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雷,劉云鵬,王慶磊
(呼倫貝爾山金礦業有限公司,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2357)
上侏羅統塔木蘭溝組中基性火山巖是本區銀鉛鋅礦床的重要容礦巖石,區域該成因類型鉛鋅礦床對此地層似有較強的選擇性。
中生代大面積塔木蘭溝組中基性火山巖形成之后,在其內以中心式噴發形成白音高老組中酸性火山巖的末后期,局部燕山期中酸性、酸性、酸堿性巖漿侵入活動強烈,特別是淺成-超淺成的石英斑巖、石英粗面斑巖、流紋斑巖等次火山相酸性巖體的發育,是形成區內有色金屬礦產的充要條件。
三河鉛鋅礦與石英斑巖及石英粗面斑巖有關,這些淺成-超淺成相侵入巖及次火山巖均為燕山早期不同階段產物,可見燕山運動中在火山巖帶隆起部位,尤其比利亞背斜軸部的巖漿多期次噴發—侵入活動,為成礦熱液的遷移、聚集提供了充足的熱源及良好的物質來源。
石英斑巖在礦區內廣泛分布,與礦體空間位置關系密切的是那些侵入到各礦帶中形態各異且形狀十分復雜、呈巖枝或巖脈狀的石英斑巖體,其分布與礦段內各礦帶寬度增大、平行礦脈增多部位對應,并與部分成礦期后形成小斷裂帶產出的空間位置吻合。
特別是在礦帶深部有石英斑巖侵入部位,礦帶的寬度大、延深大、礦化強、礦石質量好,證明成礦與淺成-超淺成的石英斑巖侵入活動關系十分密切,尤其是隱伏巖體上方,是本區成礦的最佳有利部位。
在石英斑巖與安山巖接觸處是是熱液循環系統的中心,據礦化蝕變帶的中心位置,交代作用使接觸處及其兩側的巖石發生褪色化蝕變,生成新的蝕變礦物,產生新的礦物組合。
蝕變礦物種類主要有石英、玉髓狀石英、綠泥石、絹云母、鈉長石、明礬石、綠簾石、高嶺石、方解石,伴有螢石、重晶石等。這些石英、玉髓狀石英等蝕變礦物和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等硫化物一起,時有以膠結物形式充填在石英斑巖與安山巖接觸帶上,構成鉛鋅礦體和形成以熱液組分膠結的蝕變角礫巖。

圖1 三河鉛鋅礦區域構造綱要圖
在三河礦區雙頂山礦段640m水平,巷道穿過石英斑巖體后,在石英斑巖與安山巖接觸帶形成了寬13m的硅化帶、見星點狀黃鐵礦化,碳酸鹽化,在硅化帶的整體走向上推斷了一個成礦靶區,通過工程驗證發現了一條礦脈,平均厚度2.6m,新增資源/儲量:礦石量11228噸,品位3.56%,(Pb+Zn)金屬量400噸,伴生(Ag)金屬量0.87噸,平均品位77.86g/t。

圖2 礦體縱投影圖

表1 礦體揭露程度及儲量估算表

圖3 雙頂山礦段640m中段局部平面圖
石英斑巖與安山巖接觸帶作用的研究及應用,為三河礦區探礦提供新的思路,同時也證明了在本區域內存在較大的探礦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