媒體報道,中國人口中70%的人屬于亞健康人群,而主流城市白領亞健康比例高達76%。在亞健康癥狀中,頸肩腰背不適是最重要的表現形式,該問題是由于生活方式不良所致,其中久坐族、手機族、低頭族是此類病痛的高發人群。無極球運動是全身的、多維的、協調的運動。它準確切中現代人的腰、頸、肩、背等健康痛點,通過激發人體自身潛能,有效改善諸多亞健康癥狀。
無極球運動能使鍛煉者在鍛煉時更安全,避免對關節造成強大沖擊,腰背部有傷的人在做無極球運動時,可以利用柔軟的無極球依托以幫助做動作。
無極球操改變了以往模式化的訓練方式,讓運動者伴隨著熱烈奔放的音樂練習,使得整個過程極富趣味性。
運動者借助無極球脫離地面,首先要保持身體的平衡,不讓球滾動,靠腿部、腰部、腹部的力量來控制,這使身體的協調性以及對肌肉的控制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訓練。
無極球操的動作設計力圖達到人體與球面的充分接觸,當人體與球接觸時,內部充氣的無極球會均勻地撫摸人體的接觸部位從而產生按摩作用,這有益于促進血液循環。
當人坐在球上時,為了保持平衡,身體并未放松,背部、臀部、膝部等部位仍不斷地在作出細微的調整。這些細微的調整有助于脊柱中的椎間盤的血液循環,加強背部的力量,增加脊柱的運動,糾正錯誤的坐姿。

練習無極球的人們
將雙腿放在無極球上,雙手支撐,成俯臥撐形,并且保持身體直線。用雙手依次做移動,還原,反復。另外可變形做俯臥撐練習,有助于鍛煉手臂及肩部力量。
在開始訓練之前應使膝部處于柔軟位置以免受傷。腹部位于無極球上,把雙手置于頸部,但不要把雙手交叉結合,以免因為首次接觸球未掌握好平衡感而滑倒。拱背挺起,上體盡量向上挺,到最高點時,靜止一秒鐘,然后慢慢回復。要求上體挺起時吸氣,前屈時呼氣,向上挺伸時應盡力收縮骶脊肌,動作不要過快。
(1)五指捏球。手指自然分開,抓住球,各手指用力捏球,停頓片刻后放松。這樣一捏一松,反復捏球10次。要求捏球的力量緩慢而持久,停頓時要等到手指有酸脹感后再放松,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2)五指轉球。把球握在手中,五指撥動球體使其旋轉,可先順時針轉動,然后逆時針轉動,還可向上、向下轉動。要求運球轉動時,開始時速度要慢一些,熟練后可逐漸提高轉動速度,次數和時間沒有限制。
(3)掌心握球。把球放在掌心,五指自然抓在球體上。用力握捏球片刻,然后再放松。此過程為1次,反復進行10次。用力握捏球時,待手有酸脹的感覺后,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