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闊 李國亮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蓋高樓和干其它任何事情一樣,都是基礎要牢固,基礎要牢固都要從前期工作做起,是實現的前提和基礎。作為新時代、新形勢下農業建設的工作者,建設高標準農田至關重要,做好項目前期工作是建成高質量高標準農田的前提條件。
一、選好專業設計公司
要選擇有專業資質的設計規劃公司,建筑行業(建筑工程)設計資質丙級以上,選擇經驗豐富、工作負責工作團隊勘測地形地貌,科學規劃設計,精準概算資金,合理布設項目工程。
二、科學選擇項目區
按照高標準建設規范和要求,項目區要求集中連片,水資源較豐富,水利灌排骨架工程具備,防澇有保證;當地政府和項目實施行政村農民群眾建設高標準農田積極性高、意愿強烈;平原縣地區建設面積不低于5000畝,丘陵山區不低于3000畝。受自然條件限制,單個項目相對連片開發面積達不到要求的,可在同一流域或同一灌區范圍內選擇面積相對較大的幾個塊地作為一個項目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的農田建設面積不低與500畝。且禁止坡度大于25度的區域、土壤污染嚴重區域、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退耕還林還草區開展高標準農田實施項目。一是公示公告,競爭立項。按照農田建設中長期項目規劃,在當地政府網站公示公告當年度申報高標準條件,競爭立項。愿意實施農田建設項目的鎮街,按照要求,積極召開轄區內有關建設高標準農田會議且當地農業基礎設施落后,農民實施意愿強烈且愿意籌工籌勞行政村,初步確定每鎮3-5個行政村。二是實地勘查,科學選址。通過實地走訪和勘查,與村組干部及村民交談、詢問,了解當地農民對基礎設施有關方面需求,實際勘測工程量,從而分析、評估、論證,確定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出項目概算,科學的進行項目實施地的選址。三是依據結果,確定區域。依據項目的實際勘察和結果及項目概算,科學的選取擬實施項目區域,確定實施項目的3個行政村,編制符合申報要求的項目初設方案及設計圖冊。
三、健全組織保障
為了切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由縣農村農業局局長和承擔項目實施的鎮街鎮長(主任)、項目實施村主任、項目實施單位負責人、項目實施監理單位負責人成立本年度農田建設項目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農田建設項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由主管農業農村工作的副縣長擔任本年度農田建設項目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主管農業農村工作的副局長任辦公室主任。重大事項召開農田建設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大會;辦公室負責日常的業務開展和檢查,主要抓項目進度、檢查工程質量,解決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等工作。
四、突出開發重點
高標準農田開發以農民為受益主體,扶持對象包括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及涉農企業與單位等。因地制宜選擇開發模式,實行國家引導、民辦公助的多元投入機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科學確定治理措施。對項目區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形成以生產路為骨架,田間渠道為網絡,防護林為保障,建成“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地平整、土肥沃”的農田新格局。在國家扶貧開發縣,扶貧、國土、水利等部門項目資金進行整合,根據需要,進行項目資金投入開發,積極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出其力、各記其功”整合支農資金,整合資金作為提升項目區建設層次,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舉措。積極探索以農業部門建設為平臺,多方舉措,共同發力,建設好新形勢下的高標準農田,使其能夠增產、增收,為農民創造可觀的經濟收益,達到農業開發的目的。
五、精確概算
一是堅持實地精確勘測,科學規劃。只有實地調研走訪,精確勘測,精準摸排,了解農民對農田建設的真正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作出科學規劃。按照“填平補齊,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確定項目建設內容,針對性地確定開發治理。二是按照行業凈額,精準概算。項目概算是設計最關鍵部分,依據要充分,投資估算要依據行業定額標準,結合當地的建筑材料、人工費用、水、電等市場行情科學估算,計算要考慮全面,計算要認真,不能漏算和偏出概算范圍,確保項目概算實際可行。
最后,一定要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編寫大綱據實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堅持按照上級部門印發的編制提綱進行編制,做到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科學設計,因地制宜,全面統籌規劃,指導思想要明確,組織措施要得力,項目選項要合理,工期安排要適當,措施切實要可行,確保項目申報成功。發揮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用,改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提升農民科技文化水平,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