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牛
項羽在巨鹿大敗秦軍,他正想乘勝追擊,卻被謀士范增勸住,范增說:“將士們連打了九仗,現在疲憊不堪,軍中的糧草也越來越緊張,再說那章邯雖然打了敗仗,可還是塊難啃的硬骨頭,咱們必須先緩一緩,再做打算。不過,二世皇帝是個糊涂蟲,如果他怪罪章邯,亂了軍心,咱們的辦法就多了。”
范增算得不錯,章邯雖然吃了敗仗,卻一點都不慌亂。他命令秦軍沿著漳河南岸布防,準備利用漳河天險堅守河內。只要守住河內,秦軍就有逆轉的希望。先前周文兵臨城下,項梁圍攻定陶,秦軍不都在章邯的指揮下反敗為勝了嗎?
秦軍將士們都相信,只要跟著章將軍,一定可以再次創造奇跡。可這一回,章邯自己卻動搖了。章邯并不懼怕眼前的敵人,真正讓他擔心的,是自己的后方。
先前,秦國的內政一直由左丞相李斯主持,也正因為朝中有李斯統籌安排,章邯才能安心在外頭帶兵打仗。可沒過多久,咸陽城里卻出了亂子。
當初,趙高勾結李斯,一起在沙丘發動政變,將公子胡亥扶上了二世皇帝的寶座。二世登基后,怕自己的位子坐不穩,就用了趙高的主意,把自己的一群骨肉兄弟和許多朝中重臣都抓起來殺了。咸陽城外,關東叛亂四起,遍地都是起兵造反的英雄豪杰,咸陽城里頭呢,二世的兇殘,秦法的嚴酷,讓大臣們也人人自危。
丞相李斯是個有才能的人,他眼看著大秦帝國內憂外患,搖搖欲墜,總不能就這樣由著它滅亡呀。李斯就和幾個同僚們一起上書,委婉地請求二世減輕徭役,緩弛刑法,他也以顧命大臣的姿態,教育起二世,希望他以古代賢王為榜樣,勵精圖治,把大秦帝國好好地振作起來。
李斯萬萬沒想到,他的這次上書,給自己觸了個大霉頭。二世皇帝看了李斯的建議,忍不住火冒三丈:“好呀,我不來找你的麻煩,你倒教育起我來了。”二世氣勢洶洶地責問李斯:“你是群臣的首腦,如今關東的盜賊這樣猖獗,你是怎么辦的事?”
李斯被嚇壞了。如果換作一位正直的大臣,會和皇帝據理力爭,膽子小些的呢,也就自認倒霉,大不了以后不再多嘴了唄。可李斯不一樣,他是個既聰明能干,同時也很自私的人。
李斯年輕時做過小吏,他看到廁所里的老鼠,吃的東西又臟又臭,還常常受到人的驚擾,而糧倉里的老鼠呢,它們吃的是美味的粟米,住的是寬敞的大屋子,活得舒舒服服,從沒有閑人來打擾。從那時起,李斯就琢磨出一個道理,做人就應該像糧倉里的老鼠一樣,給自己謀個有利的位置。
對自己的利益有損害的事,一定不能做,要是損害了旁人的利益,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呢,那就不妨去做一做。這成了李斯后來的行為準則,因此,他才會在沙丘不顧先皇的囑托,選擇和趙高一起狼狽為奸。
這回也是一樣,面對二世的責問,什么國家大義呀,身為臣子的道德呀,統統都被李斯拋到腦后,還是保全自己的爵位俸祿,保住自己的“糧倉”要緊呀。李斯使盡全身才華,連夜又寫了一篇文章,上呈給二世。這一回,李斯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他的立場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這個“李斯”引經據典,有理有據地向二世論證,身為尊貴的皇帝,享樂和專制是多么正確而又必要的啊。
李斯的馬屁拍得二世非常開心,也給自己拍來了暫時的平安。二世本就是個紈绔子弟,只喜歡尋歡作樂,對處理那些麻煩的國事沒有半點興趣,現在讀了丞相的雄文,他才明白,原來自己的貪玩胡鬧,并不是很多人議論的缺點,還是個大大的優點哩。二世決定“揚長避短”,好好發揚一下自己愛玩的優點。可他總是在玩鬧,那些正事兒誰來管呢?
這時候,趙高給二世送上了貼心的建議,他對二世說:“皇帝是既尊貴又威嚴的,陛下現在這么年輕,假如在朝廷上處理問題,出了點小小的差錯,那就是把短處暴露給了大臣們,這樣大臣們就不會覺得陛下圣明了。不如以后就讓臣來處理這些瑣事,陛下您不就可以永遠做圣明的君主了嗎?”二世見趙高愿意為自己分憂,自然十分高興。從那以后,二世皇帝就躲在深宮里專心玩樂,再也不朝見大臣,國家的大小事務就一概由趙高來決斷了。
可趙高管了事,那些對朝政的不滿和議論也就跟著轉到了他的身上。趙高不樂意了,他“辛辛苦苦”地給國家辦事,可不是為了給自己找不自在的。“天下又不是在我趙高主政時開始叛亂的,還不是李斯惹的禍。”趙高為了保全自己,決心讓李斯給自己當“擋箭牌”。
趙高找到李斯,對他說:“如今天下這么不太平,皇上卻只想著玩樂,這樣下去怎么行?咱們不能光哄著他,您是丞相,理應去勸勸皇上呀。”李斯皺起了眉頭:“我也想勸勸皇上,可皇上天天躲在宮里,我見不著面啊。”趙高忙說:“沒關系,這事兒交給我,等皇上閑著沒事的時候,我通知您,您就趕快到宮里來,好好勸勸皇上。”
李斯哪里能想到,趙高是在騙自己呢?趙高專挑二世皇帝玩得正高興的時候,才派人去通知李斯。李斯風風火火地趕到宮里,卻總趕在二世的興頭上。連著幾次被李斯掃了興致,二世很不高興,他問趙高:“丞相怎么老是來找我的麻煩呀?”
趙高做出一副很為難的樣子:“唉,事到如今,也不能瞞著皇上了。想當初沙丘那事兒,丞相立了大功,本來嘛,丞相已經是極頂的位子了,可他還盼著得到更多的封賞。而且我還聽說,丞相和那些盜賊的頭目是同鄉,他的大兒子李由也和盜賊們有來往,要不然,怎么咱們打了這么久,卻還是連這幾個盜賊都打不過呢。”二世聽了趙高的話,對李斯父子起了疑心,就派人去調查李由。
二世調查李由的風聲傳到了李斯耳朵里,把李斯給氣壞了。李斯聯合右丞相馮去疾和將軍馮劫,三人聯名上奏,請求二世罷免趙高。可這時候的二世更愿意相信趙高,他依著趙高的話,把這三人全都關進了監獄。
馮去疾和馮劫不愿受到侮辱,在監獄里自殺了。李斯卻覺得,好死不如賴活著,再說自己是個老資格,還為二世立了那么大的功勞,以自己的才華,給二世寫一封信,肯定能說服二世,放過自己。李斯的想法能實現嗎?
本章成語:
人人自危:每個人都感到自己處境危險。指局勢緊張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