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果 郭芳芳 江蘇省理化測試服務中心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是谷物等制品中的常見的一種污染性真菌毒素,是日常飲食中常見的污染霉菌毒素之一;因此靈敏、快速、準確的分析方法對保護人類健康至關重要[1]。在檢測工作中小麥粉中的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都是有檢出的。如果食用過量的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會對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影響并會導致厭食、腹瀉、嘔吐等中毒表現,故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又稱為嘔吐毒素。薄層色譜測定法、免疫親和柱結合高效液相色譜法、同位素稀釋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是檢測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常用的方法[2]。本文使用免疫親和柱結合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小麥粉中的嘔吐毒素,能很好地滿足實驗分析標準。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免疫親和柱、紫外檢測器或二極管陣列檢測器(Agilent高效液相色譜儀)、超聲波、渦旋振蕩器、離心機、真空壓力泵與玻璃注射器。
標準儲備溶液(25 μg/mL):移取1 mL標準儲備溶液于1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至刻度線,并存放于4 ℃的環境中保存。
標準工作溶液配制:準確移取適量的配制好的儲備溶液,用10%乙腈分別稀釋成濃度為0.1、0.2、0.5、1、2、5 μg/mL的標準工作溶液。
(1)提取:稱約2 g(準確到0.001)的樣品,加入10 mL水渦旋混勻1 min,并超聲后離心,取2 mL上清液。
(2)凈化:將真空壓力泵與玻璃注射器相連接,先將低溫保存的免疫親和柱恢復至室溫,再插到玻璃注射器上,待柱內原有液體流至柱體下端1 cm左右后,將2 mL上清液轉移至柱中過柱,直至空氣進入柱中[3]。用離子色譜水淋洗親和柱,直至空氣進入柱中,抽干免疫親和柱,棄去全部流出液。
(3)洗脫:準確加入1 mL甲醇洗脫免疫親和柱,并收集全部洗脫液至試管中;渦旋30 s混勻溶解殘留物,用0.45 μm有機濾膜過膜,收集甲醇洗脫的濾液于進樣小瓶中以備進樣。
3.2.1 液相色譜條件
流動相為甲醇∶水(1∶4);流速0.8 mL/min;檢測波長218 nm;柱溫35 ℃;進樣量20 μL;液相色譜柱為C18柱(填料粒徑5 μm,柱長150 mm,柱內徑4.6 mm)。
3.2.2 樣品的檢測
根據以上液相色譜條件進樣20 μL,采用峰面積定量,保留時間定性,求出小麥粉中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的含量。
免疫親和柱結合高效液相色譜法根據色譜條件,得到沒有拖尾、分離度良好的標準色譜圖[4]。
相關系數及線性回歸方程是根據5個色譜標準點峰面積。以3倍的檢出限定義為定量限,在該色譜條件下,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的回歸方程、相關系數及定量限見表1。

表1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的回歸方程、相關系數及定量限
本方法采用檢測小麥粉中的DON,結果顯示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有檢出。小麥粉中DON含量為120 mg/kg,回收率為90.6%,RSD為2.1%。
使用免疫親和柱凈化結合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小麥粉中的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方法靈敏、快速、準確,處理樣品時工作量小,為檢測人員檢測其他谷物中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