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詩思
(浙江省龍泉市錦溪鎮雙嶺小學,浙江 龍泉 323700)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落實,小學美術教學目標逐步得以完善,其中做好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成為了小學美術教學的關鍵內容。從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角度來看,他們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但如何將這種想象力與美術聯系起來并予以呈現是學生所不具備的能力。為此,教師必須要能夠借助豐富的課堂教學模式,來實現對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以實現小學美術課堂的素質教育目標。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實現對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就必須要先做好對學生的認知力教育,因為認知能力是想象水平的直接影響因素,只有當學生具備了良好的認知水平,才能夠在想象力方面有所提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認知興趣,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來進行課堂教學工作,以確保他們在課堂上可以聽得懂、學得會。例如在進行《色彩大家庭》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不同的顏色,然后讓學生通過觀察去分辨不同顏色的特點,并實現對冷暖色調顏色的歸類和劃分,提高學生對于顏色的認知水平。為了強化學生對于顏色的理解效果,教師可以運用顏色之間的對比來展現出不同顏色的特征。并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進行三原色的教學(如圖),讓學生明白顏色與顏色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練習生活實際去進行美術知識內容的想象,例如“火”是黃色、熱;“大海”是藍色,冷。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可以獲得美術認知力的提高,又可以實現想象力的培養。

“開展作品欣賞,強化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措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實現對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就必須要讓他們真正接觸到具有想象力的美術作品,讓他們通過觀察和實踐來獲得想象力方面的感受,由此來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水平。例如在進行《字的創意》一課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提升他們對于藝術字的理解,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展示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藝術字(如圖),讓學生通過觀察和討論來了解藝術字的字形、結構、字義等方面的設計,由此來提升學生對于藝術字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進行命題訓練,讓學生并借助他們的想象力去進行藝術字的設計與創作,從而做到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又提高了他們的美術創作力,為小學美術的素質教育目標實現打下基礎。
“運用生活素材,培養學生想象力”是小學美術想象力教育的關鍵環節。美術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一切美術想象都是基于生活認知而存在的,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想象力培養時,必須要多運用生活素材,讓學生可以從生活的角度去進行美術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提高他們的美術學習效果和想象力。例如在進行《漫畫與生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一些主持人、歌手的漫畫作品,通過漫畫與照片的對比,來讓學生了解漫畫的特點,并從中獲得想象力的提升。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身邊的同學、老師和家長為對象進行漫畫的創作,由此來幫助學生將他們的想象力以美術的形式呈現出來,由此做到既對學生進行了美術教育,又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
“開展戶外活動,豐富學生感知力”是實現小學美術課堂想象力培養的關鍵措施。美術作為一門以生活為基礎的藝術學科,其想要讓學生獲得審美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升,就必須要讓學生進入到生活環境當中去感受和體驗,如果教師只是將學生關在課堂里進行想象力培養,那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帶領他們到戶外去進行寫生體驗,增強學生對于美術的情感認知。例如在進行《蟲蟲大聚會》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部分后,就可以將學生帶到操場上,讓他們去尋找和觀察真正的昆蟲,由此來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并通過與課堂上昆蟲的美術性相對比,來實現對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又或者在《落日》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專門挑選課余時間讓學生去欣賞落日,讓他們通過寫生來記錄落日之美,由此來提高學生對大自然的感知力,也為他們的審美情趣提升和創作想象力培養帶來支持。
綜上所述,做好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模式研究,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效果,還能夠為實現小學美術創新教育發展帶來支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負責人,其必須要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模式,然后在結合美術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完成對學生的想象力培養,確保他們可以在掌握基礎美術知識的同時,也可以在想象力方面有所突破。為進一步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效果,實現全面素質教育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