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軍
隨著近年來我國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國在面部美容外科手術的發展方面也在不斷地提升。而對于接受面部美容外科的人群而言,面部美容外科手術的范圍相對較高,因此若是僅對其采取局部麻醉,會導致受術者出現較大的身心痛苦,而對其實行全身麻醉的方式雖然取得的效果較佳,但會導致患者出現較大的心理負擔以及經濟負擔。因此為了降低患者所承受的各方面壓力,有必要探究新的麻醉方式。
隨著人們在麻醉學科的不斷深入發展研究,神經阻滯麻醉被提出并運用于美容外科手術當中,且被證實了具備著良好的麻醉效果。局部麻醉中總共存在四種形式的麻醉的方式,包括局部浸潤麻醉、表面麻醉、神經阻滯麻醉以及區域組織麻醉。其中神經阻滯麻醉又被稱之為傳導阻滯麻醉,其主要的運用是通過在外周神經干附近注射局麻藥物,對神經沖動的傳導起到阻斷的作用,從而達到麻醉該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的目的。
而在實際運用神經阻滯麻醉時,僅需對受術者注射一處部位,就能實現較大區域的麻醉效果。而通常神經阻滯麻醉的使用部位主要可分為六處,即坐骨、肋間、眶下、頸叢、臂神經叢阻滯、手指(腳趾)神經干阻滯。此外,在對部分患者實行診療時,該麻醉方式也可被運用于腰交感神經節阻滯、星狀神經節中。
而通過相關資料顯示,對于人體而言,我們面部存在那么一些區域,其疼痛感相對比較強烈,當受到較為強烈的刺激時,其產生的痛苦感相比比較強烈。而其中尤其是以上下唇部分、鼻端為對疼痛感有著較高靈敏度的部位,而若是采用神經阻滯麻醉對其進行運用,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這些部位的多次直接浸潤注射,能夠顯著降低受術者所感受到的痛苦。
在面部美容外科手術中,常運用到的面部神經阻滯點可分為8條,其中包括眶下神經、耳大神經、三叉神經下頜神經、眶上神經束、頦神經、鼻背神經、顴面神經、顴顳神經。而神經阻滯麻醉在面部美容外科手術中的運用,主要是運用于隆鼻手術、唇裂繼發畸形糾正手術、包塊切除術、面部外傷手術、面部瘢痕手術、面部脂肪填充手術中,且均經過臨床實踐證實其在這些手術中存在著顯著的運用價值。
雖然神經阻滯麻醉能夠在面部神經美容手術中起到良好的運用效果,但在進行實際運用時為了進一步對患者的麻醉風險進行控制降低的效果,有必要注意相關的要點。第一則是在實際運用該麻醉方式來對受術者進行麻醉時,可在麻醉藥內按照1:20萬的比例實行腎上腺素的聯合添加運用,目的是能夠將原本的麻醉效果延長,保持患者在3.5h內一直處在麻醉狀態;第二則是在實際運用神經阻滯麻醉時,為了避免局部麻醉藥的使用超過了規定的標準,可采用先分部位,再實行阻滯的方式來進行,以此起到降低短短時間內受術者被注射過多的局麻藥品,保障患者在最低用藥量和副作用的基礎上線組顯著獲得麻醉效果;第四則是在對受術者進行麻醉注射前,需要保障回抽時并未存在回血狀況,保障受術者的麻醉安全;第四點則是需要熟練掌握對阻滯效果起到決定作用的因素,即需要對所實行注射部位的生理解剖結構良好的掌握,同時在實行注射時需要保障自身的相關操作,以此保障受術者能夠擁有良好的的組織效果。
此外,神經阻滯麻醉的麻醉方式相對而言,其操作的方式更為被便捷和安全,且所需要的費用相對而言更低、具有著更高的麻醉效果,即存在著經濟性和高效性。而通過臨床實踐表明,神經阻滯麻醉的運用極大程度上降低了受術者的麻醉風險,降低了其因全身麻醉所引起的相關并發癥,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受術者所使用的局部麻醉用藥量,對患者的麻醉安全起到了保障的效果,降低了患者所感受到的痛苦,具有著良好的運用價值。
綜上所述,在實行面部美容外科手術時,通過神經阻滯麻醉的方式能對患者的麻醉結局起到顯著的提升作用,因此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