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少蕊
古人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多年后的今天,有一群人讓壁畫里的人“走了出來”,這些人一出場,就驚艷了觀眾。他們高冠環佩,顧盼間流露無雙風華;他們羅衣飄飄,輕輕搖曳好似云上仙人。這群“從壁畫里走出來的模特”就是漢服界大名鼎鼎的“中國裝束復原小組”。而團隊的創始人劉帥,卻是因為一次不經意的與漢服的邂逅,才有了我們今天的視覺盛宴。
劉帥從小就對美術很有天賦,長大后終于如愿以償地考入了一所美術院校,學習了自己最愛的美術專業。在他還在上大學期間,有一次的美術欣賞課上,老師特意找出了一些古代名畫作品讓大家賞析。其中有山水畫,也有一些人物畫,在幻燈片一一呈現時,同學們興致高昂,細細品味著這些古畫中的山水人物之美。不經意間,劉帥的目光就被一張圖深深吸引了,圖片上的人物形態各異,而此時讓他心靈微微一震的,不是畫中人物,而是他們色彩艷麗的服裝。這是我們古人的服裝嗎?怎么會如此驚艷?而為什么現代社會這種服裝很少見?瞬間,一連串的問題就開始潛入他的腦海。
課后,在得知這種服裝正是我國的漢服之后,劉帥就在網上查找關于中國漢服的相關知識。而令他失望的是,這方面的資料少之又少,除了古畫與博物館,其他地方基本上就很難見到漢服的影子了。當天晚上,劉帥久久不能入睡,滿腦子都是漢服的影子,那些畫中的人物如幻燈片般不斷地在他的腦海里上映。劉帥心想,古人這么美的服裝就只能停留在歷史里嗎?有沒有可能讓它繼續復原,并且傳承下去呢?這個念頭一出,連他自己都為之一震,不管能不能,先試試再說。
從那以后,劉帥就從一個美術生真正地轉化成了一名漢服研究者。但一個人的力量還遠遠不夠,劉帥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同學朋友之后,很多人都不看好,甚至對他嗤之以鼻,但同時,他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2007年,21歲的劉帥就和這些支持者一起,成立了“中國裝束復原團隊”。
成立團隊容易,但后續的工作開展并沒有那么一帆風順。因為要還原古代的服飾,第一步就是考據。但是古書的記載、出土的文物,都太少了。加上紡織品面料易損,沒有經濟價值,成了鮮有人問津的考古盲區。
然而,稀少的資料,沒有嚇退這群熱血逐夢的年輕人。為了尋找原材料,劉帥帶領他的小伙伴們硬是千辛萬苦地追到蠶絲的原產地去搜集原材料。為了給古裝染色,小組成員們研究了多種草木染法,用古法上色、固色。
在一件成衣出現之前,他們失敗了成百上千次,換來的卻還是眾人的不理解。對此,他們依然沒有放棄,而是走近大眾去進行科普,讓大家先了解漢服,再去評價它。
慢慢地,劉帥和他的團隊們開始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他們的團隊也日益壯大。如今的復原小組,也增加了南朝、桑纈、朝代復原體驗,讓人們親自試穿,近距離地感受漢服的美。
11年來,劉帥和團隊的成果終于得到了認可,英國LION TV慕名而來,誓要將這種極美的中國服飾推薦給全世界欣賞;與此同時,他們的成果也得到了我國外交部的高度認可,在中日韓傳統服飾展演上,這些小組代表們受邀代表中國展示了中國傳統漢服真正的魅力!
一次偶然的邂逅,讓劉帥與漢服結下了不解之緣,而之后的成就,卻源于他和隊友們多年以來對夢想的執著與堅持。每個人都有夢想,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欠自己一個開始,以及開始后的那份不忘初心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