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摘 要:2016年,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美麗特色小(城) 鎮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特色小鎮立足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的全新發展模式。由此,全國的特色小鎮建設迅猛推進。文章將對珠海市金灣區特色小鎮建設問題進行詳細的研究,并以糖文化創意園規劃設計為例,結合金灣區的特點,探究糖文化創意園建設的有效建議和策略,為金灣區特色小鎮建設提供建議。
關鍵詞:金灣區;特色小鎮;糖文化創意園
特色小鎮發展能夠拉動地區經濟增長,是推進城鎮化建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是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發展,位于珠海市西部的金灣區迎來了創新發展的重要機遇。在建設金灣區特色小鎮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因地制宜,根據金灣區的特點挖掘特色資源,提高城鎮化服務水平,強化特色產業支撐,還要以人為本,構建宜人的生態環境,打造產業、旅游、文化三位一體的特色小鎮,展現金灣區的新面貌。
一、我國特色小鎮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大力支持特色小鎮建設,截至2018年2月,全國兩批特色小鎮試點403個,加上各地方創建的省級特色小鎮,數量超2000個。一些旅游、文化、體育等不同主題的小鎮開始崛起,為縣域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譬如浙江的云棲小鎮,聚集了一大批互聯網科技企業,成為國內重要的大數據科技創業源地;冬奧會承辦地之一的張家口崇禮冰雪小鎮,憑借大型賽事與地方特色,發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冰雪產業。但是,特色小鎮的建設過程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特色不夠鮮明,存在千篇一律的現象
在特色小鎮的建設中,好多地區都積極性應國家的號召,但是缺乏建設規劃,對特色小鎮的建設概念不清晰、定位不明確,急于求成,導致出現大量復制仿造現象,沒有自己的特色,小鎮的健身資源沒有充分利用,旅游、產業、文化等功能不能完全體現出來,失去了特色小鎮的真正內涵。
(二)缺乏特色產業支撐,阻礙特色小鎮的發展
許多地區在建設特色小鎮的過程中,缺少特色產業支撐,只有光鮮的外表,沒有發展的后勁。有的地區盲目發展,急于求成,沒有構建穩定的產業根基,從而阻礙其可持續發展;有的地區在建設的過程中,產業疊加功能不足,旅游、產業、文化不能夠進行有效的融合發展。比如,一些工業型的特色小鎮,只有一些工業遺址作為旅游參觀項目,沒有優美的環境來吸引更多的游客;有的地區在建設特色小鎮的過程中,房地產開發過度,導致其失去了原有的特色。
(三)欠缺保障機制,特色小鎮產城融合不足
當前許多特色小鎮的建設都是政企合作機制,有些地區出現政府主導建設,市場機制扭曲的現象;有的地區由于建設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的支援,投入資金不足,阻礙其建設進程;有的地區在建設的過程中,沒有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和監督機制,建設成果不理想;有的特色小鎮在建設過程中,物業管理方面缺乏完善,導致特色小鎮運營期間管理陷入無秩序狀態。另外,在特色小鎮的建設中,過于注重產業平臺建設、產業項目引進或者投資、產值和利潤等方面,而忽視了小鎮公建設施的同步配套建設,導致特色小鎮產城融合度不足,小鎮生活品質不高,降低了對高端人才、創新人才的吸引力,從而影響特色小鎮的競爭力和最終生命力。
二、金灣區特色小鎮建設優勢
(一)歷史悠久,特色鮮明
特色小鎮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在發展的歷程中,其產業、環境等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沉淀,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糖文化創意園為例,紅旗鎮的糖廠是珠海的“五大糖廠”之一。1955年,廣東省在平沙創建了廣東省國營平沙機械農場,由于此地為鹽堿地,不適于種植莊稼。隨后根據當地的土壤條件進行甘蔗的種植,并且形成規模,建成平沙糖廠,后相續建立了五山糖廠、白蕉糖廠、乾務糖廠和紅旗糖廠。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珠海的甘蔗種植地逐漸被工廠、魚塘等代替。2003年,紅旗糖廠宣布破產,但是紅旗糖廠的遺址一直保留至今,慢慢孕育出了糖文化。糖文化創意園的建設規劃是依托糖文化和周圍的農業生態系統,建立紅旗糖文化博物館、沙脊基塘農業體驗區等,并最大程度地保留可利用的建筑,包括富有年代記憶的紅磚外墻,打造一個具有教育意義的文化旅游創意園區,賦予其新舊交融的糖廠文化形象。打造以糖文化為核心,集生態、文化、旅游于一體的特色小鎮。
(二)地理優越,投入充足
珠海充分運用粵港澳大灣區加速融合發展的優勢,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引進一批更優質的創新要素,同時,結合珠海區域發展實際,保護地方民俗文化資源、生態環境資源,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并且,紅旗糖廠位于珠海市金灣區紅旗鎮,北側與斗門區隔雞啼門水道相望,南側與紅旗鎮城區為鄰,東距珠海市中心約20公里,距澳門13海里,北距斗門次中心城區13公里,南距珠海機場10公里,西距高欄港區14公里,距珠海港24公里。優越的地理位置為“塘糖小鎮”奠定了發展文化創意園的基礎。同時,整個糖廠文化創意園總投資達3.5億元,建設資金充足,為特色建設提供了保障。
