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先圣
我總在想一個問題:我來到這個世上的意義是什么?我一直沒有想出答案,就告誡自己,找不到來世間的意義,就努力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
一家媒體請我用一句話表述自己的人生態度,我說:“不論做什么,我從來都沒有灰心過。”一個青年問:“我為什么總是失敗?”我說:“那你就要重新為心中的成功和目標定義。”哪一個關鍵詞是成功的天敵?懈怠、懶惰、氣餒、放棄?在我看來,對任何事情的厭倦,不思進取,是人生成功最大的天敵。我常對青年朋友說,永遠不要有走投無路的想法,當你感覺無路可走的時候,就閉上眼睛。一覺醒來,你會發現,原來世界依然如故,你完全可以重新開始。
把事情做到極致,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為你的人生有遺憾而煩惱,人生的滋味,其實恰恰在這留有遺憾的不完美中,這就是人生的回味悠長啊。羅素說:“你相信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別完全相信它。”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也不會有完美的事物,如果完全相信什么,就真的會距離真理越來越遠。
古人說:“君子落得君子,小人枉為小人。”意思是:做君子,不要另外多做什么事,也無須特別下什么功夫,本分、坦蕩,自然就是個君子。小人要動心機,使手段,什么沒撈到,反而落了個小人之名。這用意是:做小人不劃算,不如做君子。只要不把別人當傻瓜,你就不會做傻事;只要不把自己當成一個聰明人,就不會上當受騙。被騙的,都是自以為聰明的人和貪心的人。
為什么讀書?我對讀者朋友們說:每一本書,都是一個世界,你拿起一本書,你就到達了一位圣賢的身旁。閱讀的沿途,每一個拐彎處,都站著一位給你指點迷津的先哲,你會從圣者的目光里,獲得智慧和前行的方向。
人的一生,誰敢拍著胸口說沒有跌過跟頭,只不過不同的是,有人跌了跟頭,從此一蹶不振,萬劫不復;有人跌了跟頭,從此大徹大悟,再也不重蹈覆轍。
有人說,人生真是如戲,感覺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我說,不對,人生每一天都是正式的盛裝演出,戲劇都會有腳本,都會有彩排,而人生沒有。所以,一個人假如把人生當演戲,總認為會有糾正的機會,必然會不斷犯錯,最終不可救藥。人生沒有彩排,更沒有再來,只有每一刻都精益求精的人,才會成為真正的贏家。
一個朋友今天說:“認識你好多年了,一直感覺有一雙強有力的手,在后面一刻不停地推著你向前走。 ”我說:“我也這樣感覺。”可是,我知道推我的那個人,不是別人,是我自己。有人問我:“你的人生拿什么做本錢?”我說:“樂觀,我的人生詞典里沒有悲觀厭世,我總相信自己有大好的前程在未來等著我。”
青年進入社會之后,就開始努力建立世俗的堤防,直到把自己圍得水泄不通,徹底與世隔絕,那些成年人會說你再也沒有鋒芒了。但是,我要說的是,當你把幼稚和錯誤都關在門外之后,真理也就把你拒之門外了。憤世嫉俗者,大多是空想家,極端自私,沒有什么能力卻又自命不凡,其實百無一用卻認為懷才不遇。
文學藝術的靈感從何而來?它們都隱藏在你經過的每一個路口,每一燭燈火,每一場雨后,還有,你經歷的每一個挫折,每一個失敗。
蘭渚山下,有一個“退筆冢”,那里埋著智永禪師生平用過的毛筆,整整5大筐。那種苦心,那種堅持,激勵著一代代學習書法的人。而就在這個“退筆冢”不遠,就是一代書法巨匠王羲之的墳塋。
水遇到大山,沖擊一次,如果不能把山沖垮,就會繞道轉彎,選擇新的方向,最終一定會找到出口,匯入壯闊的江河,這是水的智慧。所有的體面,幾乎都是透支累積起來的。所以,當你渴望擁有體面與尊嚴的時候,就要準備好超越一般人的付出。
向別人問路,你不會找到答案,因為,別人能告訴你的,只是自己熟悉的方向。很多落魄的人,讓人可憐,更讓人可恨。他們在我面前,淚眼汪汪地訴說自己一個個的無奈與無助,可是,我卻分明清楚地看到他們的人生周圍一個個密密嚴實的籬笆。刻意地把自己與世隔絕,你怎么會有一絲一毫的機會?
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一定埋藏者不愿人知的脆弱,但你不能一味沉溺在傷痛之中不能自拔,只要懷抱堅強,相信美好,就會在憂傷的影子下找到世界動人的光彩。世上沒有忍受不了的苦難,只有深不可測的陷阱和讓人昏頭的幸福。我喜歡作家這個職業,因為我知道,任何一個人的肉體遲早有一天都會消亡,但是,作家卻可以通過自己的作品而不朽。
有人說:“為什么我的生活都是些意義不大的碎屑小事?”我說:“沒有那么多的驚天動地和轟轟烈烈,一定隱忍著把你當下的事情做好,幾年下來,你會發現,你已經距離你的目標不遠,而你的生活有滋有味、豐富多彩。”不論你付出了多少,當你不再求生活的回報的時候,你就已經得到了最好的回報。所謂強者,就是那些永不服輸的人,即便被生活撞得千瘡百孔,依然勇往直前。而弱者,是那些低下了頭的強者,向生活俯首稱臣,從生活的大道退居一側,看著強者的旗幟從面前掠過。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