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守國
某公司經營不善停產歇業,拖欠了120名農民工近200萬元工資。縣人民法院執行局通過啟動欠薪失信聯合懲戒制度,2個月就將全部工資執行到位。領到欠薪的農民工無不歡欣鼓舞“沒想到這么快就拿到錢了!”近年來,全國欠薪失信聯合懲戒力度進一步加大,拖欠農民工工資得到有效遏制。據統計,2018年全年為農民工討薪160億元,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案件下降40%以上。隨著社會信用體系的不斷健全,信用在促進我國社會治理創新、破解欠薪問題、城市管理等方面開始取得顯著成效。
據了解,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成為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的“總樞紐”,現已聯通44個部門、所有省區市和70余家市場機構,歸集共享各類信息近370億條。“信用中國”網站成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域溝通社情民意、推進信用信息公開的“總窗口”,目前已累計公開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及紅黑名單等信用信息超過2.45億條,總訪問量超過145億次。
相關專家表示,目前我國征信市場可謂五花八門,既有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也有民營征信機構,各占山頭、各自為政,監管部門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造成市場、機構、政府獲取信用主體完整信用記錄的難度和成本很高。我國社會信用體系還存在數據分散、行業壟斷和地方割據的矛盾,這種行業分割、區域分割的現象很容易形成市場壁壘,形成部門壟斷或者地方政府壟斷的局面,不利于信息共享,也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
在失信行為懲戒方面,曝光個人信息效果非常有限,缺乏健全、嚴厲的懲罰機制,失信成本偏低,覆蓋領域有限;在信息公開披露方面,沒有明確、清晰的范圍界定,紅黑名單還存在缺標準、缺認定程序、缺發布主體、缺更新機制、缺投訴受理等問題,可能導致應該公開的未公開、不應公開的錯公開、處罰過當甚至有損人格尊嚴的行為。
有學者擔心:由于信用信息缺乏法律界定和保護,個人信用信息的泄露和濫用情況嚴重,嚴重侵犯信用主體的合法權益。而信用修復制度的缺失,則讓失信人失去改過自新、消除不良影響的機會和路徑,違背以懲促信的初衷;若修復權力不加約束規范,又將形成新的權力尋租風險。
信用是一種產品,但目前我國還沒有充分發揮信用產品的作用和功能,缺乏足夠的渠道、資源推廣信用產品,互聯網技術水平較低,專業運營人員缺乏,沒有實質性優惠或優惠費用無人承擔,信用場景拓展不足。有專家說:“我國的信用產品與服務市場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眾對多樣化的機構、多層次的需要,與現有機構單調、產品和服務同質化、不能滿足需要的矛盾。”
就目前信用體系建設存在的諸多問題,你認為應如何進一步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提出你的建議。要求:措施合理可行,有建設性,不超過500字。
(1)建議建立統一的信用與大數據監管機構。從監管角度統籌金融、行政管理、商業服務三大征信體系,統領全社會各個領域的信用制度與政策、信用資源配置、信用交易與風險控制、信用信息與數據管理、信用服務業等,改善社會信用環境,保護信用主體的合法權益,促進信用經濟健康發展。(2)建議加強征信建設與監管力度。進一步完善征信體系,拓寬征信渠道,健全征信系統,強化誠信體系合規建設。轉變征信監管方式,充分開放征信市場,改革征信監管政策,從強制性、行政化、市場準入式監管,調整轉變為開放式、自由登記、服務性監管,創新機制為征信機構服務,激發搞活信用市場。(3)建議大力扶持發展信用服務機構。支持和鼓勵信用服務機構發展,指導信用服務機構研究個人和企業信用需求,開發更好的信用服務工具和信用產品,向城市信用市場投放,同時協助政府提供更好的公共信用服務。(4)建議適時創設信用資本交易所。將信用轉化為資本,通過推進信用資本交易,讓信用的價值通過交易直接體現出來,實現信用定價、信用融資、信用資本買賣,為企業間三角債、應收賬款提供交易與買賣的市場。(5)建議逐步構建社會信用法律體系,明確社會信用體系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紅黑名單”的認定及退出機制、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失信行為處罰措施公開機制等內容的法理基礎和運行保障。(6)建議加強誠信建設從業人員隊伍建設,提高從業人員素質能力,打造一支業務精通、本領過硬的專業化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