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瑩 劉雪原



摘 要:新農村景觀設計是當今的一個熱門話題,新農村景觀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傳統地域文化在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傳承并創新是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文章以新農村發展為背景,探討中國地域文化下的新農村景觀設計,分析解讀地域文化特色特征及其價值,并對其中的景觀小品進行剖析。
關鍵詞:新農村景觀;文化旅游;景觀小品;地域文化
一、研究背景
自2005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以來,我國新農村景觀建設就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并持續飛速發展。建設美麗鄉村是人與自然、生產與生活、物質與精神、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工程,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體現。
在新農村景觀建設中,要注意文化的設計應用,構造出一個有文化色彩和生活氣息的新農村景觀。這樣的新農村將各有各的特色,既有明顯的地域特征又有獨特的人文風情。然而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人口不斷膨脹,文化景觀和鄉土生態景觀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二、設計原則
在創造新農村景觀特色時候,要遵循適度原則,以人為本,保留其本身的特色,將新農村景觀與自然環境相結合,吸收提煉當地的傳統文化,體現新農村景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本著生態原則,在新農村景觀設計中,盡量節約節能,采用可再生材料來制作景觀小品,也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可以引導和加強人們的生態保護觀念。
目前,我國新農村景觀建設存在一定的誤區,部分新農村失去了鄉土特色,為了經濟的發展一味地模仿成功的案例,卻忽略了自身的環境和生態條件。地域性還體現在植物的運用上,南方和北方要種適合當地生長的植物,并且充分利用當地的植物,這就是資源的變相利用。我國的南北方景觀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北方的景觀大多雄偉壯麗,建筑上用色大膽,色彩艷麗,對比度強;南方則秀麗柔美,色彩上清新淡雅。植物地域性主要表現在受氣候和地形影響,因此造就了各種各樣的鄉村人文景觀。
三、地域文化歷史
中國幅員遼闊,在歷史的發展長河中,56個民族辛苦耕耘,創造了各具特色的景觀環境和民族風情,這都是各個民族勞動智慧的結晶。在美麗的景色和美好的民俗文化的背后,人們都付出了數不盡的汗水。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下,因此產生了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這都是影響各地鄉土文化、風土人情的重要因素。地域性帶來的差異,給予了設計師獨特的設計靈感來源。
景觀設計文化中注重對歷史文化的挖掘。歷史的文化多種多樣,例如建筑、古樹、街道、祠堂等,還有歷史傳說和風土民情。美麗鄉村的名字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南京浦口的不老村就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感念于老山腳下一對戀人的愛情,于是設法讓老樹不老、泉水不竭,讓居住在這里的人長壽不老、愛情不老,該村由此得名不老村。由于美好的寓意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很多游客慕名而來,這就成了一個朋友聚會、情侶約會、家人假期放松的一個很好的選擇。南京江寧的世凹桃源取名也是別有寓意,聽起來就像世外桃源,給游客一種人間仙境、隱居山林、悠然自得的感覺。世凹桃源周邊旅游資源豐富,山水資源獨特,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提起世凹村,人們就會想到牛首山和岳飛。世凹原名大世凹,抗金英雄岳飛奉令收復建康,在牛首山處大戰金兵,收復了淪陷已久的建康城,岳飛將部隊駐扎在世凹村。由于這一帶三面環山,屬山凹地形,于是人們將此處稱為“大師凹”,這既指岳家大軍、主力之師駐扎之地,也意指在此大敗金兵,迎南宋小朝廷班師回都。后人因“師”字籠罩著戰爭戰亂之氣,便將其改為“世”,寓意太平盛世之意。與牛首山相鄰的世凹村桃花漫野,景色秀美,游人如織,才子佳人吟詩作賦,佳話頻傳,享有“世外桃源”之美譽。
四、景觀小品的設計方法
景觀小品在新農村景觀設計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不僅具有觀賞功能,也具有實際的利用功能。正所謂“細微之處見大局”,景觀小品雖然體量小,但是它具有源遠流長的象征意義,并且增強了公共空間的互動性、交流性。人們可以根據景觀小品了解自己身處地區的文化,并產生美好的聯想,這就是景觀小品和游客的情感互動。古村落常常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設計師們會將它們進行提煉和景觀的物化處理,以雕塑等景觀小品的方式展現出來,使游客有個直觀的感受,更好地融入當地的風土人情中。世凹桃源世代平安離不開岳飛這個大英雄,在村子里可以看到岳飛的雕像(圖1),雕像底座上還刻寫有當年的英勇事跡,使游客們在放松心情享受風景的同時感受該地的文化和歷史文脈。風景美麗的地方到處都是,只有文化才能銘記在人們心中。
好的景觀小品注重地方傳統,強調歷史文脈,設計師們應該將所處的地區歷史文化和特色融入其中,吸取當地的藝術語言符號,采用當地的材料和制作工藝,創作一個有地方特色的環境藝術品。鄉土氣息的小品反映著鄉村居民的勤勞耕作、聰明智慧,鄉村文化旅游景觀空間中的小品景觀可以對村民的日常生活的一個小片段進行提煉再加工,形成生動的景觀小品,將地域文化、自然環境和現代材料、技術、造型手法、工藝色彩以及裝飾結合起來再設計,才能設計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觀小品。如果將國外的雕塑直接照搬使用到新農村景觀中,那就會特別突兀,也許單個物體造型美,色彩美,但身處的環境不對就浪費了其本身的價值,所以整體協調是十分重要的。不老村的農耕文化深厚,人民淳樸,有許多空地,特地設計了稻田的造型,可以讓游客們感受農民們日常的生活和農村豐收的氛圍,甚至會勾起人們童年的回憶。不同觀賞者的自身經歷和價值觀,會使他們獲得不同的聯想的畫面和情感寄托。設計師采用了當地的材料稻草做成了稻草人、草堆,還有村民生產生活所用的農耕工具耬車、翻車、犁耙等進行了空間展示,加強了人們和景觀小品的互動性和情感交流,人們也可以感受當地的文化風土人情(圖2)。世凹桃源的一塊空地被設計成了一個游樂場地,上面有各式各樣的景觀小品,新奇的是都是運用廢棄材料輪胎進行了組合形態并加以彩繪,形成了小兔子、驢、茶杯、坦克、蹺板等藝術品(圖3),這無疑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是藝術與文化的結合、人與自然的融合。鄉村景觀小品強調“體驗性”,在景觀小品的設計上不僅是對景觀小品的單一展示,還要充分調動旅游者的活動參與,讓旅游者通過自己的動手實踐親身體驗鄉村生活以及鄉村文化的魅力。
五、傳承與發展
新農村是一個既帶有城市特色,又具有鄉村韻味的心靈駐足空間,新農村文化旅游區別于一般的旅游,鄉村文化旅游不可缺少的就是文化,沒有了文化就失去了靈魂。鄉村文化具有農耕文明,是中華文化的源泉,也是中華民族得以繁衍發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結晶,其開發保護和傳承創新具有深遠的意義。我們要深入挖掘當地的文化,仔細探索,樹立其獨特性。通過原生態鄉村景觀以及建筑遺產的保護,將鄉村文化融入到休閑旅游中去,實現鄉村文化旅游真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南京江寧規劃局江寧分局.2015南京江寧美麗鄉村:鄉村規劃的新實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6.
[2]顧小玲.新農村景觀設計藝術[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
[3]吳維,周甜甜.新農村建設中浙江傳統地域文化景觀小品設計研究[J].大眾文藝,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