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鵬
一次,報社發表了一張立夏時節農民忙著插秧的新聞照。圖片里的農民插秧跟我們印象中的方式不同,不是退著插秧,而是站在插好的秧前面。新聞一發出,就引發網友的熱議,認為這張圖片又是一張擺拍照,涉嫌為新聞而造。
小莫一家看到這個新聞,也覺得很好玩。父親說:“我以前種過田,都是退著栽,沒見過有往前走的。真這樣栽,不把稻秧都踩壞啦。”小莫仔細研究了圖片,沒有發現修圖的痕跡,所以沒有輕易發言。他立馬打開電腦,用搜索引擎查到相關的新聞。
一會兒,他把大家都叫到電腦前,打開一段采訪視頻。原來這是一種新型的水稻品種生產試驗。 傳統的插秧方式為整行距退栽,而拍攝的這塊稻田栽插的水稻則采用的是水稻寬窄行栽培方法,這種方法有利于通風透光,提高水稻產量。插秧人站在寬行向前插秧,可以減少人為腳印對稻田平整度的影響,提高稻田秧苗栽插質量。為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近年來農技人員一直在進行水稻寬窄行栽培方法推廣。
父親不禁汗顏,連連點贊道:“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真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小莫贊同道:“對。以前人們認為千里通話是天方夜譚,可電話出現后就顛覆了這種刻板印象。我們不能用老思維看待事物,得用發展的眼光審視一切,才能與時俱進,不會鬧外行笑內行的笑話。”
(編輯/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