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睿哲
最是情懷能動人,有情懷的人最能贏得朋友,助推成功人生。
敬一丹在央視工作時,總以謙卑的姿態表達自己,以欣賞的態度評價同事。對同事,她不吝贊美之詞:“有的主持人特別適合做益智型節目,比如王小丫,我是絕對做不了的。比如劉儀偉,我不知道他會不會做菜,但是他能講做菜,講得非常好,我就做不到。我喜歡和白巖松聊天,和他聊天火星四溢,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和水均益在一起,我自愧不如,因為他外語溜、視界寬。我還發現撒貝寧是‘為電視而生的主持人。”對自己,她卻時時充滿危機感:“我并不喜歡像我一樣在屏幕上那么沉重的、嚴肅的。當我發現自己接受新東西的速度變慢時,我會有些自卑。我一直都在努力跟上我的同事們,在他們面前,我只敢說‘我跟著。如果有一天觀眾不接受我了,我會下崗。我跟我的同事說,希望他們當我的諍友,當我不行時趕快告訴我。”
作為央視名主持,敬一丹虛懷若谷、卑以自牧、在欣賞中前行的情懷,著實動人。白巖松敬重地說:“我們習慣稱敬一丹為敬大姐,這不僅是因為她在我們幾個人中年歲最大,還因為她的確是大姐的樣子。敬大姐是我們心中最好的大姐,因為我家庭中沒有親姐姐,但是20年前遇到大姐時,我覺得很幸福,感覺她這樣的大姐才是真正的大姐。我一直用8個字形容敬大姐,利而不害,為而不爭。利而不害,就是做人方面,敬大姐給人以好處;為而不爭,就是做事方面,相互之間沒有競爭是假的,但我們的競爭方式是互相之間提合理化建議,讓對方的節目做得更好。”東方衛視主持人曹可凡也非常尊重敬大姐,他說:“她雖然年齡比我們大一點,資歷高一些,但跟大家很好相處。她真的是熱愛這個行業,只要見到優秀主持人,完全掩飾不住心中欣賞,哪怕不認識。她擁有非常好的品質、寬廣的胸懷。她在生活中特別隨和,即使對年輕主持也是持平等的態度。”
賈平凹當年的長篇小說《廢都》招致的爭議最大,其中文藝評論家李星對他批評最狠。起初,賈平凹害怕、焦慮、委屈、不解,甚至想辯解、澄清。但他轉而一想,好比運動員奔跑時,需要鼓勵,聽見不停加油會跑得更快,自己何不把好的批評當鼓勵當加油呢。于是,賈平凹開始接觸李星,認真聽取他的意見,和他成了好友。賈平凹在《朋友李星》中說:“他一直在關注著我,給過我很多鼓勵,但更多是在尋找我的短處,或憤然不滿,或恨不成器,但他從沒有譏笑和作踐過我。而我對他的批評雖臉上掛不住,有過尷尬,可總是當面不服背過身服,口上不服心里服,越挨批評越去請教,背了鼓尋槌,認作他水平高,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我們常說舉重若輕,輕了就有境界。賈平凹正是認識到文學是一輩子的事情,要有大的理想和胸襟,不要爭一時之勝,不計較受打擊,不要對批評膽怯和恐懼。所以他才會“把批評當加油”,放下身段,虛心接受,全身心接納,更是有著“背鼓尋槌”的大情懷,樂于和批評自己的人交朋友,勇于自動找批評。有此境界情懷者,可謂鳳毛麟角。
“微信之父”張小龍,工作和生活中是一個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的人,他不愛和人接觸,連開會很多時候都會找借口不去。但是上司馬化騰卻從沒有因為他的社交能力差和過于隨性,而放棄對他的用心。有一次開會,張小龍說自己起不來床,不去。馬化騰就讓自己的秘書叫他起床。張小龍提出怕路上太堵,會趕不上會議。馬化騰就干脆每星期都派車來接張小龍,逼著他去開會。2010年10月,張小龍突然給馬化騰發出一封郵件,建議騰訊做移動社交軟件。馬化騰很快就回復了郵件,在有著開發新的通訊軟件會對QQ造成威脅的情況下,馬化騰同意了他的建議。2011年1月,微信正式上線。
在有些老板那里,像張小龍這樣個性強,有點疲沓,開會都不想去的人,恐怕早把他給開了。但馬化騰很清楚他是個人才,他的價值在哪里。所以才會以寬厚包容的態度對待他,表現出尊重他人個性、不拘他人小節的格局和情懷,鑄就了老板和下屬“相互成就”的最好關系,微信屬于馬化騰,但是由張小龍創造的;張小龍創造了微信,但機遇是由馬化騰給的。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