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落實素質教育和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創造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備受關注,為了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許多老師將學科教育與邏輯教育相聯系,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行為習慣,保障學生在正確思維理念的引導之下進行主動學習,以此來實現個人的綜合成長和發展。其中邏輯教育符合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為此,本文以中學語文教育為分析對象,了解邏輯教育滲透的具體要求,通過總結與反思來探索出一條全新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向。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育;滲透邏輯教育;反思與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作為中學教育階段中的重要學科,語文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鼓勵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意義重大。老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必須要關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合理比重,立足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現實條件積極地踐行邏輯教育工作,保證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堅持正確的邏輯思維方向,提高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掌握正確的邏輯思維技巧,更好地實現個人綜合學習能力和水平的穩定提升。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學習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果能夠積極地將邏輯教育滲透入該學科教學之中,那么就能夠更好地體現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有效地構建高效課堂,促進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
從上文的相關分析不難發現,邏輯教育與中學語文教學之間的結合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意義重大,但是傳統的應試教育導致許多中學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直接忽略了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實質的教學策略過于簡單和傳統,無法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價值,嚴重制約了學生的良性成長。
(一)中學語文教育思想逐漸淡化了邏輯教育在中學語文教育中的滲透
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會直接影響后期教學實踐活動的正常開展,在落實素質教育并積極地推動邏輯教育改革時,許多學校的語文教育思想表現形態出現了巨大的缺陷,具體包括教育理論、教育理念和教學指導思想,從微觀的角度來看,現有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嚴格按照中學語文教學的方針政策以高層次集中式的展現為主題,全方位地反映該階段教學改革的價值取向,其中,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的內容和形式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進行分析和研究時不難發現,該學科逐漸淡化了邏輯教育的滲透要求和價值,極少有老師能夠意識到邏輯教育的重要性,并在語文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積極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和引導,更好地體現語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價值,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非常的緩慢,無法掌握思維技巧和思維方法,個人的語文學習成績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
(二)中學語文教材內容直接制約邏輯教育在中學語文教育中的滲透
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所涉及的內容比較煩瑣,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學生必須要結合個人以后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進行主動的判斷,了解該學科學習的核心要求和技巧,實現個人邏輯思維能力和水平的穩定提升。其中,中學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教學目的與現有的教學媒體系統存在一定的適應性,大部分主要以現有的教學大綱為主體來進行編寫,因此中學語文教材是語文教學目的的重要評價,在落實素質教育和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國的中學語文教材在邏輯之上出現了巨大的轉變,有一部分的邏輯知識短文直接被刪除,這一點導致邏輯教育在中學語文之中的滲透缺乏一定的依據和憑證,極少有中學語文老師能夠結合現有的語文教學要求積極地滲透邏輯教育,發掘課堂教學之中的資源,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另外,教師本身的綜合教育實力十分有限,沒有意識到邏輯思維培養的重要性,實質的教學策略比較單一和傳統。
(三)中學語文教師素質嚴重制約了邏輯教育在中學語文教育中的滲透
學術界和理論界在對目前的中學語文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之中已經提出,中學語文老師的綜合素質偏低,沒有積極地將邏輯教育融入各學科教學實踐之中,盡管我國素質教育強調學生才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但是老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仍然十分關鍵,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不足,必須要在老師的引導下展開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其中,老師的教學質量和綜合素養會直接影響最終的教學質量,在長達多年的教學改革之中,我國的教學環境和老師的綜合素質產生了極大的變化,有一部分中學語文老師畢業于專業的高等師范院校,但是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之中所采取的教學理念過于落后和傳統,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篩選,實際上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不容樂觀,嚴重制約了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
為了真正發揮邏輯教育的作用和價值,促進中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的穩定提升,中學語文老師必須要掌握正確的滲透技巧和滲透方法,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真實表現,更好地實現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穩定提升。
(一)充分認識中學語文教育中滲透邏輯教育對提高中學生語文能力與綜合素質的重要意義
首先,老師需要意識到邏輯滲透的重要價值和作用,關注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了解學生的綜合素質,積極地通過邏輯教育來實現全新的教學目標。其中邏輯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保障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合理的應用,培養個人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從整體上促進寫作能力、閱讀能力、說話能力、聽說能力的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體現中學語文教學的核心要求。老師需要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信息進行分析和解讀,抓住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全面深刻地認知各種語文知識,盡量避免片面且絕對的錯誤,只有清晰地認識到邏輯教育的重要價值,才能夠在后期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進行有效的應用和優化升級,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穩定提升。其次,邏輯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保證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學習基礎,真正地意識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和精髓。
(二)修訂完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邏輯教育與中學語文教育之間的結合尤為重要,老師需要明確前期的教學方向,積極地完善現有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體現邏輯教育的重要作用和價值,保證每一個老師都能夠在邏輯教育的引導之下踐行不同階段的教育實踐工作。老師自身需要突破傳統應試教育的桎梏,明確邏輯教育的重要要求,積極地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堅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核心要求,更好地體現后期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改革中學語文教材內容
老師所選擇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會直接影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后期的教學質量及效果。在課程教學實踐時,老師首先需要明確前期語文教材之中與邏輯教育相關的素材,選擇恰當的邏輯教育內容及形式,積極地將邏輯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實踐之中,保證學生能夠在基礎學習時掌握語文學習的技巧和精髓,真正地意識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在老師的指導之下主動地學習。
中學語文教育中邏輯教育的滲透對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尤為關鍵,老師需要抓住這一學科教學的核心要求,明確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實踐,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在個人熱情的引導之下掌握語文學習的核心要求和技巧。
參考文獻
[1]高能秀,喬興旺.關于中學語文教育中滲透邏輯教育的反思與探索[J].現代語文旬刊,2006(12).
[2]徐存孟.關于中學語文教學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幾點思考[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2(2).
[3]陳明華.關于漢字教學中文化滲透的幾點思考[J].西藏教育,2004(5).
[4]陳琰.關于中學語文教學中邏輯知識學習的實踐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 2012.
作者簡介:黃太平,1972年生,重慶市開州區人,語文高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語文教育教學及班級建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