三、金灣區特色小鎮建設策略
(一)政策引領,科學規劃
國家政策的支持是特色小鎮建設的首要條件。國家政策主要包括土地政策、財政扶持、保障政策等,政府要在建設的過程中積極發揮引領作用,為特色小鎮的建設保駕護航。在土地政策方面,政府應該鼓勵并支持特色小鎮將其土地進行有效開發利用,對產業升級用地進行優先安排。在政府的財政扶持方面,應設立特色小鎮發展的專項資金,并降低其貸款利率,同時引導社會各界對特色小鎮建設項目進行資金扶持。在保障政策方面,政府應對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的交通、產業、服務、網絡等方面進行及時的供給與支持,營造積極開放的市場環境,實現環境、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協調發展。
在政府政策的引領與支持下,特色小鎮的建設需要根據地區的特點進行科學的規劃。在總體規劃的引領下,還要結合生態保護、歷史傳承、農地保護的要求,完善其規劃體系,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協調發展。在特色設計中,應該堅持藝術創意和科技運用相結合;在基礎設施、環境景觀、配套服務方面,應該全面應用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緊湊城市等各種先進理念,既要達到國際化、現代化標準,又要堅持創新特色,留住鄉愁,吸引創客,彰顯魅力。以糖文化創意園為例,對舊址進行調查,根據其現狀進行改造,應最大程度保留糖廠建筑及富有年代記憶的紅磚外墻,并融合糖文化,打造一個具有教育意義的創意園。同時,創意園還包括休閑娛樂、運動場地、藝術教育、特色餐飲等,滿足游客吃喝玩樂一體化的要求。
(二)資源挖掘,打造特色
特色小鎮的建設主要是依托本地的資源進行開發,走出一條因地制宜的發展之路。應利用產業技術外溢和消費經濟、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需求,引進創新力強的領軍型團隊、成長型企業,建設環保、健康、旅游等現代特色小鎮。堅持差異定位、細分領域、錯位發展,彰顯自身特色。金灣區特色小鎮建設具有地理資源、歷史資源、資金資源等優勢,應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充分把握其區域優勢、資源優勢等,將居民、產業、生態等有效融合,同時,挖掘各種優勢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拓展,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并且,根據地區資源進行分類發展,強化其功能的疊加,包括旅游、文化、社區等功能。打造居住環境優美、歷史文化濃郁、生活品質高檔的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建設突出的就是特色。就糖文化創意園為例,歷史特色方面,紅旗糖廠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糖文化,在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元素,對糖廠建筑進行改造建設,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如建設紅旗糖文化博物館,在博物館中向游客展示紅旗糖廠的歷史,甘蔗的種植與應用,并融入耐人尋味的歷史故事,讓游客充分感受到糖廠的歷史文化魅力,打造嶺南水鄉風格的“塘糖小鎮”。同時,不僅要傳承傳統文化,保護好歷史碎片,還要積極塑造產業文化和創新文化。在旅游特色方面,在創意園內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廣場秀,如建設創意園中央公園,在公園中有現代化的燈光秀、懷舊的電影展、特色歌舞表演等,將本地的特色與現代化的文化緊密聯系在一起,讓游客在互動體驗中留下深刻的記憶。
(三)產業支撐,產城融合
產業的支撐是特色小鎮發展的動力,在特色小鎮建設中要突出產業培育,加強產業與城鎮的融合發展。挖掘特色小鎮的傳統產業,并引進新型技術,引導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把握地區經濟的發展方向,開發新型產業,創建規模化的產業群,帶動地區人口就業,拉動地區經濟的發展,為特色小鎮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同時,引導社會資源參與特色小鎮產業發展,發揮小鎮的優勢,打造特色產業,圍繞產業聚集,填補產業鏈的空白,促進產業發展與城鎮化的良性互動。
紅旗鎮的原有傳統產業是農業,在特色小鎮的建設過程中,紅旗鎮的產業發展要穩定農業收入,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基地,比如“四果一花一菜一桑”產業,大力發展種桑養蠶等7個種植示范基地。打造生態循環農業示范鎮,逐步實現農業轉型升級。在紅旗鎮的新型產業發展過程中,可以依靠特色小鎮建設,大力發展旅游業、餐飲業、教育業等,如糖文化創意園的發展中,建設婚慶基地、商業綜合體或者文化博物館綜合景觀區。糖文化創意園將與三板生態濕地景觀區、沙脊基塘農業體驗區、廣發休閑漁業垂釣區、廣益水鄉民宿休閑區以及四村沿河十里花堤等旅游景觀項目共同組成 “塘糖小鎮”,形成集文化宣傳、風景觀光、農業體驗以及鄉村民宿為一體的鄉村特色小鎮旅游項目,增加經濟轉變的路徑和手段,在市場機制的引導下,因地制宜,打破城鎮化建設的壁壘,實現產業發展與城鎮有效融合。
參考文獻:
[1]方應波,易文芳,湯銘春.特色小鎮發展模式與政策思考[J].商業經濟研究,2019(10):141-144.
[2]曹勐.鄉村振興與特色小鎮建設產業融合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1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