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水水
升到大四,我知道快樂的日子所剩無幾了。
一年前,一位馬姓學長告訴我,學校是不會為難畢業生的,你只管把屁股撅好,等著學校來給你擦就行。毫無疑問他因為學分不夠,沒能如期畢業。現在,我們都管他叫撅腚學長。
撅腚學長的慘案驚醒了仍在大學醉生夢死的我。當時我還混跡于學校隔壁的網吧,每天回到宿舍,盯著只寫了標題的論文,主題是“心理學的‘行為研究”,大腦一片空白。
直到一位奇葩游戲伙伴的出現,讓我萌發了一個特別的想法:游戲里的玩家,是不是也可以去研究呢?
“這位豪杰,我看你名聲不凡,能與君相遇,定是吾命中的桃園結義之交。”
我的游戲名叫“不凡”,而這個滿口“古風”的家伙,是我在一款三國手游中的鄰居。玩家ID:諸葛村夫。玩家介紹:犯我老當家者,雖遠必誅。
“諸葛村夫”是個盟主,也像個老司機一樣,帶著我開荒發育,自然我也加入了他的“中華老當家”同盟。
人們在現實中習慣隱藏,不會將自己真正的想法托出。而在游戲中,因為隔著一塊屏幕,玩家往往會放下偽裝和戒備。因此研究他們在網絡中的行為和現實身份的聯系,正是我想要的。
沒想到,后來我真的在游戲里完成了畢業論文,最重要的是,還認識了一幫奇人。
“軍師”負責我們盟里的戰術和指揮,他游戲ID叫“謝謝廣坤”,是一個絕對的“探索型”玩家。平時我們在群里瞎聊時他不參與,但在分享游戲中的新套路、打仗的戰略時,卻異常興奮。
有一次,有個大盟想吞并我們,隨時會對我們發動進攻。這時軍師發了幾條語音。
“對面部隊數幾乎是我們兩倍,不能硬碰硬,只能劍走偏鋒。”“我要演一出戲,等會兒你們在群上拿劇本。”
劇本是這樣的:我們先在世界頻道假裝內訌、互相指責,將防守的部隊撤退,吸引敵軍深入。最終我們偷襲成功,對方全盟淪陷。
通過各種行為細節,我暗自揣測,軍師十有八九是個50歲左右的退伍軍人。這人平時很少和我們年輕人聊天,一說起行軍打仗的話題就開始了他的表演,在群里揮斥方遒。再加上他這《鄉村愛情》死忠粉ID,一個退伍軍人的形象已經在我腦海里定型了。
深夜,軍師上線。我馬上跟他私聊,把我的猜想和論文取材之事一股腦說完。
軍師愣了幾分鐘,給我發來一堆哭笑不得的表情,并附上一張他穿白大褂的工作照。哦,他是一名法醫,還非常年輕。
接著軍師用了6段60秒的語音,給我講述了一個從小夢想當兵的少年,因為父母的極力反對,不得不棄軍從醫的故事。在群里吹噓的軍事知識,以及在游戲里的戰術,都是他作為業余軍事迷的愛好罷了。
“每次把瞎想的戰術實現,我都會偷偷去撮一頓好的。”說完,軍師配發了一個吃撐的表情。
游戲中,女性玩家永遠是珍稀動物。女王是我見過的最特別的女性玩家,沒有之一。
她是盟里的考勤官。為了提高我們的積極性,她親自記錄全盟幾百號人的打仗情況,匯總成Excel表發群里。就連情人節,她都在一個挨一個地問我們戰績情況。
游戲中的其他女生要么是賣萌、撒嬌,要么就是高冷不理人,認識了女王后,用兩個字可以概括她在游戲里的風格:認真。
在游戲的賽季末,只剩下我們和另外兩個勢力,共同爭奪最高榮譽——“征服”。
有天晚上,盟里的一位新人被搶了地盤。女王看到后,理論不成,一如既往霸氣地將對方淪陷了。沒想到,本來兩個人的土地紛爭,最后變成了影響全局的導火線。
被女王打的那個人,是他們盟的老成員,還煽動情緒說我們不遵守協議。原本我們打算要聯合其中一方,現在雙方僵持不下,最后很可能會變成我們以一敵二。
第二天一大早,女王在群里發了一大段文字道歉,一時沒人敢接話。
我私聊女王,怪她太鄭重其事,把兄弟們都嚇到了。女王第一次用語音回復了我,說因為她一時沖動,讓所有人都可能拿不到“征服”,一賽季心血毀于一旦,過意不去。
我私下猜測,像女王這種雷厲風行、敢作敢當的作風,現實中肯定是個大公司的女高管。沒想到,她的真實身份竟然是一名研究生,甚至沒有走出校園去實習過,不過身為班長,她的確對考勤制度很有一套。
現在想想,我當初加入“中華老當家”應該是被盟主給套路了。
好幾個老當家的成員都是被盟主用同一個套路拉進盟的:被他的古文吸引,然后被帶著開荒發育。
“相識一場是兄弟,兄弟有難,必兩肋插刀!兄弟,想不想與我共征天下?”毫無疑問,他拉攏我們的臺詞也都是這句。
盟主一直是這種畫風,而且每次大戰前,他都會洋洋灑灑寫一篇文言文,有時寫文言文還會穿插英語。一開始我也不太理解為什么要寫,直接打不就完事了。他說:“這是一種儀式感,是一種戰爭藝術,士氣就是這樣產生的。”
我一直懷疑他是醉心文學研究的大學教授。而且他是那種社交型的玩家,每天都沉迷于如何拉新人進來,也常常和盟友談天論地。
這類玩家現實中大多數也是個“不聊天會死星人”。但看完盟主后面的操作,我陷入了迷惘。
女王事件之后,我們的處境變得很尷尬,盟里的氣氛越來越緊張。但盟主一直不慌不忙,只說了句:“莫慌,小事何足掛齒,等我消息。”
第二天,敵盟的部隊居然全撤了。
明明前一天還劍拔弩張,第二天卻風平浪靜。我們追問盟主退兵的妙術,他卻順勢開始了古文表演:“哼哼,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大家自然都不滿意,非要他全盤托出。盟主無奈,解釋說:
“我給了他們兩個選擇,要么退兵,進行三方會談,我可以吃點虧;要么我就扔硬幣聽天由命,帶領全部人只打一邊,那就看哪邊倒霉了。他們兩個盟都不敢冒險,自然就退兵了。”
所有人都被盟主的操作震驚了。方法確實很簡單,卻從未有人想到。
熟讀文言文,會拉攏人,還舌戰群儒搞定外交局勢,我唯一想到的畫像居然是諸葛亮。
我這次干脆就不猜了,直接去問盟主身份。盟主二話不說,發了個小視頻過來:金發、碧眼、白皮膚,還說了句“Hello”。
等等,外國人?這反差也太大了吧,一個外國人,還會文言文,一時間我還沒反應過來。
“我不是教授,來中國好些年了,一直在北京的大使館工作。我非常喜歡中國文化,所以我也自學了文言文,游戲也挺喜歡玩。”
等等,盟主是一個“外交官”?怪不得他的外交天賦滿點,談判手到擒來。
我不知道游戲能給我帶來什么好處,我只知道,在游戲里的這段經歷、認識的這群有趣的人,已經成為我今后彌足珍貴的記憶。
希望我們能一直這樣走下去,也許之后還能跟歪果仁盟主學寫文言文,跟軍師討論各種奇葩戰術,和女王一起拿個“征服”,也許還有其他“戲精”玩家呢。
在鬧得熱火朝天的群里,我留了句話:“下個賽季,我們繼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