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起
摘要:在城市規劃及建筑設計中科學的使用色彩能塑造城市魅力。通過對國內外城市標志色彩設計的案例分析,探求城市色彩的提取和運用方法。城市色彩可以延續城市歷史文脈,打造城市新形象。城市色彩將成為新的城市名片。
關鍵詞:色彩;建筑;歷史;法國;成都;生態
建筑色彩是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城市景觀設計中的重要元素。經濟騰飛為今天的中國帶來了更多形式的建筑設計。越來越多的超級工程證明著中國建筑設計能力的進步和施工技藝的精湛。色彩是城市留給人們的第一印象,而一些城市在包容擴大后,城市色彩變得繁雜無序。這些城市少了一絲情懷,在城市規劃及建筑單體設計上依舊缺乏一個能夠彰顯地域特征和文化積淀的底色。
在法國、日本、奧地利等國家,城市的色彩設計給人以溫馨、舒適、典雅之感,整座城市在歷史與現代的交融中充滿文化意蘊。
城市色彩規劃最具影響力的國家是法國,它也是世界上最早做色彩規劃的國家。浪漫巴黎的老城區羅列著大量珍貴的歷史建筑,在色彩規劃與設計上,無論是歷史古跡還是普通民宅(除埃菲爾鐵塔、蓬皮杜中心等現代建筑),都要遵守色彩規劃部門的要求:建筑外墻以高雅秾麗的奶酪色系粉飾,屋頂則以深灰色粉飾。奶酪色系與深灰色系就成了巴黎的標志色彩,也使得巴黎在歐洲眾多城市色彩建設當中顯得出類拔萃。巴黎色彩規劃與建設上最大的特點是既尊重城市的文化傳統,又能夠結合自身地域、城市功能以及發展需要予以特定的色彩建設。
日本最著名的環境色彩規劃大師吉田慎悟先生曾表示:中國的建筑色彩規劃水平正在與國際間縮小差距,日本等一些國家的經驗或許能給中國的建筑色彩規劃以啟示。
日本在城市色彩規劃方面確實有諸多舉措:(1)隨著日本國內要求城市個性化的呼聲愈強,其政府適時頒布了由色彩協會參與創制的《景觀法》,以法律的手段維護城市色彩的協調應用,約束不科學的色彩使用;(2)相關部門還通過科學調研、市容航拍對比等手段,讓每個城市都形成一個自己特有的,也是最適合自己的色彩搭配原則;(3)日本設計師把攝像探頭放在墻上,電腦程序會顯示相應的數字化的顏色編碼。大數據分析出東京的城市“色庫”;(4)日本一些大型城市建立了城市色彩應用原則。包括:盡量尋找相近色系搭配;在整體色調統一的基礎上,對顏色進行豐富和擴展;區域內挖掘“特征色”,特征色與當地所特有的土壤、沙石、花草、樹木以及建材有關;(5)雖然城市的建筑色彩是由日本不同的設計師提出的,整體視覺并不會花哨,因為大家會在同一原則下設計專研。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設計師們會讓建筑色彩和周邊的自然環境取得某種聯系。這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師法造化。
1北京市的城市色彩設計
北京古城作為地球上最偉大的單一作品,其色彩規劃可謂古代概念規劃設計的典范。《禮記》記載,中國古人對建筑用色進行了規范:“楹,天子丹(紅),諸侯黝(青),大夫蒼,士鮭(棕黃)。”明清時期規范更加嚴格,北京城大到屋面、墻面、臺基,小到吻獸、門釘、門環的用色都有著明確的等級尊卑。如黃色的琉璃瓦是宮殿的專利;親王、貝勒府等可用綠色琉璃瓦,低品官員和平民宅舍只能用青灰瓦。由此,北京城才呈現出“大片青灰色民居烘托著紅墻金瓦的紫禁城,宮殿并未建在高高的山巔,卻顯得至高無上”的特征。作為世界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新北京更應該注重建筑色調與功能、環境、人文歷史的融合。新舊建筑應該融合而不是對立,對待舊建筑不應該是一味拆除翻新,而是修舊如舊。北京市于2000年開始實施《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潔管理規定》,以灰色調為主的復合色調,展現著新北京秾俊的建筑群體風貌,傳承著皇城根兒的獨有韻味,彰顯著政治文化中心的恢弘氣勢。這樣的色彩定位既巧妙地延伸了傳統色彩文脈,也滿足了人們對城市傳統色彩的情節,這種理性的色彩規劃必將推動北京未來城市的發展和建設。
2成都市的城市色彩設計
張藝謀說:“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川菜文化、詩歌文化、熊貓文化、茶館文化、麻將文化、蜀繡文化、三國文化、古蜀文化、川東民居、都江堰……在一座擁有多元文化特質的城市里,遴選城市的色彩并不容易。主管部門經過全面細致的調研,以古蜀文化金沙遺址為基準,通過色彩提取和復原確定黃色和綠色(明度6以上)的色彩組合為成都市標志色。透著太古時代神秘氣息的金沙遺址文物積淀著成都的歷史和人文特征,兩種色彩不僅代表了成都的文明之光,也彰顯出天府之國的現代、休閑、活力和發達。黃色和綠色在色相環上處于相鄰位置,屬鄰近對比色系。這樣的配色之間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比較舒適、平穩、親和的搭配效果,兼備豐富的感情表現力,符合成都休閑之都的氣質。目前成都市標志色彩已經在天府廣場、成都博物館新館、成都東站等大型建筑立面得到成功應用。這種色彩語匯對應成都休閑從容、兼收并蓄的城市性格,也與歷史文化名城的品位相符合。
色彩是城市的建筑語言,體現著文化和自信。在城市色彩規劃及建筑色彩設計中,應注重城市的個性和歷史文化內涵,避免盲目趨同。努力實現建筑色彩與城市基調的成功對接,促進建筑色彩與城市形象、歷史人文、地域環境之間的交匯與融合。
一個真正系統、和諧的城市色彩規劃,不僅是對建筑立面,城市景觀,商業招牌及更多細節的營造。生態環境良好,才有藍天白云映襯繁華宜居的城市、美輪美奐的建筑,才能保證一個城市色彩的能見度。希望中國能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在治理、優化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在保護、承襲歷史文脈的前提下,將城市色彩之美落地生根,變成城市的名片,變成人們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