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因為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部隊食堂的緣故,姜建國喜歡自稱為“炊事員”。這位79歲的老人,是南寧飯店特二級中式烹飪師,曾任廣西烹飪協會常務理事。在接受采訪時他反復說道:“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廚師,經歷也很平常,成績都是大家干出來的,我只不過是在里面出我應該出的那份力而已。”就是這樣一位謙虛的廚師,幾乎整個職業生涯都在南寧飯店度過,見證了南寧飯店餐飲發展的全過程。
“千人餃子宴”:“會議酒店”的花樣
1960年,20歲的姜建國結束了部隊炊事員的工作,進入南寧飯店做幫廚。彼時的南寧飯店是一家擁有100多間客房、負責接待的招待所?!澳菚r物資匱乏,餐桌上最常見的都是些大鍋菜,需要耍手藝的也就是包子、餃子、西點面包這些白案活,伙房里也沒有幾個廚師?!苯▏f,即便如此,憑借著從經理到職工的勤儉節約,南寧飯店仍能靠微薄的房費收入實現盈利。在那個艱苦的年代,進入南寧飯店讓姜建國感到幸運和自豪。
后來經過擴建和擴招,南寧飯店開始承辦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重要會議和政務宴會,開始往“會議酒店”的方向發展。從兩三百人的小會議到上千人的區級會議,南寧飯店都能根據需求提供妥善的服務與接待。
對自己經歷的第一次大型會議接待,姜建國仍然印象深刻:“我記得當時是《劉三姐》戲劇大匯演,各個市、縣的表演隊伍都來了,足足有上千人?!碑敃r的伙食接待標準很低,通常每人每天僅8毛錢,一頓早餐僅1毛5分錢。在這種情況下,時任飯店經理徐敬元要求廚房,大型會議接待伙食一分錢不能賺,要將飯菜按照標準足額做好,保證會議代表們吃飽肚子。
“不僅要吃飽,還要每天不重樣?!弊寱h代表們吃飽,只是基本要求,以“會議酒店”為目標的南寧飯店還追求在接待餐上玩出花樣、玩出卓越?!扒孙溩友纭本褪瞧渲幸粋€令人稱道的事例。
“這事情來得很突然,當時那個會議都開了兩三天了,徐老頭(徐敬元)突然跟我們說明天吃餃子!”在20世紀60年代,餃子是一種奢侈食品,吃一頓餃子相當于過年。而當時的會議代表有近千人,按每人30個的標準去籌備,總共要包3萬個餃子,還要在一天內完成,這對南寧飯店全體職工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自小學習白案手藝的姜建國被派去搟餃子皮?!爱敃r年少輕狂,拍著胸脯對徐經理說‘保證完成任務!,結果從早上7點到中午12點才完成1/3,距離晚飯時間就剩幾個小時,心想壞事了,還好后來有‘援軍?!?/p>
當天,南寧飯店動員了幾乎所有職工,甚至部分住客,終于在晚飯時為會議代表們獻上了一頓餃子盛宴。3萬個餃子,全部手工制作。此事在系統各飯店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其他飯店也紛紛應會議代表要求提供餃子宴。自此,南寧飯店愈加響亮的“會議酒店”品牌上,也有了飯店餐飲的一份口碑。
正是這種“讓顧客吃好”的理念與傳統,為南寧飯店的餐飲埋下了極具生命力的種子,只待陽光雨露,便會茁壯成長。
從引進到創新,探索廣西特色菜
改革開放后,南寧飯店也站在變革的前沿。先是投入巨資擴建西3號樓(即今A座),又于1982年對東3號樓(即今B座)進行擴建,擴建后的南寧飯店以55.78米的樓高成為當時南寧市最高的標志性建筑。在建筑設施上完成升級的南寧飯店,決定乘著改革的春風,走向全面發展的道路,而餐飲是一家飯店發展不可缺少的重頭戲。
