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膝關節疼痛是膝關節炎的主要表現之一。但除了膝骨性關節炎,還有一些其他常見的膝關節炎也會有膝關節疼痛等癥狀。這些疾病如果早期沒有很好的鑒別診斷,容易被誤診為骨關節炎,耽誤治療。所以,出現膝關節痛,不能簡單地認為就是骨關節炎,需要專科醫師做診斷后再治療。
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性關節炎是由于血尿酸升高以致尿酸鈉鹽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屬于代謝性風濕病范疇。多發生于40歲以上的男性,女性患者較少見,且主要在絕經之后發生。
尿酸鹽結晶在全身并不均勻分布,而是有它最喜歡待的地方,以關節為主,特別是血液循環欠佳的關節。大多數是以第一跖趾(大拇趾)關節紅、腫、熱、痛起病,半夜突襲,疼痛如刀割,如咬噬,錐心刺骨;其次為足背、足跟、踝關節;5年左右膝關節發作:10年左右手腕和掌指關節發作;耳廓也是容易發生痛風的地方。如果反復多次發作就會逐漸影響更多關節,由于多個關節交替發病,并不固定,像風一樣“善行而數變”,故稱為痛風。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殘率高。各個年齡均可發病,但患者多為中年人,女性發病率比男性高。
主要表現為對稱性小關節炎,以手腕和手指小關節腫痛較常見,也可累及膝、肩、足趾關節等。初為晨起關節僵硬,可長達1小時以上,梭形腫大,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導致關節功能下降,逐漸出現關節變形和殘疾。手部關節特別容易受影響而出現變形,使青壯年喪失勞動力。另外可能出現皮下結節、類風濕因子呈陽性,X線檢查顯示以關節侵蝕性改變為主。
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因自體免疫異常而發生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屬風濕免疫病的范疇。好發于14-30歲的青年,甚至在十二三歲的小孩中也可見到,其中男性占90%。女性病人癥狀相對較輕,容易漏診。
大多數人的首發病變是骶髂關節(脊柱末端與骨盆相接處)炎。在炎癥的作用下,病人會有下腰背痛或僵硬,這種腰痛的特點有些奇怪,患者晨起時或休息后腰痛反而加重,活動后卻減輕。
隨著時間的推移,脊柱會從下到上慢慢融合變硬,硬化得不能彎曲,如同竹竿般直挺挺的。部分人則出現嚴重駝背,行走不便,如果有人在背后呼叫,也無法轉頭,只能將整個身子慢慢轉過去。還有一些患者甚至并發骨折,或最終因髖關節受累而喪失行走能力。95%病人具有HLA-B27抗原(即HLA-B27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