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顯武 楊春紅 汪東杰

選址工作是養老服務示范項目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是實現前期需求調查與既定養老目標有機結合的關鍵步驟,是決定養老綜合服務體系能否順利落地的成敗之舉。本文以亞行貸款湖北A市養老綜合服務示范項目為例,介紹養老綜合服務示范項目選址的方法與流程。
截至2017年底,A市常住人口413萬人,60歲以上人口92.15萬人,約占總人口數的22.28%,遠高于全國和湖北省的老齡人口平均水平。為積極應對老齡化趨勢,解決養老產業面臨的問題,A市擬通過國際金融組織資金平臺的支持,充分利用國家和省的有關政策加快建設具有綜合服務與管理職能的各級養老服務設施,亞行貸款湖北A市養老項目是亞行首個在中國養老綜合服務領域投入的項目,申請貸款額度1.5億美元。亞行貸款湖北A市養老綜合服務示范項目共計新增養老機構、社區及日間照料養老床位和護理、醫療床位2643張,總建筑面積20.9萬平方米,總投資估算19.3億元。
選址工作為構建A市養老服務體系服務,覆蓋社區老年服務中心、失智老人養護院、老年病醫院和老年護理醫院、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化平臺、養老護理專業人才培訓基地等子項。
選址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A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年)、《老年養護院建設標準》(建標144-2010)、《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標143-2010)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國家相關技術規范、標準的要求。從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對建設項目選址進行綜合論證,做到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資源環境、基礎設施條件相適應。
(1)優先選擇人口相對密集,老年人口較多的區域布置。
(2)社區老年服務中心選擇臨近醫療機構設施的地段。
(3)老年病醫院、老年護理醫院及養護院、失智老人養護院選擇靠近生活服務設施完善的地段,并應保持一定的獨立性、避免干擾。
(4)選擇地勢相對平坦、無地質災害可能、自然環境較好、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場地。
(5)選擇交通便捷、方便可達及良好基礎設施條件的地段布置,但應避開臨近快速路、交通量大的交叉路口地段。
(6)遠離污染源、噪聲源及危險品的生產儲運區域。
項目選址采取現場踏勘、對比分析的論證方式確定,具體步驟如下圖。

項目選址步驟
(1)推薦選址。根據需求分析結果,相應的街道辦和社區提供轄區內閑置可利用資產,各職能部門(如民政部門)提供本單位旗下可利用閑置資產,共計為本項目推薦選址187處。
(2)現場視察。結合“三三理論”中各指標體系,對提供的備選點進行現場考察,關注其周邊環境、建筑物現狀、產權及業主意向等多方面因素。
(3)選址分析。對各備選點進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包括供需分析及備選點自身條件是否適合新建/改建等。結合現場視察情況,利用“三三理論”對各備選點進行定量分析。
(4)確定選址。經過綜合考量多方因素,對于選址覆蓋區域內有需求,現有場地滿足運營要求,可做為項目用地能明確產權轉移的選址確定為選址。
養老選址工作情況復雜且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選址工作不僅要體現前期養老需求調查的結果,而且是確定建設內容及規模、建設方案、運營方案、投資估算等工作的基礎,是科學構建養老服務體系的前提。為科學合理確定選址,本項目依照“三三理論”即自然屬性(交通系數、環境系數、配套系數)、社會屬性(人口系數、需求系數、競爭系數)、其他屬性(規劃系數、產權系數、拆遷系數),從多方面綜合考量,實現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有機結合。
按照“三三理論”各種屬性建立選址量化評價指標體系,對備選點進行定量分析,包括交通狀況、環境條件、周邊配套、居民密集程度,需求旺盛程度等,并對選址指標體系進行打分排序,其結果分為一級備選點、二級備選點、三級備選點。對于基礎條件較好,可操作性較強的備選點設為一級備選點,而基礎條件相對稍弱的備選點設為二級備選點,而對于有重大缺陷的備選點列為三級備選點。
以失智老人養護院為例,失智老人養護院有3個備選點(分別記為S1、S2、S3),按上述指標結合各備選點實際情況逐個打分。經過科學評分,分數占總分80%即108分以上者為一級備選點,分數占總分60%~80%即81~108分者為二級備選點,81分以下者為三級備選點,最終項目選點優先考慮一級備選點。其他各類選點方法同上。
經過計算,從173個社區老年服務中心備選點(城區95個、縣市區78個)中確定16個(城區11個、縣市區5個),3個失智老人養護院備選點中確定1個,5個老年病醫院和老年護理醫院備選點中確定2個,2個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化平臺中確定1個備選點,4個老年護理人員實訓基地備選點中確定2個備選點,最終從187個備選點中選取22處選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