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哲
(本鋼板材股份有限公司煉鋼廠,遼寧 本溪 117021)
目前我廠使用的脫氧劑主要就是“鋁粒”和“鋁線”。雖然,“鋁”脫氧效果好,但是“鋁”系合金成本高,對成本影響較大。我廠先后采用過“硅鐵”脫氧;“電石”脫氧;但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近期我廠采用“煤”進行預脫氧,然后在使用“鋁”進行最終脫氧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在采用氧氣復吹的轉爐中,需要采用氧化的方式將鋼水中的氧從鋼水中提取出來,此過程為“脫氧”。目前,轉爐系統普遍采用沉淀方式脫氧,即“鋁”系合金進行脫氧,其中包括鋁粒、鋁鐵、鋁線等[1]。
為降低成本,我廠采用“煤”進行脫氧實驗,以降低脫氧成本。
煤的主要成分為“C”,脫氧形式為:C+2O=CO2
而鋁脫氧的形式為:2Al+3O=Al2O3
煤脫氧工藝是利用出鋼過程往鋼包內加入煤,使煤中的碳與鋼水中氧反應到達脫氧目的。我廠前期采用人工加入的方式投加煤粉脫氧,但是由于工作強度大,并且加入煤粉后反應比較劇烈,對人員安全影響較大,所以后期采用中位投料的方式加入煤粉。在實際使用中,煤粉是否能夠充分燃燒,避免“C”元素進入鋼水中導致增碳,是實驗的關鍵要素。綜合以上因素制定“煤脫氧”方案如下。
煤加入量規定:
煤加入量規定:
低碳鋼種出鋼不脫氧,出鋼后喂線,不具備喂線爐座,煤加入60s后再脫氧。
(1)所有RH鋼種出鋼后向鋼包表面手投20kg煤,用于改渣。
(2)加煤爐次薄板LF鋼種加入鋼包灰600kg,其余鋼種加入鋼包灰300kg。
(3)底吹不開爐次,煤的參考進碳量還要提高。
(4)出鋼前期加煤時,崗位人員注意躲避,避免前期火大傷人。
2.1 ~2.28共試驗鋼包加煤740爐,合計加煤54.9噸。
分類數據同統計如下:

表3 RH鋼
其中煤加入量≥60kg共77爐,即利用煤脫氧,合計加入煤6.4t,節省鋁粒3.2t,共4.51萬元。
(1)降碳看,加煤>100kg,增碳現象明顯,RH鋼種煤加入量≯100kg。
(2)出鋼降氧對比數據看,加煤>60kg脫氧效果明顯。(3)出鋼溫降對比,試驗爐次出鋼溫降影響不大。

圖1 溫降與加煤量對應圖
其中煤加入量≥60kg共74爐,即利用煤脫氧,合計加入煤6.6t,節省鋁粒3.3t,共4.65萬元。
(1)出鋼溫降看加煤量增加出鋼溫降增加。
(2)全部喂線爐次出鋼過程與RH不脫氧類似,數據對比看,煤加入量≥80kg出鋼增碳明顯。加入量200kg增碳0.024%,考慮出鋼翻碳,實際增碳0.035%左右。
(3)脫氧數據看,脫氧效果達到1:2之間。既100kg煤脫200ppm氧。

表4 低碳LF

圖2 加煤量與溫降對應圖

表5 中碳LF
其中煤加入量≥60kg共253爐,即利用煤脫氧,合計加入煤28.78t,節省鋁粒14.39t,共20.29萬元。
(1)出鋼溫降看,中碳鋼加煤溫降值增加。
(2)出鋼增碳效果看,煤加入量>100kg出鋼增碳現象明顯,200kg煤增碳較普通爐次多0.037%。
(3)加煤爐次與不加煤爐次鋁控制波動不大。
(1)節約成本:根據實驗數據,100kg煤脫200ppm氧,而200ppm氧需要鋁粒56.25kg。按目前煤粉單價為1300元/噸;鋁粒單價為14130元/噸。所以,節約成本為14130×56.25-1300×100=664.8元,噸鋼成本為3.8元。
噸鋼節約成本為:(238-191)×14.13÷174=3.76元/噸鋼
可見,實驗數據與理論推論基本一致。
(2)通過“煤脫氧”實驗中發現,由于煤粉中含有水分較大,導致溫降較大。而且,水分大不適應于對“H”含量有要求的鋼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