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波

化石是指保存在巖石里已石化了的古生物遺體和遺跡。古生物化石是地球遠古生命的記憶,它忠實記錄了地球上曾經發生過的主要地質事件和生命演化事件,是確定地層相對地質年代、劃分和對比地層的依據;是重塑古生物進化、地質環境及其變化、地球演化的證據;是進行地質研究和地學普及的實物標本。它可以幫助人類了解豐富多彩的古生物世界。可以說,沒有化石,人類不可能知曉地球的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歷程。

魚是目前公認最古老的脊椎動物,魚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首先進化為兩棲類,再由兩棲類進化成為四足爬行類,再往后才進化為哺乳類、古猿、直立人、智人,最后進化成為我們今天的人類。
胡氏貴州龍屬于四足爬行類,生存于距今2.37億年前的中三疊世,它是我國最早發現、研究、定名的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化石,也是原始鰭龍類在亞洲的首次發現。它對脊椎動物,特別是海生爬行動物的演化及古地理分布的研究有著重大的意義。
貴州龍化石是世界罕見的重大科學發現,珍貴的世界自然遺產,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
爬行動物的生殖方式分為卵生、卵胎生和胎生三種。貴州龍的生活年代為中三疊紀,其生殖方式目前主要的觀點認為是“卵胎生”,也有學者認為貴州龍為“胎生”。
在卵胎生的動物中,卵是在體內受精,胚胎在卵中發育,所需營養由卵中的卵黃供給,母體與胚胎發生的物質交換只有氣體,且母體不把卵直接產出,而是等到幼體發育完成之后直接生育幼體。這種進步的繁殖方式對貴州龍種群在地球上繁衍延續一千萬年起到了很好的保證作用。卵胎生動物的現生代表如鯊魚、鰩類和毒蛇等。
卵胎生和胎生的區別在于懷孕的個體中有無胎盤結構,這決定了胚胎發育所需營養物質的來源,胎生動物來源于母體,而卵胎生來源于卵黃。
我院有兩件成年雌性貴州龍標本,其下腹腔填滿了密密麻麻的黑色顆粒狀堆積物,其中一件標本母體腹腔內隱隱約約看見有脊椎和頭的胚胎影子?另一件標本則在母體外有剛產下的三條卷曲的小龍崽,母體腹腔中疑是留下了產出龍崽后剩下的蛋渣堆積物。這兩件標本是否表明,貴州龍母體剛產下卵還沒有來得及孵化或者龍崽還沒有完全孵化成型以及剛產下小龍崽,就被突如其來的災難凝固所保存。
這兩件標本如果通過對“蛋殼”厚度、蛋殼膜、礦物成份和氣孔分布等方面進行分析和研究后證明腹腔中有蛋殼(渣)的結構及化學成分,這將為揭示貴州龍是“卵胎生”提供最有力的證明。

化石是記錄遠古生物全部經歷的重要材料。我們現在雖然看不到貴州龍幼體是怎樣從母體生產出來的過程錄像,但是,這里有一件背壓保存的貴州龍懷胎分娩標本,其腹腔中懷有多條小龍仔,疑是正在生產,且幼體的尾部、身體及頸部已經產出母體外,頭部還留在產道口。化石標本清晰地顯示了貴州龍產仔的瞬間,記錄了貴州龍的分娩是貴州龍幼體尾巴首先從母體產出,然后是身體和頭,再現了貴州龍媽媽生產龍寶寶的過程。


貴州龍分娩時,幼體尾巴首先從母體伸出,這和現在的鯨是一樣的。作為用肺呼吸的海洋生物,頭部先出生就意味著死亡。(編輯/任偉)
本文胡氏貴州龍化石及文創圖片由貴州省胡氏貴州龍研究院、平塘胡氏貴州龍化石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