為了擴大消費群體,南寧飯店在西3號樓上再搭一層,建成了13層的“回春大酒樓”(今“誼華軒”),在廣西率先引入粵菜,開創南寧甚至廣西的“早茶”先河,打響了南寧飯店的餐飲新招牌。“當時的市民為了趕時髦,都跑上來喝早茶,一到周末就爆滿,排長隊也要來?!苯▏貞浀?。引入粵菜帶來了的經濟效益不小,但是南寧飯店沒有止步于此。
長期以來,廣西不僅沒有自己的菜系,連比較有名的特色菜都少有。南寧飯店作為自治區政府政務活動和外事接待的重要場所,也經常被問到“有哪些廣西特色菜”。飯店總經理尚巖意識到,突出廣西特色成了南寧飯店的某種使命和責任,也是一個“填補空白”的發展良機。因此,南寧飯店再次開始嘗新,立足廣西是少數民族聚居地的特點,試圖打造一個“廣西民族餐”的招牌。
打造“廣西民族餐”的牌子,首先要有一份體現“廣西民族特色”的菜單。對此,南寧飯店的廚師隊伍借助廣西烹飪協會的活動,到廣西各個少數民族地區考察、交流,前后用了兩三年的時間,才把民族餐的菜單確定下來:打油茶、豆腐釀、苦瓜羹、泥巴雞、竹串肉、竹板魚……每一道菜都蘊含著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烹調的智慧或特色食材,也包含了姜建國及其師兄弟們的辛勤付出。
在開發“民族餐”的過程中,還有意外收獲。在少數民族地區考察交流時,往往會受到熱情的少數民族朋友的歡迎,吹蘆笙、迎賓舞、敬酒歌等歡迎儀式非常獨特,這也逐漸被引入南寧飯店,成為“民族酒樓”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懊褡寰茦堑某晒χ幘驮谟阡秩玖藦V西少數民族的氣氛,一進到餐廳里就像到了少數民族的村寨一樣,食物也有獨特口味,讓人感覺不一樣?!苯▏f道。
隨著商務接待活動增多,“民族酒樓”這一品牌的知名度越來越廣,為南寧飯店創造了極大的價值。
從高端接待到市民消費,開創“小嘟來”
20世紀90年代,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如火如荼地推進,南寧飯店也緊跟經濟社會發展大勢,加快市場化的步伐。因此,在做好高端接待的同時,南寧飯店開始尋求拓寬消費市場,“小嘟來食街”的想法就在這種背景下誕生了。
“‘小嘟來就是大家都來的意思。”具有改革創新意識的南寧飯店人想到一個點子:把全中國東南西北的小吃聚在一起,大伙不用出廣西就能嘗遍全國美味。此時,50多歲的姜建國作為南寧飯店最有資歷的廚師之一,被委以菜肴開發的重任,負責制作“小嘟來食街”的菜單。姜建國笑稱:“‘小嘟來給了我最好的機會,因為這些(小吃)我從小就會做,所以沒啥難度?!苯Y果,“小嘟來食街”一開業就非常受歡迎,市民們甚至冒雨前來品嘗小吃,最高日銷售額達到12萬元,這一紀錄至今難以打破。
后來,南寧飯店還把“小嘟來食街”辦到了桂林、廈門、上海、青島等多個城市。除了小吃,還推出月餅、年貨等產品,“小嘟來”成為南寧飯店又一個特色餐飲品牌。
從2000年退休至今,姜建國仍然住在南寧飯店附近的老房子里,不時地關注著南寧飯店的變化。談及對南寧飯店的感情,姜建國說道:“說句老實話,這就是我的家,對她的感情非常深,可以說這里一磚一瓦的建設都有我們的參與,小嘟來食街原址的水溝都是我們親手挖的。”
從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從艱苦年代中辦“餃子宴”,到“廣西民族餐”,再到“小嘟來”,姜建國都是其中的經歷者、見證者和奮斗者。南寧飯店的餐飲就像是一壇酒,經過姜建國等前輩以創新、實干、奮斗的精神精心釀制,再經過多年的沉淀,“酒香”已經飄出了南寧這條“小巷”。相信在后來者的努力下,未來南寧飯店的“酒香”還會飄得更久、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