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張春光

鄉村旅游是休閑農業的發展方向,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留得住青山綠水,留得住鄉愁已是未來農村最美好的前景。鄉村旅游的開發、發展、壯大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如何發展鄉村旅游已成為特色農村農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鄉村旅游是城市居民去農村進行觀光休閑和度假,其目的就是為了觀新賞異,體驗清新、潔凈的農村生態環境和新奇的田園景觀、農耕文化,感受純樸的鄉情鄉味。因此,“鄉村的特色”是鄉村旅游與休閑農業產品生態活力之所在。
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要遵循四個原則:
⑴尊重農村的自然環境,少搞建設和破壞。
⑵尊重村莊的原貌,切莫大拆大建,更不能搞整村搬移使原鄉消失殆盡。
⑶尊重村莊的歷史,不能隨意更改,更不能無原則地發揮、編造。
⑷尊重鄉村的個性,少搞不搞千篇一律、“大家都有”的東西。
旅游離不開“吃、住、行、游、購、娛”這六要素,要經營好鄉村旅游,或者說經營好你的農家樂,就是要整合好或者說要把握好各要素的內涵和吸附力。
游:自然生態環境多樣而優越,要合理規劃,保護和傳承獨特的自然風景和農村文化。吃:突出“農”味。要體現鄉村的特色,追求“綠色、營養、健康”。住:能讓人體驗當地風情、感受民宿的獨特風格。行:交通要有鄉村特色,如鄉間小路、生態停車場等。購:要以“四性三風”的原則來設計旅游商品。四性是指紀念性、藝術性、實用便捷性和質量可靠性;三風是指產品能體現中國風格、民族風格和地方風格。娛:利用鄉村資源優勢,保持和突出原汁原味的農家風味,為旅游者提供,農村特有的娛樂項目。
⑴要注重旅游規劃,管理上要有內行人:政府以及有關旅游組織等規劃者更加明晰區域優勢和市場需求,更能構筑自身特色競爭力。而目前,個體經營者往往沒有相關的鄉村旅游的經驗和知識,也沒有能力開展高水準規劃。只能由政府和旅游部門牽頭,只有在政府的組織下,在內行人的管理和帶領下,才能在鄉村旅游的發展上少走彎路,才能避免低水平的重復,才能及時了解國家政策,用好國家政策。
⑵要重視一老一少這兩個特殊群體: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要讓孩子們在自然中激發喜悅、快樂的洞察能力與發現、探索的能力,同時全家盡情享受旅游中的愜意、快樂與難忘,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越來越多的城里人認識到鄉村之于孩子的重要性,針對兒童開發的鄉村旅游項目、親子樂園等越來越多,“鄉村旅游+教育”的模式初見成效。在鄉村創辦教育旅游基地,學習傳統禮儀、農耕文化、傳統手工藝制作等課程,寓教于樂。
隨著我國老年化現象的日益嚴重,老年群體在旅游業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具有鄉土氣息的鄉村風情對于老年人非常具有吸引力。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注重養生和保健,而鄉村旅游恰好迎合了老年人這方面的需求,鄉村旅游產品的休閑性和體驗性非常適合老人,深受老年群體的歡迎。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特點,要正針對性做好相關服務工作。
⑶要充分利用好農業政策: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提出了“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教育價值”。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政府各種支持鄉村旅游發展的扶持政策會陸續到位。可以說,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的政策黃金期已經到來。可以預見,鄉村旅游在全國會從點到面,得到空前迅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