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圖是建筑工程項目開展的重要依據,其在設計環節的有效把關,可以保證建筑工程項目的有序開展。本文總結了建筑工程結構施工圖設計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并分析了面對建筑工程結構施工圖設計問題時的有效應對策略,為關注此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結構;施工圖;設計問題
建筑工程的結構是保證建筑項目應用安全性與可靠性的重要條件,尤其是當下建筑工程項目的結構復雜程度不斷提高,施工構建難度越來越大。作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據,要對建筑工程結構施工圖的設計過程進行科學優化,合理控制設計過程中的經常性問題,從而保證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的安全穩定。
1、建筑工程結構施工圖在設計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1.1工程整體抗震性設計效果差
建筑工程結構施工圖的抗震設計效果是結構施工圖的重要環節,也是整個建筑工程安全性的具體表現。我國近些年地震頻發,人們對于建筑工程的整體抗震效果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很多建筑工程結構施工圖的抗震設計效果依然不佳,使抗震性設計存在許多問題,嚴重影響了整體的工程質量。一般情況下,建筑工程結構施工圖的抗震性不佳問題有兩點因素:第一,施工圖設計人員專業水平低,對于抗震原理沒有系統詳細的了解,導致整個設計過程不能符合建筑的抗震設計要求和實際要求。第二,部分企業、建筑施工隊為了自身經濟利益,不顧建筑安全性,沒有對于建筑結構施工圖的設計進行嚴格的把控,如2011年的云南盈江5.8級地震就有大量民房倒塌,造成25人死亡,而大多民房的倒塌都是由于空心磚的抗震效果差引起的[1]。
1.2設計過程計算標注誤差
精準的數據計算是設計質量保證的基礎,尤其是是力學方面的計算過程,與普通計算不同,要充分考慮整體的結構形狀、外觀以及受力,并做出精準的計算。但實際的設計過程中經常會有計算錯誤以及誤差的出現,如連梁剛度的折減系數,這個折減系數的選擇經常會出現不合理的現象,一般折減系數的選擇是在0.5-1.0之間,可如果不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具體系數,就會導致建筑工程結構的耐久性出現問題。同時在具體的計算步驟中,一些計算不精準、計算方式不合理等問題也會導致最后施工圖的計算結構不準確,影響工程質量。除計算錯誤之外,圖文的標準過程也經常會出現問題。一般情況下,建筑工程結構施工圖需要對重點和復雜位置進行文字標注說明,以便施工人員對于施工圖細節的把握,如果施工圖在設計過程中出現標注錯誤,就會在工程施工中出現巨大偏差。
2、有效避免建筑工程結構施工圖常見性問題的策略
2.1對施工圖設計要求進行明確規定
建筑工程結構施工圖的設計要求是設計工作的主要參考依據,所以必須明確的對設計要求進行規定,從而為后續設計工作提供設計方向。對于建筑工程結構施工圖設計要求的明確,首先要明確力學對于建筑結構的基本要求,保障建筑工程的穩定性、承載能力、表現強度。其次應對建筑工程的結構進行多種情況下的實驗性分析,通過相關表現確定設計要求,確保建筑工程能夠應對各種惡劣環境和極端氣候。最后還應將建筑的最終使用者納入設計要求的考慮范圍,滿足使用者對于建筑工程結構的相關需求,在建筑工程結構設計相關標準的許可范圍進行優化設計。
2.2培養設計人員的綜合能力素質
對于建筑工程結構施工圖的設計工作來說,所有的設計問題把控都要落到設計人員本身。所以只有提高設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才能保障其良好的完成建筑工程結構圖的設計工作,準確把握設計的關鍵點,確保結構圖符合設計使用要求。建筑工程設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要充分考慮建筑工程領域的發展需求,充分掌握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和相關訴求,這樣才能保證效果的落實,避免問題的出現。如建筑工程結構施工圖的文字標注過程,就要充分考慮施工人員的理解能力,在標注時要最大限度的保證標注的準確、簡明、通俗[2]。
2.3加強對于施工圖紙的審核力度
在工程建筑結構施工圖的設計過程除了一些難以避免的設計失誤,還有許多企業違法違規的進行施工圖的設計。這些施工企業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不顧建筑質量安全和他人生命財產安全,必須對其進行嚴厲的打擊。對于違規設計現象的打擊就要從加強施工圖的審核工作力度著手,在審核過程中要有針對現性的進行具體施工文件的全面祥查。首先要針對最為常見的一些設計問題進行審查,尤其是涉及各項標準和規范的數據。其次要結合施工圖的具體內容進行對比審查,保障內容滿足各方面的基本要求。最后就是應用先進技術手段審查圖紙,避免人為因素影響審查工作,如使用BIM技術手段對施工圖進行審查,通過其模擬施工的過程使審核工作的效果最大化。至于面對違法違規的施工圖設計、管理人員要進行嚴肅追責,并作為反面素材進行宣傳教育,有效避免建筑工程項目結構圖設計過程中牟取違法經濟利益的行為。
2.4充分發揮先進科學技術在設計工作中的優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建筑工程結構施工圖設計領域的科學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各種設計的種類也在不斷的豐富,為建筑工程施工結構圖的設計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技術支撐。如BIM等技術就有效的提高建筑結構施工圖的設計質量,BIM技術是一種數字信息的應用過程,它可以將設計、建造、管理過程進行數字化轉化,通過參數模型整合各種與項目相關的信息,使工程技術人員對于各種建筑信息做出正確理解和高效應對,從而有效提高生產效率、節約生產成本、縮短施工周期。同時BIM等先進科學技術在計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方面也有著明顯的優勢。
結論:
我國建筑工程結構施工圖的各種設計問題嚴重影響著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制約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所以必須對設計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全面性的總結梳理,并形成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不斷優化建筑結構施工圖的設計工作,從而保障每一個建筑工程項目的安全穩定,推動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海燕.建筑工程結構施工圖設計問題及應對策略[J].山西建筑,2019,45(01):29-30.
[2]胡宏.面向抗震性能的建筑工程結構優化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21):138-139.
作者簡介:
劉友賓,1992年6月出生,男,廣西桂林人,本科,助理工程師,勘察設計方向。