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
摸清轄區內50個小區的垃圾投放點位情況,在垃圾桶邊與物業員工、居委會干部、志愿者指導員、二次分揀員、居民等開展交流,收獲了肯定與建議,也聽到了不滿和批評。從去年開始,楊浦區新江灣城街道人大工委在大調研中掌握鮮活的一手資料,將本轄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不斷推向深入。在不懈努力下,新江灣城街道于今年年初成功創建了上海市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街道。
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一年多來,新江灣城街道人大工委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組織人大代表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針對中高檔別墅區、老式居民區、縮減投放點位存在較大困難小區等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形成了“一小區一方案”分類推進模式,得到了絕大多數居民的支持。
尚浦名邸以物業為主開展垃圾分類“紅藍榜評比”,在每棟樓設置評比欄。除了給保潔員增加每日考評張榜的任務外,物業還自費購買不同顏色的垃圾袋,醒目區分干濕垃圾。尚浦名邸也因此成為垃圾分類“網紅小區”。撤桶初期,銀億江灣邸的業主們還是把垃圾亂扔到原來的點位上。經過近半個月的上門走訪溝通,街道和物業了解到,很多上班族下班后錯過了垃圾投放時間,影響正常生活?!皹I主的訴求很正常,我們換位思考后將早晚的投放時間都推遲半小時,晚上更是延長了一個小時”,物業保潔主管孫曉莉說?!岸〞r定點是約定而不是規定,要堅持精細化管理、分類施策,避免一刀切”,區人大代表傅志強表示。目前,轄區內各居民區的投放點位由原先的3000多個縮減至500個以內。今年,街道又積極推進早晚4小時集中投放時間外的“撤桶”工作,考慮到白領青年的實際困難,在其余時間段設立“誤時投放點”,“定時定點”已有序擴展至80%以上的小區。
街道人大工委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緊密聯系群眾的優勢,組織代表積極參加“生活垃圾分類再動員再出發”行動,與居委會干部、物業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宣傳;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新時尚宣講團”,深入居民小區和社區單位開展各種形式的宣講活動,加強普法宣傳和示范引領,帶動所在單位和居民小區帶頭開展垃圾分類。街道人大工委領導干部帶頭走進居民家中宣傳垃圾分類、看望志愿者、組織報告會集中宣講。
代表積極參與政立路711弄小區建立的“垃圾分類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宣傳帶動居民群眾共同參與。政立路第一居委會書記朱莉表示:“志愿者們放棄了很多的私人時間,聽了比我們更多的閑言碎語,受了比我們更多的委屈?!蹦壳?,街道范圍內已組織開展集中宣講活動50余場。通過集中和上門等形式相結合,實現居民再動員宣傳全覆蓋。
在多次實地走訪中,一個突出問題逐步顯現:垃圾分類指導員隊伍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導致分類指導效果不理想。有的說不清自己的職責是什么;有的直接代替居民分類,但不進行講解指導;有的只動口不動手,不注重分類實效。
針對代表在調研中發現的問題,街道人大工委匯總后向街道提出了很多意見和建議。通過總結提煉,好記易懂的分類指導“五步工作法”誕生了,“一迎,見到居民扔垃圾,面帶笑容迎上去;二接,主動接過垃圾;三看,打開垃圾袋看是否分類了;四講,跟居民宣講垃圾分類;五分,如果居民沒分好,現場幫忙分揀,分的動作要讓居民看到,分好后破袋投放”,時代花園的許阿姨說。“時代花園小區分得非常仔細,只要能回收的,他們全都挑出來了,大幅減少了干垃圾總重。”新江灣城街道城市網格化綜合管理中心黨支部書記康清德表示。
“五步工作法”很快就在分類指導員中推廣開來,點位上的分類實效也有了質的飛躍。垃圾干濕分類正確率由約60%提升至85%以上。在今年7月公布的上海市第二季度生活垃圾分類實效綜合測評結果中,新江灣城街道在全市街鎮綜合排名11位,等次為優,居全市所有街道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