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慶芳

那天,一輛救護車在河北邢臺市的公路上一路疾馳,它載著一位突發腦溢血的老人。救人如救火,它的車輪以最快的速度轉動著,它不能停,更不敢慢。萬萬沒有想到,在一個十字路口轉彎時,一輛貨車突然出現了。貨車也疾馳著,箭一般向救護車的腰部撞去。救護車在猝不及防中變成了一尊泥菩薩。
當時,一輛公交車正在路口等紅燈,剛才那一幕正巧被一乘客看到了,她一聲尖叫,把司機谷華棟著實嚇了一跳。但當他看到救護車側翻后的第一秒,已經扭過頭來,命令道:“快!所有的年輕人都下車!”聲音一落,他已經推門跳下車,沖向救護車。而車上的20余個年輕人,在司機的“一聲令下”之后,仿佛軍人聽到沖鋒號一樣,一個個以最快的速度下車,奔向救護車。
救護車已側翻,左側緊貼在地面上,車上的玻璃都碎了,碎片迸濺在四周,一片狼藉。救護車里傳出求救聲,但聲音并不清晰。此時此刻,最要緊的是把救護車上的人救出來。可是,當人們試著去開車門時,才發現唯一的門卡死了,根本拉不動。于是,大家決定先將車扶正。這時,集聚在救護車周圍的人越來越多,除了公交車司機和乘客,還有很多路人也趕來了。大家紛紛伸出援手,在救護車的車身上找到受力點,一起喊著“一、二、三”的口號,一起用力……
眾人合力,救護車很快被扶正。車上的五六個人被救出來后,都帶著不同程度的傷,其中有一位的男性頭破了,血不停地流。而那位患者,此時情況非常糟。醫生也受傷了,當他看到患者的情況,醫生來不及處理自己身上的傷,也來不及從救護車上下來,馬上沖周圍的人下“命令”:“快!將病人送去最近的醫院!快!”
正不知該如何是好的谷華棟立刻驚醒了。是啊,救人要緊。于是,他看一眼身旁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又發出號令:“快,大家幫忙將他抬到公交車上去!”大家聽了,也不猶豫,馬上抬著患者向公交車跑去。谷華棟一來到公交車上,便對車上其他乘客下了“逐客令”:“要麻煩大家換車了,病人情況非常危險,我得以最快的速度將他送往醫院。”
雖然遭遇了“逐客令”,但此時乘客都特別善解人意,他們以最快的速度下了車。司機待乘客全部安全下車后,馬上開著他的公交車,與其他伸援手的8個人,帶著與往日大不相同的使命,快速出發了。他一路奔馳,一路鳴笛,很快趕到了最近的醫院。在醫院醫護人員的安排下,腦溢血的老人被送到了急診室,救護車上不同程度受傷的人也很快得到了救治。
整個過程中,司機下過3次“命令”,醫生下過1次“命令”,他們不是有權力的人,但他們的“命令”都得到了積極的回應,那是因為這“命令”里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而他人的積極回應,也正是因為有一顆善良的心。并沒有誰領導了誰,也沒有誰服從了誰,在生命的危急關頭,指揮者只是聽從心的指揮。在這場救援中,善良的心才是最優秀的指揮員,不是嗎!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